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欽
摘要:本文以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為研究對象,分析我國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以及應收賬款過度給施工企業帶來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從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角度探討施工企業應如何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降低企業風險。
關鍵詞:施工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
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施工行業處于買方市場地位,再加上整體信用環境不好,以及建筑施工企業自身存在的一些管理問題等,使得施工企業的應收賬款風險加大,影響了企業的資金周轉,嚴重時甚至將引發施工企業的財務危機,因此對施工企業進行應收賬款管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信用管理缺失
目前大背景下,我國的信用管理制度建設還只是處于初級階段,施工企業的大部分管理者也和很多企業管理者一樣,對信用管理在企業中的作用缺乏相應重視,也就不能從源頭上防范企業的應收賬款風險。大部分施工企業的內部組織機構中沒有相應的信用管理部門,即使在投標前對項目進行了可行性分析,也只是對業主有了一個基本情況的了解,而沒有專業的信用管理人員對業主的信用狀況進行評估,也就不能對業主真實的資信狀況進行了解。
(二)日常管控不足
雖然很多企業財務部門對應收賬款臺賬設置登記等,但卻很少對應收賬款的記錄進行整理分析,企業應收賬款的日常監控流于形式,對應收賬款的實際情況不能做出及時關注和監控,沒有對應收賬款的未來回收情況進行充足估計。
(三)應收賬款管理獎懲機制不健全
一般施工項目的應收賬款回收工作主要是由項目經理、清欠辦人員負責,而企業對項目部的績效考核主要圍繞產值和利潤,而沒有將應收賬款回收時間、回收數額等納入績效考核體系中,對應收賬款回收工作業績也缺乏相應健全的獎懲機制,導致應收賬款的催收人員對于催收工作積極性不高,沒有壓力感、緊迫感,而且項目人員、財務人員等在一個項目完工后常常需要立即投入到下一個項目工作中去,也沒有時間和精力總是盯住之前項目遺留的應收賬款回收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也就導致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力度不足。
二、施工企業應收賬款增長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第一,市場競爭: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承攬更多工程項目,墊資在施工企業中相當普遍,很多企業對項目提供至少三個月以上的信用,導致應收賬款大大增加;第二,行業原因:施工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不同于一般企業,主要產品工程項目會持續一定時間,很難在短期內結束,也就造成了施工企業與建設方需要通過合同條款按進度進行結算,根據施工項目的完工進度、質量水平等進行支付工程款,往往在項目驗收合格后,款項也不能全部收回;第三,信用環境:市場經濟發育不完善也造成了信用管理體系的不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失信懲罰制度不健全也帶來了社會誠信的缺失,再加上建筑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建設方拖欠工程款更加普遍,還有可能有錢也不還。
(二)內部原因
內部管理存在問題也是施工企業應收賬款風險存在的主要原因。第一,信用制度:企業缺乏完善的信用制度,沒有具體的系統的信用政策,在選擇客戶的時候不能根據客戶的信用等級進行分類管理,缺少信用調查、信用監控和信用風險識別機制,不能全面、及時地掌握客戶信息,識別風險;第二,合同執行:雖然很多施工企業與客戶之間簽訂的合同都存在逾期付款的懲罰條款,但是往往都不能有效的約束合同雙方,施工企業為了保留客戶,與客戶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經常因為各種原因作出同意延遲付款的決定,更是缺少通過法律等手段追討被欠款項。
三、應收賬款增長給施工企業帶來的風險
雖然存在一定的應收賬款的確會給施工企業帶來好處,比如承攬項目增加,理論上營業收入增加,但不可否認的是,應收賬款過度給施工企業帶來了相當大的風險。首先是資金的機會成本增加,由于行業特征所致,施工企業的應收賬款一般都數額很大,幾十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這些資金本可以投資于其他方面,但應收賬款存在也就導致企業不能獲得其他方面投資帶來的收益,應收賬款越多,應收賬款回收期越長,企業的機會成本就會越大;其次是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下降,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會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大打折扣,企業的資產流動性減弱,財務彈性變差,而若是企業存在大量債務的話,還可能因為現金不足引發企業的財務危機;再者就是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應收賬款的存在,使得企業面臨的壞賬損失也相應增加,而施工企業的應收賬款若是沒有按時收回,會計確認的壞賬損失又變少的話,企業可能會出現虛增利潤或虛盈實虧的局面,進而導致企業的管理層對實際形勢作出不正確的預期和判斷,給企業加大經營風險。
四、應收賬款風險管理的對策建議
施工企業根據其行業產品特點,應當采取全過程管理模式對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應收賬款進行管理。所謂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的全過程管理模式,是指將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分為事前控制、事中跟蹤和事后管理三個階段。
(一)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主要是施工企業在中標后應當根據客戶的資信審查選擇對客戶的授信方式,因此如何完善信用管理職能至關重要。施工企業一般都將大量的工作安排在工程項目部門展開,財務管理部門的地位不夠突出,為了在事前對企業客戶進行管理,可以在財務部門設置從屬于其的信用管理機構,讓企業能夠通過信息平臺全面掌握信用管理信息,促使企業各個部門都參與到信用管理工作中來,提升應收賬款管理的內部崗位的相互牽制作用。在建立信用管理機構之后,企業應當充分發揮此機構的作用,由信用管理機構為客戶建檔,對客戶進行信用評估,并根據信用評估及企業的風險情況決定對客戶采取的信用政策。
(二)事中跟蹤
事中跟蹤,主要是指施工項目開始建設后,到工程完工時,這期間對客戶情況及應收賬款進行動態跟蹤。第一,加強應收賬款日常管理,合理劃分各個部門對應收賬款管理的責任:對應收賬款進行動態跟蹤,保持與客戶的隨時溝通,及時對工程進度進行跟進,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監控,了解客戶的經營狀況,及時提示客戶付款;第二,建立應收賬款定期對賬制度:定期核查應收賬款的明細賬余額,定期將明細賬余額與客戶核對,定期與工程項目溝通交流,防止壞賬的增多;第三,防范應收賬款結算風險,一些施工企業存在海外項目,因此應收賬款也會受到匯率因素的影響,企業應當通過對人民幣升值幅度的估算做出應收賬款相應提高,盡可能將匯率風險轉嫁給客戶,并且對于信用級別相對不高的客戶,要盡可能采取風險小、更安全的結算方式。
(三)事后管理
事后管理,主要是指發生工程款拖欠事件后,對逾期的債權進行相應追賬管理措施。隨著應收賬款的逐漸增加,以及應收賬款的回收困難,導致施工企業面臨的應收賬款風險日漸加大。因此,應收賬款的催收管理也就成為企業對待應收賬款管理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應收賬款采取催收管理,首先,要對應收賬款進行賬齡分析,編制賬齡分析表,按照賬齡分析表評估的應收賬款風險,采取相應的措施,建立壞賬準備制度,對賬齡較長的欠款加緊催收,對未到期的賬款及時跟蹤;第二,應當建立應收賬款的催收流程,將催收工作具體落實到責任人,完善催收工作考核機制,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采用電話催討、信函、走訪等形式及時對拖欠工程賬款進行催收;第三,對逾期應收賬款進行相應管理措施,或是利用第三方機構催款,或是通過法律訴訟途徑,或是劃分逾期風險,或是通過保理業務轉移相應的應收賬款風險。
參考文獻:
[1]趙永軍.工程建設保理:盤活應收賬款[J].施工企業管理,2013(02).
[2]浦恩澤,陳旭東.施工企業應收賬款關鍵風險點分析與內部控制措施[J].會計師,2014(07).
[3]劉建軍.對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建議[J].財務與會計,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