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捷
近年來,兒童版畫逐漸在校園興起,版畫教學開展地如火如荼,特別是深圳、中山、東莞等地的學校版畫校本課程已經形成了一種區域的特色,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教學效果。
一、絕版套色版畫的創作思路
1. 題材源于生活
一幅版畫作品的好與壞,除了“印”的好壞之外,還取決于作品的主題內涵,而這內涵源于生活的積累,善于對身邊美的觀察與發現,所有的創作題材均與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啟發學生創作構思中,結合我校校本課程“茶文化”及學校的特色項目——武術作為創作主題。武術的課堂訓練已經常態化了,學生對武術的套路非常熟悉。另外,茶文化作為我校的校本課程,得益于毗鄰茶葉市場的優勢,學生在耳濡目染之中,對茶文化也頗為了解。但如何通過版畫形式表現茶文化與武術,并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作為版畫創作的主題,這才是關鍵。在構思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表現作品的主題,通過將武術動作進行擺拍和教師示范作品上傳至美術學科的博客,給孩子們提供參考的素材。然而,并非所有原生態的題材都具有審美價值,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和啟發,讓學生形成能力,學會取舍。
2. 構圖決定成敗
對于一幅版畫作品,構圖決定著作品的成敗。民間版畫的構圖,一般具有對稱、均衡、富有裝飾的特點。其構圖講究平面構圖,不講空間,以形象的組成、線條和顏色的節奏,展示富有裝飾的美感。這不僅展現了構圖的形式效果,而且加強了構圖的象征意義。它與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所創立的繪畫風格,即從焦點及明暗來表現空間是截然不同的。這需要教師在輔導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來進行指導,以距離、方向、位置及大小的表現來通過平面的構圖形式體現空間的存在。
二、絕版套色版畫的制作過程
1. 工具材料的準備
PVC膠版版畫與黑白木刻版畫的工具是基本相同的,以刀代筆進行刻制,而PVC膠版稍為特殊,除了常用刀刻的技法外,還可結合筆刻(硬筆)的技法進行創作。PVC膠版刻制所需的刀具相對于木板來說要求不高,普通刻刀即可。因其具有版性較軟、易于操作、適合小學生能力的特點,學生能在創作過程中獨立地進行刻制,且不受環境的限制來進行版畫創作。另外,膠版對油墨的吸附性較木板弱,易上墨,而且最終經刻制后印刷出來的效果也類似木刻。
2. 上版
在上稿前,指導學生根據底版的尺寸畫好線稿及色彩稿。版畫印出來的效果與原圖是形成鏡面效果的,在上版前先分清楚正反面的效果,以畫稿背面的效果用復寫紙轉印到膠版上,并用勾線筆描畫一次,加強畫面內容的清晰度。
3. 刻板與套色
刻版是對畫稿再創作的過程。傳統的版畫是多版式的,印幾個色就刻幾塊版。在普及版畫的輔導中,為了降低難度,可以采取絕版套色版畫(也稱獨版套色),即一版多色,刻一層版印一層色,邊刻邊印,刻完印完。
在刻印過程中,第一色版印制前畫面的留白非常重要。畫面如何留白基于畫面的效果及個人的主觀表現。對于套色版畫,如果畫面露出大面積純粹的白色是很不協調的,必須以陰刻的刀觸將其轉化為統治畫面的陽線。另外,在畫面中為了突出某一物象,可以以陰刻的方法把物象的外輪廓刻出來。
4. 對版
關于套色對版,傳統的分版套印方法已經不適應學生在絕版版畫創作過程的獨立操作,絕版套色版畫整個制作過程要經過多次套印,每一次版刻好后,都要進行印制。對版的準確性就顯得極其重要,除非是有意的局部錯版。對于套色版畫的普及開展,讓學生有一個自主的空間進行探索性學習,能否設計出好的對版模板,關系到學生能否獨立地去印制完成自己的作品。需要通過反復地思考、實踐和改進,設計出便于學生簡易操作的對版模板。
5. 遮擋上色
絕版套色版畫的創作過程要根據不同色版進行多次刻印,每印一色都有錯版可能。另外,上色時色彩可能會與之前印制的顏色產生混亂而影響畫面的效果。因此,在創作中應當指導學生運用類似分版印刷的方法進行局部的遮擋上色。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