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群英
21世紀,隨著全球經濟、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國際社會進入了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識經濟時代,“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成為各國教育改革的重點,也就是核心素養的研究。在“互聯網+”時代,媒介素養成為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媒介使用、媒介批判和媒介創制,而媒介素養教育則為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教育,通過這種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使其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發展。
當代小學生是新媒介環境下“受益人”,媒介既可以作為娛樂工具,也可以作為學習工具,但“負面”情況也隨之而來。如何使學生成為“互聯網+”時代具有媒介使用、媒介批判和媒介創制等素養,進而善于利用媒介發展自我,能用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準來表達自我的現代社會公民是學校的必要工作之一。
一、將媒介素養教育融入到素質教育中
素質教育的目的中包括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并使之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和內容剛好就包含于素質教育中,可以說媒介素養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具體形式?!缎抡n程標準》中也多次提到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我們更加要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如果將媒介素養教育融入到素質教育中,使二者融為一體并肩齊走,那么就能有效的促進小學生媒介素養的建立。
語文課——增加新聞理念、新聞載體和新聞事件的內容,使學生接觸新聞選題、采訪和新聞寫作知識,并可親自采訪寫新聞,張貼班級墻報欄,給學校廣播站或者報社投稿,通過親歷新聞采訪過程,體驗媒介的運作程序,同時通過正向傳播提升感恩意識。
信息技術課——了解網絡新聞運作流程以及各種互動性的信息傳播工具,初步掌握通過電子媒介表達和溝通的技能,力爭做一個負責任的傳播者。
數學課——可以學生為視角對錯題、難題運用手機攝像制作微課,并在班級公共郵箱共享及課堂上全員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同時讓老師感受被尊重的快樂與享受。
音樂課——兒童很容易沉迷于流行音樂,教師同樣可以把流行音樂作為教學資源,通過比較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可以得出很多有價值的聯系,教師幫助學生研究兩種音樂中所具備的美學價值和商業含義。
綜合實踐活動課——學校開展媒介素養主題實踐活動可在此課程中實施,如組織學生參觀報社、到媒體融合室進行體驗活動、到社區進行采訪活動等,通過多元合作,學會觀察身邊人和事,對為創造美好生活的人致敬。
學校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將媒介素養教育的內容融入到學科教學中,在不同的學科教學中采用“參與式”的方法讓學生了解不同形態的媒介和不同的媒介信息所代表的不同涵義,學會正確地辨識、判斷和選擇媒介,學會有效地把握、運用和利用媒介,尤其要讓學生清楚不同媒介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的價值意義。
二、建立科學的課程內容目標體系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蔽覀兘梃b國外經驗及參考國內媒介素養教育課程內容和使用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十二五”課題、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青少年成長教育研究中心重點課題的研究成果《媒介素養》小學生用書、教師用書的基礎上,編制我校各年段媒介素養校本課程教材,對學生進行媒介素養專題通識教育,并在班隊課、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實施,每個學期實施10個課時,體現學生自主、合作,達到真正落實懂媒介、用媒介、做媒介的效果。
三、開展以興趣為先導的媒介素養自主實踐小社團活動
第二課堂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各科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發揮教師的所長,特別是媒介方面的所長,設立及制定了動畫欣賞、校園網絡維護、微視頻制作、攝影技術、互聯網資訊、新聞簡報、故事會等課程綱要,并加以計劃實施;同時還成立校園網絡維護小社團、微視頻制作小社團、攝影社團、校園新聞播報小社團等,帶領孩子參與學校網站的維護、以學校的“好少年”評比標準設計微視頻宣傳、對校園活動新聞撰寫編輯等各項的媒介素養實踐活動。雖然只是進行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我們驚喜發現孩子們面對媒介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價能力、創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程度都得到高速的發展,同時對制作微視頻、生產公益廣告、電腦小報、手抄報、攝影、做廣播員、小記者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校的媒介素養教育更具多元化。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