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海杰+高月林+賈艷+賀偉強+劉躍生
摘要:在高職院校中,教師赴企實踐可以有效提升業務技能及實踐能力,該方法已經被眾多高職院校廣泛推廣,對于高職院校中的畜牧獸醫專業,擁有過硬的技能水平及實踐能力,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鼓勵和支持教師赴企實踐,使教師在校企合作中,工學結合,以實現更好地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畜牧獸醫;教師;赴企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10-0059-02
現階段,高職院校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的今天,讓專業教師赴企實踐不僅能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更能為培養“雙師型”教師提供有力途徑。特別是對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的畜牧獸醫專業來說,更是如此。
1 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教師隊伍現狀分析
1.1 現狀分析
目前,在我國高職院校中,真正做到“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院校為數不多,很多畜牧獸醫專業類院校是在原有的大專或中專基礎上,晉升為高職院校。一線教師隊伍很多還只是具備了中專教師水平,無論是從專業知識還是實踐能力都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除此之外,還有高職院校的畜牧獸醫專業的從業教師相對匱乏,能夠在一線授課的專業教師則非常緊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大多數高職院校會從應屆畢業生或研究生中吸收一些力量作為一線專業教師,他們大多數很少接觸畜牧獸醫專業的實踐活動,很多專業知識的積累還停留在理論層面,很多人對畜牧獸醫專業的認識只停留在課堂的書本中,并沒有真實的生產實踐經驗或管理經驗。有調查顯示,現階段的高職院校中,約有六成的教師是大學畢業后直接邁上講臺,這些教師的工作年限較短,并且日常的教學工作與畜牧獸醫專業的生產實踐實際想脫離,由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較弱[1]。
畜牧獸醫專業不斷擴招的今天,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很多能夠勝任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師卻沒有足夠的生產實踐能力,并且自身的專業技能也有待進一步提高,此外,而能夠在崗位上勝任優秀教師的人員更是少之又少。此外,高職院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上缺乏系統性,很多教師上崗后,并未接受認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對于規范培養教師工作,高職院校的重視程度不足[2]。
1.2 建立完善畜牧獸醫專業教師隊伍培養機制
高職院校在開展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時,應當將理論與社會實際需求緊密相連,并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及發展方向,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提高畜牧獸醫專業教師的有效利用率,并注重教師隊伍培養的成效。可以在院校內制定教師隊伍建設的相關機制,規范教師的言行,成立教師隊伍監管部門,及時反映畜牧獸醫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落實“雙師型”教師的培訓目標。可以按照畜牧獸醫專業教師的學歷、年齡等不同指標,將教師分成不同層次,并按照不同層次的教師制定相應的培訓實施進度及工作方案,以保證教師能夠定期完成考核。高職院校要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以津貼的形式給教師以激勵,并將“雙師型”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標準,制定相應的評估體系和指標,提升教師隊伍建設的權重。
1.3 培養“雙師型”教師的重要意義
面對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科技含量及先進技術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要求,這也對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職院校中,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更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要讓學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生產實踐能力。培養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離不開到生產實踐中去積累和鍛煉。通過對畜牧獸醫專業生產實踐的摸索和研究,從中掌握最新的技術和工藝,并將必要的科研課題帶入生產實踐中來,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用過硬的專業知識去指導實踐,通過實踐鞏固專業知識,最終實現讓教師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將科研及學術水平更上一個層次,從而實現提高教學適量的目標。畜牧獸醫專業教師在赴企實踐過程中,應當明確目的,有針對性地結合企業的相關管理措施及策略,并根據教師自身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有目標、有計劃的實踐工作,為今后循序漸進開展教學奠定基礎。
2 畜牧獸醫專業教師赴企實踐的意義
2.1 有利于拓展視野,提升實踐技能
很多高職院校的畜牧獸醫專業教師大多是畢業后直接邁上講臺,他們積累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實踐技能相對薄弱,有的教師甚至從未接觸過生產實踐,這樣直接導致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在開展教學時,理論與實踐脫離。針對這一現象,高職院校應當首先明確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未來就業的場所是養殖場、獸藥、飼料生產企業、寵物醫院等,大多數學生會進入生產第一線,在校期間應當掌握充足的職業技能。作為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師更應當掌握較強的實踐能力,赴企實踐便是快速提高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不僅能夠為教師拓寬視野,更能將專業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
