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


[摘 要] 消防指揮中心作為滅火救援、搶險救災等應急響應的信息流轉中樞,在當前愈加繁重的消防接處警工作的大背景下,還存在著人員思想認識、職能定位、業務能力等方面的問題,距群眾對消防工作的新期待還有一定差距。文章從加強現代化指揮中心加強值班處警、科技支撐、訓練創新、服務保障和業務拓展等五個方面提出了解決方法,以提高消防部隊應對各類火災、應急突發事件快速響應和處置能力。
[關鍵詞] 消防指揮中心;滅火救援;響應;處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106
[中圖分類號] D035.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3- 0191- 02
0 前 言
消防指揮中心作為公安消防部隊實現滅火作戰、應急救援快速反應的信息指揮中樞,加大對消防指揮中心建設力度,不斷完善預警應急和快速反應機制,是切實提高消防部隊應對各類火災、應急突發事件快速響應和處置的根基所在。
1 消防指揮中心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1.1 接警出動量逐年上升
近年來,全國消防部隊接警出動數量大幅度增長。消防部隊承擔的任務由單一火災撲救為主轉變為承擔火災撲救,包含危險化學品泄漏爆炸、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坍塌、地震及其次生災害、水上事故等搶險救援,以及取鑰匙、為民送水、取戒指、取馬蜂窩等社會救助處置的三大項任務。據統計,目前在消防部隊處置的警情中,火災撲救、搶險救援和社會救助的比例大約為2∶4∶4。
1.2 災害事故類型復雜多樣
隨著城市建設和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高層地下建筑和石油化工、天然氣生產運輸業不斷發展,加之極端氣候日益頻繁,各類災害事故、自然災害頻發高發。近幾年北京市相繼發生“10.11”喜隆多商場火災、“1.29”百榮世貿商城火災、“7.21”抗洪搶險等多起典型突發的災害事故,滅火和應急救援、救助工作呈現出多樣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等特點。
1.3 人民群眾期待越來越高
當前,在當前信息化自媒體的時代背景下,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不僅要“動作快”,更要“救得好”。否則,消防指揮中心作為接警調度的第一環節,極容易陷入媒體的“風口浪尖”,稍有不慎就容易使消防部隊處于“救援不力”的問責窘境。隨著法治意識增強,群眾越來越關注滅火救援效率,對部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2 多種因素影響消防指揮中心的職能作用發揮
消防指揮中心主要承擔警情受理、力量調派、初戰指揮、輔助決策、信息處理、輿情監控、戰備督導和值班管理等業務職能,但受實際工作人員少、整體綜合素質不高、訓戰不一致等因素制約,消防指揮中心綜合能力受到嚴重影響。當前,消防指揮中心建設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2.1 職能定位“低”
主要表現為“三個不明顯”:一是指揮功能不明顯。有的官兵片面地認為指揮中心的職責就是接警和調車,“重調度、輕指揮”的觀念根深蒂固。二是協調能力不明顯。在接警環節缺少對災害現場處置情況的科學預判,本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較少能夠主動的分析和預判災害現場的發展狀況。三是參謀作用不明顯。對于信息整理和上報工作忙于應付,對信息搜集、綜合、分析、上報功能弱化。
2.2 人員成分新、能力“弱”
主要表現為“三個亟待”:一是滅火作戰經歷亟待豐富。很多調度員從新兵開始就從事調度工作,缺乏基層滅火作戰經歷,對火場情況和車輛裝備的認知與實際不符。二是人員編制亟待增加。面對日益拓展的工作職能,指揮中心的現有編制人數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加上人員休假、培訓、出差等因素,使現有調度指揮和值班處警體系很難固定和深化。
2.3 隊伍培養“難”
當前,指揮中心承擔著如公文收發、視頻會議保障、投訴舉報、督導檢查等大量非指揮中心業務工作。值班干部和戰士24小時值守接警系統、電臺和電話,長期熬夜,對官兵身心健康影響很大,導致部分官兵不能安心工作,希望調往其他崗位工作,人員流動性大。加之在干部提職、戰士立功受獎、士官選晉等方面沒有優先保障,使得部分官兵從事接警調度工作的意愿不強。
3 新形勢下完善消防指揮中心建設的對策
