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
李克強總理在2015《政府工作報告》答記者問中提出“全民閱讀計劃”。《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5萬字(其中中學階段為206萬字),并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新課程實施的幾年里,老師們也越來越認識到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并著手實施。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是應試教育這根無形指揮棒的指揮;二是學生課外閱讀量的缺少;三是學生家庭環境不同,閱讀量有差異;四是學生課外閱讀指導不到位;五是課內外閱讀不系統,缺乏整合。鑒于以上問題,作為學校必須擔負起: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的重任。為此一線語文教師群策群力,創造一個在有限的課堂內,讓孩子們盡可能地進行大量閱讀的教學模式。這樣“群文閱讀”這一模式便應運而生了。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語文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發現、感悟、體會文本中的美,并通過長時間的熏陶、浸染、培養,讓學生學會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最終形成學生美的情感、美的道德、美的理念。《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初步具有辨別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
一、通過群文閱讀培養孩子們審美情趣的意義和目的
1.健全學生審美觀念,陶冶學生審美情操。
審美情趣的教育可以使學生的理性與感性互相統一,讓人的心靈日臻成熟,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培養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念。讓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讓學生擁有欣賞美的能力,能感受身邊美的靈魂,擁有表現美的能力。能欣賞山川之美,能體會人性之美,能領悟語言之美。
2.培養學生人格品質。
在祖國浩瀚的語言文字中,有古人通達的智慧,有今人前瞻的視角,這些都能培養學生優秀的人格品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詩書”不是一兩本,更不是一兩篇文章可以達成,這需要“群文閱讀”的滋養。
3.發揮想象創造。
審美情趣是一種想象的藝術,它不是單純的引導講解就可以達到的藝術,需要學生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在此基礎上在進行個人的審美,或者進行新的作品的創作。
4.提高教師組織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的能力,實現研究的最終目標:培養學生的群文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
通過閱讀群文中美的形象,美的畫面,美的意境,美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多側面,多角度,立體式的美感教育,讓學生在文學作品中去學會發現美,感知美、鑒賞美,最后學會創造美,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培養人、發展人,使學生成為有著正確審美觀,并有較強的審美能力,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健康的學生,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形成個性化的自我感。
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對現有語文課文進行分類研究,制定“群文”中“文”的方向和分類。
(1)在群文閱讀中,以品位語言美為重點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具體可從以下方面來品味:
從修辭方法角度品析語言的形象美。比如《春》、《濟南的冬天》、《四季的雨》等課文語言生動形象。
從節奏、韻律、句式方面品析語言的音樂美。如《答謝中書書》、《三峽》的等古代詩歌、文言文。
從準確生動、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句子方面品析語言的凝練美。
從文體、作者方面來品析語言的風格美。如說明文的語言準確,議論文的語言嚴密、記敘文生動,散文優美。不同作者的語言風格也相同。如蘇軾的詞有一種豪放美,陶淵明的詩是一種平淡自然美。
(2)在群文閱讀中,以領略自然美為重點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如部編新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發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要求學生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領略景物之美。
(3)在群文閱讀中,以感悟情感美為重點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如部編新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從不同角度書寫了親人之間真摯動人的感情,閱讀這些課文,可以加深我們對親情的感受和理解,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感受親情美。
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是以愛國為主題的詩歌,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加深對祖國和家鄉的感情。
(4)在群文閱讀中,以欣賞人物形象美為重點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是敘述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的杰出人物,如鄧稼先、聞一多、貝多芬、孫權。再如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人物形象如《背影》《臺階》中的父親形象,《老王》一課中老王的形象,《信客》一文中信客的形象。還有小說中的經典形象《蒲柳人家》中一丈青大娘,何大學問。《香菱學詩》中香菱這一形象,《最后一課》中韓麥爾的形象。《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的形象。《水滸傳》中魯智深、吳用等形象。
(5)從欣賞文章表現手法、結構布局方面來品味文章的美。
2.研究適合中學生年齡和心理的審美方法和審美方向,研究培養中學生群文閱讀審美情趣研究的目的。
(1)通過調查問卷,分析相關數據,了解當前學生對文學作品中美的認識的現狀,收集相關數據,尋找相關的選材為后續群文閱讀做服務。
(2)嘗試在群文閱讀中,采用以下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想象法、類比法、情景展示或創設情景法、因聲得情法等。
3.用合理的方法和有效的過程把群文的審美情趣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
(1)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感知美。抓住題目找出相關的選材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文章比如說形象美、語言美、意境美、畫面美,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中美的認識,同時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
(2)群文閱讀中如何鑒賞美,找相關的閱讀讓學生從語言、形象、意境、畫面等方面去鑒賞美,教師指導鑒賞的方法逐步深入加深學生對美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3)群文閱讀中如何表達美、創造美。找出相關的文章找好相關素材,讓學生用學到鑒賞美的方法,通過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畫面這四個方面去創造美,進而用美的形式、美得語言去表達美。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寫作能力,而整個過程中也都有著學生美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