2.2 有利于更新教學理念
赴企實踐后,教師可以多與企業的相關人員溝通交流,使自身盡快熟悉畜牧獸醫專業在企業中的生產工藝流程,掌握必要的服務技術要領,及時積累工作經驗,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更重要的是,通過赴企實踐,教師應當清楚地認識到企業的用人需求,并按照人才培養的要求調整教學課程及內容,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學計劃,使課堂教學更貼近未來的生產實踐。在院校期間,將學生培養成滿足企業需求的專門型高素質人才[3]。在畜牧獸醫專業,生產永遠是主線,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將新知識、新理念、新工藝、新技術作為教學的重點,不斷培養滿足企業發展的新型人才。
2.3 有利于校企合作
畜牧獸醫專業教師赴企實踐,除了可以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外,可以將高職院校豐富的理論知識帶入企業,在赴企實踐過程中,可以為企業的員工開展培訓課程,幫助企業提高員工綜合素質,還可以為企業生產及市場營銷提供更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與高職院校密切合作,企業也可以從中獲益,強化校企聯合辦學的先進理念,實現高職院校與企業“雙贏”,不僅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能為高職院校提供有力的發展空間。
3 畜牧獸醫專業教師赴企實踐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3.1 為年輕教師開設實踐技能培訓課程
相對于有經驗的教師來說,從事畜牧獸醫專業的年輕教師更缺乏教學的經驗及生產實踐經驗,因此他們應當是高職院校重點培養的對象。從培訓方式上來說,可以分為校內和校外兩種形式。校內培訓可以將畜牧獸醫專業的專家或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邀請至到院校進行培訓。校外培訓則是將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師外派到生產一線企業進行掛職,通過對企業生產一線進行技術培訓,掌握相應的實踐能力,并接受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的學習[4]。
3.2 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赴企實踐
高職院校特別是畜牧獸醫專業,應當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到企業鍛煉生產實踐能力,到一線掌握最新的資料及信息,并將所學到的知識,帶入課堂教學中來。我國養殖業呈現現代化發展趨勢,行業主要生產形式已經向更加集約化、信息化的方式發展,一線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也在不斷提高。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工作需要,他們也要不斷把握最新的生產技術及管理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未來面對的工作不僅是將教科書上的知識點掌握扎實,更重要的是要有相應的實踐技術能力。因此,教學任務由過去的以知識點為主的時代,逐漸向注重實踐層面上過度。
3.3 強化組織管理
畜牧獸醫專業教師赴企實踐,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體驗,需要深入到生產一線摸爬滾打,很多時候需要依靠教師的積極性投身企業。為此,高職院校應當建立專門的組織管理機構,針對赴企實踐行為給予更多的鼓勵,例如通過提高補貼經費等形式,獎勵在企業實踐的教師。此外,學校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還應當深入生產一線去探望和慰問赴企實踐教師,并對在企業實踐期間表現優異的教師給予表彰。
4 小結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高職院校應當及時改變教學理念,要想培養更多高素質學生,應當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特別是對于畜牧獸醫專業來說,更需要具備專業能力與職業技能均衡的教師。畜牧獸醫專業應當將培養高技術應用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實踐有機結合,盡快培養學生掌握更多畜牧獸醫專業的最新技術,了解生產一線的工作流程[5]。專業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的好壞,要想培養出更多更符合一線生產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離不開高素質的專業教師。赴企實踐是能夠快速提升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教師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高職院校打造教師隊伍的重要任務,只有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才能使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符合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張寶泉,孫洪梅,孫英杰,等. 高職院校專業教師赴企業實踐鍛煉的有效途徑與方法—以畜牧獸醫專業為例[J]. 中國職工教育,2013(18):144.
[2] 肖 杰,孫攀峰. 畜牧獸醫專業“教師流動工作站”的建設與實踐—以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為例[J]. 河南農業,2013(22):4-5.
[3] 劉鶴翔,歐陽敘向,鄧灶福,等. 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 高等農業教育,2015(6):60-63.
[4] 傅春泉,徐蘇凌. 強化教師社會實踐 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畜牧獸醫專業教師的社會實踐體會[J].職業教育研究,2014(1):139-141.
[5] 趙 政,陳學文,李 旭.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師深入生產第一線實踐鍛煉芻議[J]. 科技信息,2014(28):34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