接警調度是公安消防部隊戰斗力生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滅火與應急救援行動成敗的關鍵,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通過抓住值班處警、科技支撐、訓練創新、服務保障和業務拓展等5個環節,充分發揮出消防指揮中心的中樞作用,為部隊滅火救援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3.1 值班處警要到位
一是樹立消防指揮中心權威,確保警令暢通。建立健全等級調派、信息報告、接處警規范等制度。做到既熱情服務,又在最短的時間做出分析判斷、準確下達出警指令。二是加強聯勤聯動機制建設,與政府應急辦、公安、醫療衛生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互通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切實提高處置應急救援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抓好隊伍專業素質建設。通過開展對消防指揮中心業務技能的系統化專業化培訓,提高指揮中心人員的快速反應意識和能力。同時要樹立服務群眾宗旨意識和增強職業自信,增強官兵作為調度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3.2 科技支撐要到位
一是構建“大數據”消防,通過對歷年警情的數據分析,形成火災風險分析報告,指導滅火救援工作。二是將公安監控系統和交警的路況監控系統與消防指揮中心進行互聯對接,實現從接警出動、途中行駛、到場處置的實時監控,為初戰指揮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加強移動作戰指揮終端應用。通過微信、3G手機等通信手段,與報警人、起火單位及時取得聯系,在首戰力量到場前從報警人和起火單位獲得火災現場各類信息的視頻、音頻信息,并第一時間發送到各單位移動指揮終端上,便于各級指揮員掌握現場情況,做出正確決策。
3.3 訓練創新要到位
一是拓展業務訓練。參照日本、香港、巴黎等國家和地區消防指揮中心先進理念,不斷拓展指揮中心業務練兵內容。在傳統訓練的基礎上,系統深入地開展公文寫作、信息報送、急救常識、器材裝備熟悉操作、輿情監控、信息化應用等培訓科目。二是開展心理訓練。對接警調度員開展心理學、邏輯學、統籌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訓,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邏輯思維能力,增強接警調度工作的精準性。三是豐富趣味訓練。通過采取開發消防水源和城市街路拼圖,制作消防車輛器材裝備參數性能卡片等措施,隨機設定復雜多變的現場情況,進行初戰指揮調度日常訓練和模擬演練,讓參訓人員直觀形象的模擬災害現場的總體情況,利于全局觀念和戰略思維養成。
3.4 保障措施要到位
一是在指揮中心選人、用人上給予政策傾斜,優秀人才可以由指揮中心優先選調,并適當在干部晉職、士兵學車、入黨考學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激發崗位的競爭力和官兵的工作積極性。二是建立梯次培養機制,大力加強后備人才的培育工作;定期開展典型戰例點評和業務研討,及時總結實際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不斷提升業務水平。三是有較大的滅火救援現場時,組織指揮中心官兵到現場參與處置,積累實戰和調度經驗。四是采取經常性考核的方式,對接警調度崗位人員的能力水平進行評估,對不適合繼續工作的予以調整,使隊伍時刻保持高效、嚴謹的工作狀態。
3.5 業務拓展要到位
一是加強執勤備戰的督導檢查。利用視頻會議系統、遠程監控系統、點名系統和車輛GPS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隨時抽查各單位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和人員、車輛在崗在位情況,切實加大對基層單位的管控力度。二是加強滅火救援現場的督導檢查。通過車載GPS裝置實時掌控各參戰車輛的行車軌跡、停放位置、滅火劑載量、加水時間等動態參數,對于消極怠戰、加水時間過長、拖延到場時間的,將以此為依據進行嚴肅處理,切實保證火場紀律。三是加強隊伍管理的提示提醒。以短信、電話、電子郵件、輿情專報等形式,向上級領導和基層指揮員通報執勤備戰、隊伍管理、上級督查檢查等工作動態,為部隊中心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