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閣英++王文增
摘 要:居住是詩意的棲息,作為最小居住單元的學生公寓,如何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這已成為現在高校公寓建設的聚焦中心,高校居住環境設計被提上新的議程。學生的校園居住環境由開始的滿足簡單的休息場所到現在要為學生創設一個溫馨、舒適、健康、綠色生態的居住家園。
關鍵詞:安徽;高校;學生公寓;環境設計;人性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4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5-0052-01
一、國內學生公寓的居住狀況
(一)居住空間陳舊、擁擠
由于很多學校都是老校區,建校早,時間久遠,學校建筑比較陳璞古舊,因此居住環境就相對比較簡陋,功能單一化,居住人口比較多,一般都為4-6人間,一層樓設集中的洗漱空間,室內面積比較擁擠,并且家具比較陳舊,空間設計簡單。
(二)新建公寓工程體量大,造價低,功能單純
隨著高校人數的擴招,各地高校在不斷擴建中,學生的居住空間需求也在增大。新建的高校居住建筑在體量上不斷擴大,居住空間有所改善,但是更多的是停留在“住”的基礎上,只是滿足學生睡覺的地方,人性化考慮相對比較少。
(三)居住單元形式豐富
近年來的教育政策在不斷變化,伴隨著學生的類型增多,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的不同對居住環境要求也各有不同。目前我國公寓類型大致有以下幾種:從平面構成、空間布局、以及建筑體量等幾種劃分方式。
(四)配套設施不夠健全,居住環境不夠人性化
在學生居住環境中生活設施考慮的不夠周到,很多學校的居住空間缺乏配套的衛生間,也沒有熱水供應,儲物空間比較少。缺乏會客廳、開水房、洗衣房等輔助配套用房。室內空間采光通風不足,室內保溫隔熱效果差,建筑建設套用模式強,沒有因地制宜的考慮。對于居住環境的綠化設計、整體的裝飾設計考慮欠佳,沒有給學生創設一個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
二、中國學生公寓環境設計優化策略
(一)人性化設計
1.注重學生個人私密空間的打造。高校學生公寓是學生在大學生活期間的另一個獨立的“家”,創設舒適溫馨的室內居住空間是我們對高校學生公寓設計的本質,居室內部環境設計要符合當代大學生心理需求。當代大學生是一個既特殊又矛盾的群體,有群居傾向同時也需要獨立的私人空間。個人空間領域是對個體本身價值反映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居住空間擁有自己獨立的床、書桌、儲物柜等有形領域。在無形的空間領域也需要受到保護,如睡眠時的燈光干擾,可以運用布藝等軟裝飾進行創造獨立的個人睡眠空間。
2.針對學生性別差別設計。在學習中我們提倡因材施教,在生活中我們要提倡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在行為和心理模式上男生和女生有很多的差別,因此在居室環境的設計中,我們也充分考慮其中。由于男女性別的差異,在基礎設施上男生需要改善如下:床鋪加大,衣柜容量增加,洗衣方式則機洗為主手洗為輔,生活附屬設施增加自動販賣機、微波爐,娛樂空間增加桌球、乒乓球室等。女生則在衣柜增加容量及空間分割,洗衣方式則機洗為主手洗為輔,生活附屬設施需電冰箱、微波爐,娛樂空間的創建咖啡屋、聊吧等。
(二)居住空間的適用性設計
1.完善生活配套設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中,除了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外,一些生活配套設施也需要增加,以適應現代高速發展的城市生活。
2.衛浴空間的增設。現階段高校學生寢室設置獨立衛浴空間不多,在寒冷的冬季,高校面積大,居住區與洗澡中心距離遠容易導致學生感冒,因此在宿舍樓的公共洗浴還有待于改善提高;有獨立衛浴的空間,在今后設計中應注意空間的通風性,注意空氣的流通,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發展。
3.晾衣場所。現在新建的高校學生公寓,一般都有陽臺,衣服的晾曬比較方便,但是因為現在使用的宿舍多數為內廊式空間,陰面的宿舍衣服只能晾干,很少得到陽光曬干,因此應該在每棟公寓樓頂或者樓底設置集中的晾曬區,這樣就防止學生到處亂曬,影響校容。同時雖有陽臺,但是多為高懸掛,此類設計就無法滿足被褥等大件物品的晾曬,應該在墻的外立面安裝晾衣架,這樣就可以很好解決晾曬問題。
4.公共小廚房。隨著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學生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提升,校園生活中吃飯問題一般都以食堂為中心,但是食堂供應是有規定的時間點,過點不在提供,這就給學生生活帶來困擾,因此學校就需要增加一些額外的生活服務,保證學生生活無憂。現在高校學生經常會出現趕作業,熬夜做研究的情況,公寓晚上還門禁,因此應該在公寓增設廚房,可以簡單的提供學生方便,同時也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5.交往空間的增設。現在學生公寓的功能不在只是單純的休息學習的空間,更是一個很好的交流空間。可以在公寓內設置讀書屋,活動室等多種形式,這樣不僅提供休閑娛樂空間,同時也是一個很好交流平臺。現代人們的生活多數以電子產品為交流手段,反而這種面對面交流在減少,因此更需要這種公共空間的增設。
參考文獻:
[1]周逸湖,宋澤方.高校學校建筑規劃與環境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4,
[2]張興艷.國內高等院校學生公寓空間設計研究[D].重慶:西南交通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