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靜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成為了教育界的一種共識。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探究性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學品質,并結合課前自主閱讀和課堂實驗探究等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 自學能力;培養;探究性學習;操作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0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35
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教會學生自學。“與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這種教學理念的引導下,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學的興趣、自學的習慣、自學的能力,讓學生能自學自勵,一生做主動有為的人。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經常是填鴨式教學,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接受,更不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養成。這樣一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有效訓練,導致他們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較差。小的方面說影響學生考試成績,大的方面說生活中更不具備自主創新精神。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在平時注重培養。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通過各種辦法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濃厚的興趣是學好一切知識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設計新穎的新課引入法,借助實驗、圖片、錄像故事等手段爭取把學生帶入到引人入勝的化學情境里。如,學習“聯合制堿法”時,可以介紹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的故事;講到“氨氣的性質”時,可以講在生活中人們借助化學手段來檢查輸送氨氣的管道破裂;在做鈉與水的演示實驗之前,可以帶領大家參觀化學實驗室,利用各種藥品的儲存辦法,激發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穿插一些與化學有關的新聞與案例,讓學生有意無意中鞏固知識,接觸多了,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也就大大增加了。
二、重視課前閱讀預習是提高自學能力的基礎
一個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也體現在閱讀時對課本內容的領悟能力。這就是為什么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往往在其他各科的題目理解和審題方面不易出錯,所以我們平時要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課本進行自主學習,邊閱讀邊思考。鼓勵學生邊自學邊概括知識點,做好筆記,以提出問題的方式檢查自學效果。如“本節內容和我們前面所學的哪些知識有關聯?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什么?”其次,在課堂教學時邊講邊對學生在課前閱讀時記錄的問題答疑,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作概括總結,從而突破對重難點的把握。最后,布置適當有針對性的練習題,讓學生課后解決。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通過交流意見加深學生對本節內容的掌握,在討論中自查自測對于知識點理解的不同,從不同到形成一致的見解。對于一些實驗設計方面的知識,必要時可以提供條件進行實驗驗證,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指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激發學習熱情
教師在上一節有實驗的課之前,可以提前布置學生自學,弄清實驗的原理和目的以及注意事項。比如,要求有能力的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己設計簡易裝置,以更好地啟發學生,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鼓勵和指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基本技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化學的熱情。
在做課堂演示實驗的時候,盡量避免教師全部演示實驗的做法,將部分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改為邊教學邊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讓學生始終處于不斷探索的情境中,培養學生大膽豐富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四、重視信息處理能力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關鍵
在高考中,化學實驗設計是歷年的重點考查內容。分析近年的高考試題可以看出,有機化學部分涉及到的知識越來越多,其對實驗的考查,已從了解實驗原理、明確實驗目的、掌握實驗方法與步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果,逐步過渡到能夠根據實驗目的,科學設計實驗程序,合理利用實驗材料,得出科學結論。
這對學生的學科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與能力,需要學生具備對信息的處理和分析能力,要求學生分析、運用文字和圖表中蘊藏的信息,通過各種信息的轉換,結合所學知識正確解決問題。同時,還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語言文字表述能力,能用恰當的詞語準確、清晰、流暢地將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表述出來。
五、重視指導學生學會自測,深化自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不斷指導學生自我反思,如“我理解了什么?”“我掌握該章節內容了嗎?”“我運用的學習方法是否有效?”“我的解題思路對嗎?”這些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評價的問題能夠不斷地促使學生自我反省,意識到自己在學習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時調整學習方法,改進學習策略。
總之,自學能力是人類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預習、課后復習、階段復習、做作業、自測、實驗探究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找到自主學習的正確學習方式,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 陳峰.初中化學導學式教學模式[J]. 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1
(12):55-56.
[2] 張玉貞.淺談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廣東化工,2013
(21):200-201.
[責任編輯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