趙 丹,丁學坤,劉 瓊,靳梅媚
(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1400)
論職業技能競賽對養老護理技術課程教學的促進作用
——以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趙 丹,丁學坤,劉 瓊,靳梅媚
(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1400)
全國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是全國職業院校民政職業技能系列競賽的重要賽項。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對養老護理技術課程教學內容和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情況進行介紹,從教學內容、培養目標、課程組織等方面分析全國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對養老護理技術課程教學的促進作用,以期為養老護理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技能競賽;養老護理技術;課程體系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趨勢日益凸顯,現已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過1.5億的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老齡化具有絕對數世界第一、進展迅速、地區發展不平衡、高齡化和“未富先老”的特殊性[1,2]。伴隨著老齡化問題的出現,我國對高素質專業化養老護理人才的需求量較大。為此,我國增設了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為養老服務業培養專門人才,如老年服務與管理、社區康復、老年護理、社會工作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養老護理技術是這些專業的主干課程,通過課程學習,學生不僅能掌握養老照護的基本技能,還能考取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為今后踏入養老照護行業打下基礎。
為了向養老事業輸送更多優秀的養老護理人才,2010年,民政部、教育部等單位開始指導和主辦全國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大賽秉承“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培、以賽促練”的宗旨,推進了養老護理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有助于提高學生養老照護知識和技能。本文以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京北職院)為例,對其賽前的校內組織選拔和參加全國技能競賽對養老護理技術課程教學的促進作用進行思考與研究。
養老護理技術是老年服務與管理、社區康復等專業主干課程,課程內容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能力建設中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的《養老護理員》(基礎知識、初級、中級、高級)為依據,包括基礎知識、生活照料、基礎護理、康復護理和心理護理等模塊內容[3]。
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以下知識和技能:(1)生活照料模塊,使學生了解養老護理行業概況,了解飲食照料、排泄照料、睡眠照料和清潔衛生等方面的工作內容及生活照料方面的知識、方法與技巧,能對老年人進行生活照料;(2)基礎護理模塊,了解基礎護理理論知識,掌握給藥、冷熱應用、觀察、消毒、急救、常見病護理等技術護理操作步驟,能根據老年人實際規范書寫護理記錄,并制訂個性化的護理方案;(3)康復護理模塊,了解肢體康復的主要內容,掌握被動運動和作業療法訓練的操作步驟、訓練方法,指導老年人合理使用健身器材,組織老年人利用閑暇時間開展娛樂活動;(4)心理護理模塊,初步了解老年人心理特點及心理異常原因,觀察并記錄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變化及疏導技巧;(5)指導老年人人際交往及情緒自救方法;(6)初步掌握臨終關懷技巧。通過掌握這些知識與技能,學生可以考取養老護理員(四級)職業資格證書,參加全國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
2010年11月24—25日,首屆全國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在北京舉辦,本次競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國家級職業院校類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其以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密切結合工作實際,設置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個環節。為做好賽前準備工作,各地職業院校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積極開展省級競賽。通過層層選拔,共有22個代表隊的73名選手脫穎而出,參加全國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決賽。競賽設置個人一等獎3名、二等獎7名、三等獎15名、優秀獎48名,其中獲得一等獎的3名選手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核準后,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并晉升技師資格。此外,競賽還設置團體獎6個,優秀組織獎16個,對在競賽中成績優異、組織周密、作風優良的代表隊予以表彰[4]。之后每年舉辦的技能競賽在內容選擇、參賽人數與主體、比賽形式和組織方面均有不斷改善。
京北職院從2014年開始連續組織師生參加了第五屆及第六屆全國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并通過校內初賽選拔參賽學生。通過報名、理論基礎知識考試和實操考試等初試環節,選拔10名社區康復專業學生進入校內決賽環節,由獲得民政部頒發的養老護理員評委資格及養老護理員培訓師資格的4名教師組成校內決賽評委團。此外,懷柔區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4家養老機構相關專家以及我院教務處、培訓部、實訓中心、各系部等相關領導作為專家評委蒞臨決賽現場進行觀摩指導。根據技能競賽要求,校內決賽內容涉及老年人生活照料、基礎護理和康復護理3個模塊。通過選手間的激烈角逐,選出5名優秀選手參加全國技能競賽。5名參賽學生在指導教師帶領下,通過團隊職業能力展示、技能操作考核(生活照料、基礎護理和康復護理3個模塊)和理論考核等競賽環節,均取得了優異成績,詳見表1。

表1 近3年京北職院參加全國技能競賽獲獎情況
3.1 對教學內容的影響
