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夫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如何提高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目前,通過加強成本控制提高經濟效益已經成為企業增強競爭力的主要途徑。本文將針對我國的國有企業,詳細探討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旨在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成本控制;經濟效益;企業管理;競爭力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市場中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進一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我國企業不斷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尤其是在財務管理方面加強成本控制,有力的提高了經濟效益。但是,目前我國企業在成本控制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一、企業加強成本控制的意義及現狀
成本控制著眼于成本形成的全過程,包括預算、決策、計劃、控制、核算、分析,是根據企業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通過控制生產耗費等影響生產成本的因素來降低經營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企業的成本控制企業與生產經營活動、管理水平密切相關,有利于鞏固經營基礎、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市場占有率,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因此,成本控制不僅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也是企業抵抗內外壓力、長遠發展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國企業在加強成本控制方面已經樹立起了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理念,以獲得長期競爭優勢為目標,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但是,不能否認,我國企業在加強成本控制過程中依然存在嚴重的問題亟待解決。例如,成本控制與市場脫節、管理理念缺乏創新、員工參與意識淡薄、管理范疇狹窄等等。
二、企業加強成本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成本控制與市場需求脫軌
目前我國企業在加強成本控制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與市場脫軌的問題。很多企業在降低成本、擴大生產的同時忽視了市場需求的變化,只是盲目的進行規模生產,造成供大于求,使得產品積壓,對資金鏈的順利周轉造成了嚴重的威脅。這樣不僅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還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甚至會促使通貨膨脹的產生,影響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
(二)成本管理的理念缺乏創新
進入21世紀以來,雖然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理念不斷發展,但是依然缺乏創新性。據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很多企業僅僅關注產品的生產成本,這就限制了科學技術、管理模式在企業發展中的應用與創新。當今社會已經步入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單單靠降低生產成本是難以立足不敗之地的。目前我國很多企業成本管理模式缺乏創新,尤其是國有企業,在制度創新方面亟待提高。
(三)全體員工的參與意識淡薄
成本控制不僅僅是財務管理部門的義務,也是全體員工的基本職責。但是,目前我國企業成本控制過程中,員工的參與意識淡薄,成本意識不強,使得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不必要的浪費,尤其是在基層生產與制造環節中。尤其在是國有企業中,很多員工抱著“鐵飯碗”的僥幸心理,對公司的經營效益毫不上心。而且,員工參與意識淡薄也不利于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使得企業的生產效率大打折扣,影響了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高。
(四)成本的管理范圍比較狹窄
目前我國企業對成本控制的范圍比較狹窄,一般僅僅局限于對生產成本的管理,而在供應與銷售環節缺乏管理。比如資本成本、環境成本、人力資源成本、服務成本等,尤其是在物資采購、成本分析環節亟待加強。而且,很多企業視野狹窄,僅僅局限于企業內部產品的價值,而對企業外部的價值鏈視而不見。比如交通運輸行業于旅游業可以互相促進發展,近年游輪已經成為旅游觀光的重要形式。
三、加強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企業在加強成本控制時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保證銷量的同時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首先,企業應該對社會交通需求進行深入調研,迎合消費者的喜好,根據社會的需求總量規劃生產,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保證適銷對路。此外,企業還應該積極拓展業務,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有利于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市場經濟的秩序。
(二)創新成本管理理念
我國企業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地創新成本管理理念。首先,借鑒國外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健全成本管理體系,比如采用先進的標準成本、計劃成本、目標成本、作業成本法、成本企業法等。其次,增加科學技術的投入力度,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的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從而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
(三)增強員工參與意識
我國企業在加強成本控制的過程中應該增強員工的參與意識。首先,改變員工認為成本管理僅是財務部門義務的錯誤認識,增強員工的成本意識,有利于避免基層生產中不必要的浪費。其次,增強員工的參與意識有利于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使得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性進一步加強。
(四)開拓成本管理范圍
我國企業應該進一步擴寬成本管理的范圍,在注重生產成本管理的同時也要兼顧企業的供應與銷售,進一步重視企業外部的價值鏈。其次,將成本控制從物質成本擴大到非物質成本,加強對人力資源、環境、資本、服務等成本的控制力度。此外,合理規劃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環節,將成本控制貫徹其中,從多方面節約資源,從而有利于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五)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我國企業要逐步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有利于對成本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首先,企業要建立健全專職機構,并規范相關制度,尤其是將員工利益與成本掛鉤。比如建立獎罰制度,針對各部門的辦公損耗量進行獎懲。其次,健全成本監控體制,重視預算環節,并在經營過程中定期核查,從而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對成本的控制,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呂怡萍.企業商譽會計的理解及其會計處理方法[J].時代經貿,2012(2).
[2]蔣偉,柴金龍.小議企業商譽會計的理解及其會計處理方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09(2).
[3]馮衛東,鄭海英.知識經濟下商譽會計:理論詮釋與準則改進[J].財經問題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