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著老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以來,農村更是食品安全隱患突出、事故頻發的重點環節。
為守護農村地區的“舌尖安全”,商丘探索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有效保障了農村地區群眾飲食安全。在完善機制的同時,還將監管工作的重點瞄向了農村集體聚餐。
體制改革
在商丘,食品安全工作不僅被市人大列為執法檢查重點,還被市政府列入“十件實事”和重點“民生工程”,被市政協納入“雙月協商”重要議題。
近年來,商丘市沒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食藥安全的保障,首先來自監管體制的建立。“在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特別是基層的體制改革方面,商丘市走在了河南省的前列。”商丘市食安辦主任、商丘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馬索義說。
為解決監管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商丘市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監管網絡體系。據介紹,除了6縣3區均單獨設置了食藥監管局外,商丘的166個鄉鎮(街道)也都全部設立了食藥監管所。
“食藥監管所機構規格為副科級,人員編制5~7人。每個行政村(社區)均設立了食品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各一名。”馬索義介紹說。
不僅如此,商丘在市、縣、鄉均成立了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績效考核體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定期督查通報,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實行‘一票否決。”商丘市副市長張弛說。
在源頭治理方面,商丘市嚴把種植、養殖環節農業投入品的監管,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截至目前,商丘市共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02個,綠色農產品基地13個,有機農產品基地3個,國家、省、市級龍頭養殖基地55個。
在具體監管工作中,商丘市下轄各區縣因地制宜,積極探尋食藥安全監管的可行之路。
民權縣首創的“361”監管模式,實現了全方位的監管,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1公里”問題;而虞城縣的食品安全治理,極大化解了原本風險大、隱患多、監管難的農村集體聚餐難題。
“361”模式
廖萍,商丘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流通科科長,也是“361”基層監管模式的推廣者。
“通過做到‘三個抓好,開展‘六化建設,打造‘一個中心,從而實現基層鄉鎮食藥監管的規范化、制度化。通過模式創新,實現了從城區到鄉村食品安全監管的無縫對接。”談及“361”監管模式,她解釋說。
具體而言:“三個抓好”是抓好基層基礎、嚴格監管執法、推動社會共治;“六化建設”是指所容所貌標準化、內部管理制度化、市場主體網格化、日常監管三色化、監管手段信息化、行政行為規范化;“一個中心”是打造集場景模擬、電教、考核為一體的食品安全執業教育中心。
2016年6月,民權縣食品藥品行業自律聯合會成立。“成立聯合會,有效推動了食藥監管的社會共治,有效破解了基層部門監管人員少、監管難度大的問題。”廖萍介紹說。
作為聯合會成立以來所做的一次嘗試,“一票通”制度從源頭上控制了進入市場的食品質量。通過推行“一票通”追溯制度,實現“以供控購、以購溯源、管住批發、規范零售”的鏈條式管理,有效解決食品經營者購銷票據不齊全、不規范等問題,達到流通環節食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查和責任可追究的目標,形成一個可倒查、可追責的體系。
從制度到監管操作,到人員培訓,民權縣在食藥監管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
在民權縣,記者還看到河南省第一家“食品執業教育中心”。該中心集場景模擬、電教、考核于一體,把食品經營場所整體“搬進”培訓課堂,對食品從業人員開展精準化、無縫隙、全覆蓋的培訓教育。
集體聚餐
農村集體聚餐,是農村地區食品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聚餐的人數眾多,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保障農村集體聚餐的飲食安全,成為各地食藥監管部門最棘手的問題。
早在2014年7月29日,商丘市政府食安辦就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村集體聚餐監督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次年,商丘市食藥監局印發《商丘市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實施細則》。
“受傳統風俗習慣影響,農村家庭聘請廚師在家里自辦宴席現象較為盛行。”虞城縣利民鎮趙樓村村支書胡景堂說,近年來,農村聚餐宴席規模不斷加大,從幾桌到幾十桌不等。不僅給村民帶來沉重的負擔,也給食品安全監管帶來壓力。
在防控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方面,商丘市逐步探索,形成了“事前有申報、過程有指導、事后可追溯”的常態機制。
“為向精細化管理邁進,虞城縣在商丘市率先推進政府主導、部門管理、行業自律、市場運作、村民自治、四級聯動的‘六位一體的監管模式。目前在探索從食品生產源頭到餐桌的行業精準配送機制。”商丘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食品監管科科長孟詳順說。
食品藥品監督工作要抓重點,而聚餐舉辦者和承辦廚師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根據信用、星級考評,對廚師發放《農村集體聚餐廚師資格證》,僅虞城縣就累計發證1300余個,間接推動了農村集體聚餐廚師優勝劣汰管理機制。商丘市2016年培育并登記在冊聚餐舉辦實體和承辦廚師3990人。
為防范風險,商丘還探索建立了農村集體聚餐廚師保險制度。“采取地方政府補貼和保險公司獎勵等多種形式,對農村集體聚餐承辦者、農村廚師實行保險,分攤農村廚師風險,保障集體聚餐舉辦者、承辦者、農村廚師及用餐人員等各方利益。”孟詳順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