3.1.1 結合技能競賽和學生考證情況安排教學內容 我校首次參加技能競賽時發現,競賽對理論部分的要求不明確,考慮到技能競賽理論命題可能源于《養老護理員》(基礎知識、初級、中級、高級)4本教材,內容量較大,分值比重不清楚,也沒有其他相關職業競賽及取證經驗。因此,在首次開設養老護理技術課程時,可將這4本教材都講述一遍。然而眾所周知,高職教學任務較重、教學時間有限,要完成這樣的教學內容非常困難,這給師生造成了很大壓力,導致教師在教學內容的把握上出現重點不突出、理論多而實操少的情況。隨著競賽的不斷發展和改革,第六屆競賽賽務組公布了理論競賽各部分內容的分值和比重。在經歷了一次全國技能競賽和學生考證后,我校調整了教學內容,按照考證任務分模塊按比重進行教學,并讓參賽選手根據賽項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和練習,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既能夠保證正常教學任務的完成,又可以強化參賽學生的訓練,重點突出,有張有弛。
3.1.2 技能競賽要求培養學生學習行業最新技術和理念的能力技能競賽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還要在考核現場展示與養老護理員職業專業知識和技能相關的自創技能。學生要盡最大努力積極準備,有的表演老年人音樂介入療法,有的展現對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心理護理,有的帶著老年人做經絡養生操,還有的發明日常生活中護理老年人的小工具或小竅門,有的真情演繹養老護理員剛就業的心理障礙及消除過程,呈現養老行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護理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時代在不斷變化,技能競賽要求教師不僅要講授課本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涉獵養老行業最新技術、最新理念的意識以及解決養老技術問題的方法。
3.2 對培養目標的影響
民政部原則上要求逐步實現養老護理員全面持證上崗,規定必須有相應資質才能從事老年護理服務,積極推行老年護理人員國家職業資格制度,加快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培養[5]。首屆全國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主辦方將競賽與職業技能證書聯系起來,賽后向表現合格的選手頒發相應等級職業證書,這一做法沿用至今。另外,為順應職業教育“雙證制”要求[6],我校社區康復專業學生要想拿到畢業證,就需獲取養老護理員(四級)職業資格證書。參加首屆技能競賽后發現,競賽中技能考核與理論考核部分跟考證形式相似。因此,我校舉辦第二屆校內初賽時要求全體學生參加,既實現了選拔,也為學生將來參加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提供了一次模擬考試機會,提高了學生心理素質和考證通過率。
我校參加首屆技能競賽后發現,學生要對工作環境進行評估,并做好準備。有些學生因為對環境準備不足而影響了整個分值和工作效果。此外,因為每年競賽地點不同,因此學生要提高在不熟悉環境中的隨機應變能力,如在物品準備時,面對不同的用品型號、樣式等,學生要迅速找到對應物品并正確使用。在實際工作中,同樣要求照護人群具備快速適應環境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學生這方面的素質培養。
3.3 對課堂組織方法的影響
通過技能競賽經驗以及平時參加其他教師優秀課堂的觀摩培訓,筆者總結了一種調動學生實操課堂參與度的方法,即組長固定—組員輪換的分組練習法。這種方法適合集中多項操作練習,即在練習技能操作時,先讓教師演示,并將學生平均分組,每組練習任務不同,每組組長堅守崗位,負責簽到和按操作標準打分,然后每組組員進行輪換,以學習不同組的任務,本組第一個完成所有任務練習的組員需要接替組長,后者去其他組學習。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操作練習效率,減少了等待時間和耗材,而且可以把學生平時練習效果量化,找出差距,發現并解決問題,使學生得以提升。
3.4 對任課教師的影響
近兩年技能競賽除了學生組以外,還增加了教師組。筆者2015年報名參加了第五屆全國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體驗了競賽全程。親身體驗后發現學生在練習和競賽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深刻領會到學生需要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能,還要有愛心與耐心,只有真正用愛去照護一位老年人時,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在之后的培訓取證和競賽指導過程中,要注意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學生對老年人的愛心、耐心和關懷之心。相信教師的這種經歷將為今后選拔學生、組織初賽、開展教學、學生培養等方面積累重要經驗。
職業教育應以實際操作技能為載體展開專業課程教學。職業院校學生理論基礎弱、自學能力差、理論學習效率低,但他們思維較活躍,喜歡動手操作,這是職業院校學生與本科生的區別。從技能競賽總成績的組成來看,實際操作部分的分值較高,提示高職教師一方面要結合學生特點展開教學活動,把知識點打散,按照項目化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活動,將每個知識點按照模塊劃分成項目任務來完成,便于學生接受,使師生真正做到做中教、做中學;另一方面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如情景模擬法、項目化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以提高教學效果。
全國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對養老護理技術課程教學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養老護理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要在比賽中改進、改進中完善,從而切實提升職業院校學生養老護理能力和職業素質,最終培養高技能高素質養老護理人才。
[1]王冬梅.由日本養老護理淺談我國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J].護理教育,2012,30(4):84-85.
[2]趙丹,肖品圓,王長興,等.我國養老護理人才現狀及再教育途徑淺析
[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93-94.
[3]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能力建設中心.養老護理員(基礎知識、初級、中級、高級)[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3.
[4]中民.全國首屆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在京舉辦[J].中國民政,2010(12):34.
[5]車麗.民政部要求2015年護理員全面持證上崗[N].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2012.
[6]教育部,民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的意見[Z].教職成[2014]5號.
G424.28
B
1671-1246(2017)03-0027-03
注:本文系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課題(YB2016A04);教育部職業教育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