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劉海歡
不斷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在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中,保定市嶄露頭角。
地處首都南大門,保定市與京津三角相倚,是全國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中,保定被納入中部核心功能區,列為區域性中心城市,肩負著推動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的重任。
接受《民生周刊》專訪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說:“資源要素驅動型的傳統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向保定敞開了一扇機遇之門,協同創新是保定搶抓機遇、實現復興的‘金鑰匙。”
突破“虹吸效應”
2015年4月28日,“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正式掛牌運營,這是中關村在京外設立的首個創新中心。此次與中關村牽手,意味著保定突破首都“虹吸效應”,打破傳統的合作模式。
“在當時,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成立有兩項重要意義:一是將中關村的創新基因植入保定,形成裂變效應,從而為保定的產業轉型升級發揮示范效應;二是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落地提供實踐素材。”聶瑞平說。
目前,該中心已有用友網絡、中國網庫等87家企業和機構入駐,且半數以上來自北京。此外,京津冀技術交易保定信息平臺、京保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技術平臺也在此落地,相繼開始運營。
這是保定“以協同創新推動協同發展,建設創新驅動經濟強市”的一個縮影。以“雙城聯創”(創建全國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市、創建國家級創新型城市)為統攬,保定市正在強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據介紹,目前保定市建有國際創新園2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3家,產業技術研究院7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7家,重點實驗室36家,院士工作站21家,眾創空間58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41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440億元;科技型中小企業呈井噴增長達到6000家以上,“小巨人”企業達到246家。
在文教衛生領域,保定市與京津教育合作項目達到110多項。全市59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京津冀79家醫療機構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對接合作。北京兒童醫院托管保定市兒童醫院,成為河北省首家與北京醫療機構開展實質合作的公立醫療機構。投資2.5億元的北京八一學校保定分校,如今已建成使用。
協同創新
這幾年,保定市探索建立了園區共建、筑巢引鳳、政企牽手、企業聯姻、托管合作、產業聯盟6種協同創新模式。
借力京津冀協同創新,保定與北京“城六區”、天津主城區實現對接合作全覆蓋。“像抓重大項目一樣抓好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像抓固定資產投資一樣抓好科技研發投入,像抓招商引資一樣抓好招才引智。”聶瑞平說。
不僅如此,保定市還搭建了一批承接轉化的創新平臺,如白洋淀科技城、中國電谷產業園、長城汽車研發中心、安國中藥都、高碑店國家建筑節能技術國際創新園等。
據了解,保定是全國地級市中首個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市。
在與中國科協共創“853”合作機制的背景下,保定同69個全國學會合作建立56個學會服務站,成立了26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與48位院士合作建立21家院士工作站。截至目前,產業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市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200多家。
此外,以“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為契機,保定市構建了“253”新型制造業體系。談及發展思路,聶瑞平解釋說,“做強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兩大支柱引領產業,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五大新興增長產業,改造提升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新型建材三大傳統特色產業。”
“在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主體方面,保定市涌現出長城、英利、立中、奧潤順達、巨力、晨陽、九孚生化、同光晶體、四方三伊等創新企業。這些企業均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其中一批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聶瑞平介紹說。
爭做排頭兵
三年來,為做優創新生態,保定市將協同創新上升為核心理念,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關于深入貫徹河北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經濟強市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保定的意見》《保定市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八條措施(暫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創新發展的具體舉措》《支持科技創新創業領軍團隊的政策措施》等。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今天,保定市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保定市堅持把創新鏈和產業鏈緊密融合,實施‘精準對接,幫助企業搞好策劃,整合各項資源,推進精準對接和落實。”聶瑞平說。
得益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創新集成,保定市2016年實現了經濟增長提速、結構調優、動力轉換。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110.4億元,增速7.1%,其中二產增加值6.4%,居河北省第二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44.7%,增速1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
保定市創新驅動的做法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河北省第九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支持保定“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經濟強市”。
中國科協把今年3月份即將召開的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總結交流會會場設在保定。會議將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總結中國科協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新做法,交流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新經驗,推廣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新模式。
以京津冀協同創新為主攻方向,保定正積極推進支撐點、承接地、橋頭堡、創鏈、創體、創谷、創源、創客等15項工程。
“保定的跨越、崛起和復興,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保定要爭做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的排頭兵。”談及下一步規劃,聶瑞平說, “積極培育創新型發展動能,努力構建創新型發展方式,大力營造創新型生態系統,為推動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實現保定崛起和復興提供強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