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爽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在社會大環境下也隨之產生各種形態的文化,其中就是群眾文化,它所體現的是我國文化的發展和文化水平的進步。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它是人民群眾對自我發展的追求,和對和諧文化塑造的期望。同時文化館的產生也是為了能夠有效地管理和教育群眾文化,當然這就需要有高素質的文化館干部,同時還需要對一些群眾文化的專業人才進行培養。
關鍵詞:群眾文化;藝術教育;專業人才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246-01
一、群眾文化的特點
作為一種新形式的文化,群眾文化產生于群眾,通過一些娛樂的方式來改善人們的業余生活,滿足他們的基本精神需求,促進自我發展和自我娛樂。群眾文化結合文化和娛樂于一體,是表現社會文化和諧的一種新形態。群眾文化統一結合傳統文化和現代娛樂,由此它的文化價值也就更加個性化和鮮明化。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些群眾文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群眾文化群眾基礎較為廣泛、一方面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自發自主形成的一種特殊文化形式,因為其沒有對文化參與者提出年齡和藝術形式的要求,只要是熱愛藝術的群眾都可以參加,所以群眾文化的群眾基礎相當的廣泛。另一方面,群眾文化在給人們提供娛樂的同時還向人們宣傳了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對不同年齡階段的群眾都有著吸引力。所以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間,群眾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進而形成了具有本地區特色和本民族特色的群眾文化,豐富了群眾文化,促進群眾文化的多樣性發展,進而保證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2.群眾文化的民主自由度較高。群眾文化除了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之外,其自身還擁有民主自由的特點,群眾自發組織形成的文化形態也充分地體現了它的民主自由程度較高。通常來說就是因為其擁有較高的民主自由,所以它的發展不會受到任何的藝術形式和組織制度的制約,它只是單純地給人們提高娛樂,人民群眾的精神方面就得到了豐富和充實,充分地說明了人們對生活的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
3.群眾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群眾文化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其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充分說明了群眾文化的地區性和民族性的特征。群眾文化是屬于一種大眾文化,是人民群眾的文化,受到了更多人的傳播和發展。
二、分析群眾文化藝術教育的發展
群眾文化的群眾基礎較為廣泛、民主自由度較高、地域性和民族性三個主要的特征充分地體現了它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力,使得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豐富和充實,所以對其進行藝術教育也就顯得更加關鍵。所以群眾文化的藝術教育需要做到:
1.促進文化館的功能的發揮。對群眾文化的藝術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就到充分發揮文化館的功能作用。因為群眾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表現形式,它的群眾基礎比較廣泛,所以文化館在教育和指導群眾文化的時候需要充分地尊重群眾文化。在群眾文化藝術教育的過程中,文化館主要是一個教育和指導的角色,需要管理和幫助群眾文化的發展和活動,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群眾,將群眾文化進行發揚光大。
2.提升文化館干部的文化素養,轉變思想觀念。因為其群眾基礎廣泛,所以群眾文化的價值傳播也相當廣泛,作為一種特殊新穎的文化表現形式,文化館在服務于人民群眾的時候需要要求其干部轉換思想觀念,讓文化館干部能夠建立起服務人們的思想觀念。同時還要幫助文化館干部提升自身的文藝素質,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幫助人民群眾建設群眾文化,進而推動群眾文化的發展更加民主自由化和科學化。
3.培養管理和規范群眾文化的專業人才。群眾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的自由民主的特點決定了它有著自己的發展形勢,所以對于群眾文化的發展需要得到各政府機關的關注。需要向社會積極宣傳群眾文化的作用,傳揚群眾文化樂觀積極的生活心態,進而將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涉入到每一個社會民眾的生活之中,促進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同時相關的管理部門還需要強化管理和規范群眾文化的發展,積極培養群眾文化的專業人才,促進群眾文化科學合理的發展,進而為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
三、藝術教育和健康情感的融合
美是每一人心理都會追求的需求,而群眾文化就能夠將人們所追求的美通過自身特殊的形式表現出來。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對各種形式藝術的追求,像是舞蹈、唱歌和美術等。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報了許多的藝術補習班,這些都是人們追求藝術美的形式,在孩子的啟蒙教育階段就培養德智體美,并且融合群眾文化的教育,進而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兒童在發展階段都有著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好奇心理,所以對兒童的培養肯定不可缺少藝術教育的作用。成長過程中除了知識的掌握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情感,這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藝術教育與健康情感相結合,才能夠讓兒童的成長更加全面。
參考文獻:
[1]韓樂斌.關于藝術的思考[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3).
[2]梁蒙.新時期群眾文化藝術工作管理改革的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02(03).
[3]曾軍.略論40—70年代群眾文藝之“群眾”觀[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