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興海+趙斌
摘要:實驗是物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同學們的實驗能力,讓學生對實驗的掌握更加熟練,提高其創新能力,增加其主體意識呢?下邊這篇文章對以上問題進行了剖析。
關鍵詞:物理實驗;主體意識;創新
物理需要以實驗以及觀察為主。實驗不僅僅是教學基礎,也是在物理的課堂教學當中開展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以及有效手段。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實驗的特點和實驗在物理的教學中重要的作用決定了這一點。物理教學中少了實驗便成了空殼,所以實驗是物理的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長期對實驗的不重視態度導致實驗已經成了教學中的薄弱的環節。很多老師只講不做。新課標的教學主要講究的是互相溝通交流。所以,怎么在學習中提高學生們的主體思想,增強其創新的能力呢?
一、對于實驗不止“觀看”更要“觀察”
觀察有目的也有計劃,在實驗研究中是基礎,實驗是最好的培養同學們觀察能力的途徑。學生往往會對實驗帶著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也無法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分不清主次,本質現象總是被忽略,甚至當成看熱鬧。在實驗教學當中,教師除了介紹裝置以及使用方法以外,更應告知學生們需要觀察的重點和觀察的方法,并且指定每一項實驗需要觀察的內容和重點,也要根據學生們的水平、操作技能和經驗上的不足,提出有引導性的措施,把看熱鬧的觀看過程變成認真投入的觀察過程。
觀察過程中,老師要清楚在什么時候應該及時喚起同學們的注意力,只有實驗、觀察、思維共同進行才能促進同學們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不止觀看而且深入觀察,讓同學養成好習慣,掌握正確的觀察的方式,提高觀察的能力。
二、改老師實驗為同學分組實驗
很多老師演示的實驗,因為條件原因,很多同學很難看清楚,哪怕是都能看到,也會因為缺少參與的感覺而缺乏積極性,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發揮,也就很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獨立操作的能力。
增加分組實驗,也就是教師啟發指導,讓學生自己獨立的去動手做實驗,在實驗中獲取知識,自己總結然后得出自己的結論的一個過程。這樣可以增加上課有限時間內學生的動手機會和思考時間,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觀察能力以及思維的能力。而且,因為學生們全程都參與了實驗,也會增強他們的主體的創造意識,這樣的效果單單是老師的演示是達不到的。比如光的折射的實驗,座位靠后的學生很難能觀察到實驗的現象,可能看不到的同學對這個實驗就不會有很深的印象,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組織同學分組實驗,每個學生都自己動手做一遍實驗。對那些操作起來簡單、耗時間又少、容易成功并且觀察能見度很低的演示實驗來說,非常有必要分組實驗,通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完成任務、增強創造的一種體驗,效果一定很明顯。
三、讓學生親手做實驗
現在中考的物理卷也開始重視實驗的重要性,而且分值很高,出題人也喜歡把做過實驗和沒做過實驗的人分割開來;所以對中學階段要求的基本儀器要求學生會讀書以及規范操作,要求學生們能獨立操作親自動手。記得死知識和實驗原理不如自己親自動手實驗一邊,通過觀察現象記住需要記住的原理和知識,這樣記憶更深刻,而且不容易忘。親手做實驗以后更容易學懂那些看起來很難的原理。也能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增強主題思維和創新能力。
四、重視實驗的歸納與總結
在學生進入中學后掌握的知識會更加豐富、思維的能力也會更強;所以在備考復習的時候,應該對學過的所有實驗加以歸納和總結。比如小燈泡的電壓電流電阻實驗,光的折射反射實驗,聲音的傳播實驗等等,匯總進行總結,才能讓記憶更加深刻。
五、把實驗方案進行評比
教材中有很多實驗。教師可以給出實驗方向,讓學生們自己設計實驗的方案,然后定期收集起來,審閱后對合理性比較好,可操作性也很強,實驗現象較為明顯的有水準的方案,教師提供平臺用于學生實踐,培養同學的創新的意識,保持其創造欲望。
總之,只要老師有意識地讓學生不再只是觀看而且投入觀察,增加分組實驗,對實驗的操作提起重視,別忘歸納和總結,就可以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然后優化實驗的教學,就可以使實驗的教學富有更強的生命力,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