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國際化的今天需要大量既精通體育又能熟練運用英語的體育英語翻譯人才,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責無旁貸。有效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能夠改善翻譯教學時數不足的限制,提高翻譯教學的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翻譯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 體育院校 非英語專業 翻譯能力
2022年冬奧會的申辦成功和2021年自由式滑雪及單板滑雪世錦賽舉辦權既為我們體育專業性院校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對我們培養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兩項重大體育賽事需要大批既懂體育又懂英語的專門人才,目前在體育相關領域能夠用英語進行熟練口筆譯的翻譯人才卻遠遠不能滿足這種日益增長的賽事需求。外語專業類院校,雖然學生外語水平較高,但在體育方面又多是門外漢,很難適應專業性較強的體育英語賽事翻譯。而體育院校的大學生具有很強的體育背景,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尤其是翻譯水平將是一項重大課題。大學英語作為體育院校的一門公共必修課,不僅要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翻譯能力的培養。因此加強體育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能力培養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體育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聽、說、讀、寫、譯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五項技能。在這五項基本技能中譯雖然位列第五,卻對聽、說、讀、寫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對于中國學生來講,由于母語的干擾作用,在其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英漢的轉換。在閱讀時學生會把英語文章先在大腦中翻譯成漢語,然后再進行理解;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通常會先在頭腦中打好漢語初稿,再翻譯成英文,完成英文寫作。聽說學習也是這樣,先通過翻譯得到準確信息,再通過翻譯表達思想。可以說,翻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獲取信息的準確性,影響到英語水平的整體提高。因此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體育全球化的今天,在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強翻譯教學和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效益。基于體育專業背景進行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優勢,也將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輸送更多優秀的體育英語翻譯人才,滿足我國體育國際化發展的需要。
二、翻譯教學現狀及學生翻譯能力存在問題
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依然側重英語基礎知識講授和基本技能培養,側重聽說和讀寫技能的培養,忽視翻譯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體育英語專業翻譯能力的培養,英語教學停留在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培養層面,沒有達到培養復合型體育英語人才的層面。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很少能夠接觸到翻譯理論知識和翻譯技巧培養,對于中西方文化差異也知之甚少,不懂得如何應對語言中的文化困惑,也不知道中英文轉換的技巧和規律,大學英語教學沒有切實地做到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按照《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大學英語要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翻譯能力。即:學生可以借助工具書,將具有一定難度的英語文章或是段落翻譯成漢語,譯文通順,邏輯清晰,翻譯速度為每小時400個英語單詞;同時也能將題材熟悉的漢語文章翻譯成英文,譯文忠實于原文,譯文流暢,翻譯速度為每小時250個漢字。但是體育院校多數畢業生并沒有達到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對翻譯能力培養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無法勝任簡單的翻譯工作。翻譯中錯誤連篇,漢語式思維嚴重,常常出現望文生義,逐詞逐句翻譯,在翻譯中出現忽視中西方文化差異,甚至出現死譯現象。學生翻譯能力薄弱嚴重影響學生在未來職場上的發展,尤其是在當今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社會。
三、互聯網時代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的有效途徑
翻譯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翻譯實踐,只有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產生質的變化。課堂教學是翻譯能力提高的主要活動場所,師生都要加以充分利用。但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必須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多做練習。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翻譯實踐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后積極性很容易受挫,需要教師的及時指導和幫助,互聯網的互動平臺將這一問題輕松解決。針對體育院校學生翻譯能力薄弱的情況,教師必須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提供的便利條件,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平臺有機結合,互相補充,挖掘學生的翻譯潛力,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好的既懂體育又懂英語的體育英語翻譯人才。
1.將翻譯教學融入到綜合英語教學之中。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時數有限,目前基本課型只有兩種,即:綜合英語和聽說英語,單獨開設翻譯課很難實現。在這種客觀條件下,如何將翻譯教學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不僅包括提高學生的詞匯量、語法、和閱讀理解能力,還包括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為了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和能力,教師需要精心挑選翻譯教學相關內容,結合課文的講解有目的有計劃地將翻譯基本理論和技巧的講解融入到綜合英語教學之中,為學生提供相關翻譯實踐案例,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課文講解中,針對一詞多義現象要進行認真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同一個詞在不同語境下會有不同的含義,為翻譯實踐打下基礎。此外,教師還要結合課文內容為學生選取一些英美文化知識進行介紹,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并在教學中有計劃地將一些涉及中西方文化差異引起的誤譯案例供學生討論,使學生建立起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其翻譯能力。
2.充分利用互聯網提供的網絡資源。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為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提供了大量優秀的翻譯素材,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有聲的、無聲的各種豐富多彩的資料,激發學生的翻譯興趣和積極性。教師精心挑選適合翻譯教學配有中英文字幕的故事片或是體育比賽視頻,可以將這些資料用來進行聽寫、復述、口譯和筆譯等訓練,鍛煉學生的短時記憶和翻譯能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其聽說能力和文化素養。在翻譯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互聯網資源引入到課堂之中,運用聲音、圖像、動畫、視頻影像等資料將抽象的翻譯理論教學形象化,刺激和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到翻譯實踐活動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利用中英文字幕進行翻譯案例分析。
3.運用社交網絡輔助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廣大學生都擁有智能手機,能夠熟練使用QQ和We Chat等社交軟件,這為引入社交網絡輔助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提供了必要條件。教師可以利用社交網絡幫助學生快速地獲取各種信息。比如,可以建個qq群,教師將翻譯學習材料上傳到群共享,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下載。群共享中不僅可以上傳word文檔,還可以上傳音視頻材料,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差異性需求。社交網絡還可以幫助師生獲取即時性信息。教師布置的翻譯作業,學生可以通過社交網絡來進行及時反饋,學生在翻譯的過程中遇到困惑時也可以得到老師及時的幫助。社交網絡的交互性、靈活性、開放性和多元化特點可以幫助師生跨越時空的束縛。學生們可以將翻譯成果發布在群里互相切磋、互相探討,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譯文的質量,欣賞到別樣的譯文。教師可以利用社交網絡組織學生互評譯文,幫助學生在品評他人譯文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翻譯能力和水平,學會欣賞不同的翻譯風格。此外,社交網絡還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減輕內向學生的心理負擔,提高其學習翻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結束語
網絡環境下學生在課堂內外擁有了更多真實的語言學習和交流環境。借助網絡平臺,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翻譯資源,和學生及時交流翻譯心得,了解學生翻譯學習遇到的困惑和需求,及時給予幫助和建議,引導學生運用適當的翻譯方法解決遇到的翻譯問題。在師生的互動過程中,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得到提升,進而翻譯能力逐步提高。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社會需要大量既懂體育又精通英語的體育翻譯人才。作為體育高等學府的英語教師,我們應該把握住時機,肩負起這一重任,利用互聯網時代提供的便利條件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體育人才,為助力2022年冬奧會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黎俊.網絡輔助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構建[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0):135-137.
[2]陳翠霞.體育英語人才培養現狀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 (6):137-138.
[3]陳愛明等.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的對策研究[J].海外英語,2015,(3):54-59.
【基金項目】本文系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英語翻譯能力多元化培養研究”(編號:JG15DB4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迎紅(1968-),女,遼寧蓋州人,沈陽體育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