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婉莉
洛扎諾夫提出的暗示教學理論認為,當人們身心愉悅地沉浸于音樂歌曲時,身體就會同時展開大量的生理和心理活動。這時候,精神狀態在形成,自由聯想在奔馳,觀念、情緒在起伏,創造力在活躍。這時候人們學到的知識記憶特別牢固,特別持久。在英語教學中,我嘗試開展小學英語說唱教學研究,試圖探尋有效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1. 激發興趣,活躍氣氛
學習是一項很繁瑣的活動,學生每天都要面對這一項活動,如果學習課堂氣氛還是以往那樣沉悶,學生的積極性便會很低,一節課下來,有些學生就會利用課間十分鐘里盡情地玩,在這樣的激情中,學生如何在下一節課把精神集中起來呢?因此,在英語課堂中,我們往往一開始就會以唱英語歌曲童謠作為熱身活動。因為美妙的音樂很容易引起他們大腦神經系統積極的反應,使他們精神飽滿,輕松愉快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例如在教學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下冊Module 5 Unit 9 Who is this cute baby?前,演唱一首英文歌曲Finger Family,老師伸出畫有人物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baby的手指,邊唱邊演,學生們的“胃口”一下子就會被調動起來,活躍的課堂氣氛自然形成。
2. 突破難點,提高效率
學唱英語歌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還可以幫助他們突破重難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為唱歌和朗誦小詩是學生樂于參與的形式,遇到的教學重難點,通過唱歌或朗誦小詩可以避免反復操練的枯燥,減輕學生的畏懼心理,輕輕松松地掌握重點和難點。例如在教學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上冊中的一般過去時語法知識時,若讓學生學會一些難易度適當的英語歌曲,這不僅能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英語語法知識。例如,在學習英語時態一般過去時的前一周,教師可以教同學們演唱經典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其中的歌詞When I was young Id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g for my favourite songs.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it made me smile等,都很好的詮釋了一般過去時的語法特性,同學們在已經會唱這首歌,并記住歌詞的前提下,學習該語法,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教學生們唱Whatever Will Be,Will Be,其中的歌詞When I was just a little girl, I asked my mother, What will I be? Will I be pretty, will I be rich? Heres what she said to me.在學習一般將來時的時候派上了用場,而且歌詞中上文提到的兩種時態對比明顯,同學們分析起來得心應手,在歌聲中能深切地感受到唱英語歌學語法的魅力,輕松突破難點。
3. 說唱練習,培養語感
語感,通俗地說就是對語言對象的感覺、領悟和直覺地把握。英語歌曲童謠特有的音調節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培養英語語感。在剛接觸一門新的語言時,沒有必要要求學生理解每個句子和單詞,就像許多孩子能背誦很多唐詩卻并非完全理解一樣,他們也會很快地接受童謠,首先是接受歌曲童謠的韻律和音調,繼而接受它的單詞發音和意義。通過歌曲童謠,學生可以學會一些書本以外的單詞、句子,同時也可以學會自然優美的語音、語調,學會欣賞語言的韻律美。
4. 熏陶心靈,促進情感
學生在長期唱英語歌曲童謠的過程不僅學到相關的英語語言知識,還潛移默化地培養了樂感和受到了美的熏陶。此外,有些英語歌曲童謠本身蘊含著較強的思想教育意義。如The Busy Bee這首歌可以向學生灌輸 “像蜜蜂一樣辛勤勞動可以釀造生活之蜜”的道理。其次,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大多數的學生對老師是懷有既懼怕又想親近的情感。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走進孩子的心靈,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是十分重要的。課堂中,我們老師若能和學生們一起唱,一起動,就能夠完全融入到學生中去,成為他們的一員,從而減輕學生對老師的畏懼感,很好地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有利于課堂中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互動。從而使教學目標得到更好的貫徹與實施。
英語歌曲童謠是英語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好材料,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靈活地運用這門語言,適時地教唱一些好的英文歌曲童謠,讓學生在感受優美旋律的同時,既促進了英語語言學習,又提高了學習效率,進而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責任編輯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