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文杰
摘要:高中英語學習應該通過生活才會發揮魅力。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也是用于交流。因此,高中英語學習應該重視知識的掌握與應用,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筆者認為學習英語并非只是為了考試和升學,更加重要的是體會到應用的真諦。本文針對高中英語學習生活化的具體方法進行探析,筆者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談談自己的感受。
關鍵詞:高中英語;生活化;學習
很多同學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但是將所掌握的基本語法與詞匯真正運用時,卻出現了一些不容樂觀的現象,例如: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等等現象,這與英語學習的初衷背道而馳。下面我根據我學習英語的切身體會,就高中英語的學習問題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學習內容應充滿生活的味道
語言是民族文化的結晶,語言應該與文化緊密聯系。英語學習中,我們應該注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融合。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要善于發現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并且善于利用讓語言更具有生活的色彩,讓學習英語的過程更具有生活的味道。以此當做學習的激發點,從而提高自身學習的注意力與專注力,為自己后續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學習“freeze”這個單詞時,我明確這個單詞的意思是“結冰”、“凝固”之后,可以借助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改善自己的學習氛圍,還能夠加強對這個單詞的理解。生活中有一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留學,當中這個留學生走在大街上時,聽到有人說“freeze”。但是他沒有停下來繼續走,此時美國警察開了一槍,而中國留學生死在了美國人的槍下,死在了文化差異上。利用這個小故事目的是明確“freeze”在美國本土的意思其實“不許動”、“站住”的意思,但是我們所理解的這個單詞的意思是“凝固”、“結冰”的意思,所以這位中國留學生沒有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因此被殺。這個生活中的小故事看似荒誕,卻非常有說服力,其實我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文化差異的話題,而加強文化差異的了解與融合,能夠幫助我們打開英語視野,也能讓英語學習更具有生活的味道。中國見面會經常說“Have you had lunch?”而在西方國家如果這樣打招呼,一般會認為你是“神經病”。從西方國家的思維模式與生活習慣來看,我們吃不吃飯關你什么事,因此英語學習應該注重中西文化差異的融合。
(一)學習內容融入生活問題
我在學習“The growing pains”時,就事論事的進行聽說讀寫全面訓練,毋容置疑這種學習也是實實在在的,但是也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按照“就事論事”的方式去學,很容易就會感覺到乏味,從而影響學習的效率與質量。我認為reading的小戲劇節和My sons and daughters可以進行對比,能夠更好的感受到家庭和諧的必要性,還能深入理解到家庭成員之間應該相互理解,要加強溝通與交流,否則會出現更多的不良現象。
(二)學習問題生活化
我在學習Technology,我認為在學習時應該注重知識的學習與生活運用的巧妙融合,要從中尋找出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例如:挖掘人類是否應該擁有機器的問題:Will people have robots?還可以進一步提出:Will you have robotes in your home?How will be your robots?Do you hope robots can do everything for you?學習的時候將這些問題挖掘出來,能夠更好的發散自己的學習思維,給出很多思考模式,讓枯燥的學習過程能夠變得更加有趣。
(三)學習過程生活化
我們在學習英語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英語歌曲來調節自身學習的狀態,例如:Take me into your heart、You are my superstar等等,從這些英文歌曲中提煉出一些激勵性的元素。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還可以收集一些網絡、社會等等當中的新鮮名詞,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使用,這樣會讓提升自己的實際使用能力,而且還能其他同學感覺煥然一新,從而樹立自己的信心。
二、讓英語大課堂充滿生活的味道
(一)課外作業
傳統的應試教育更加注重英語的背誦與抄寫,更加重視分數,所謂“有背無患”一直都是高中英語教師教學的利劍,從我們學生的角度來看這種教學方式非常的乏味,而且布置的課外作業更是非常枯燥,毫無生趣。而且大部分時候因為課外作業的“規則性”讓我們失去了英語學習的興趣。我認為課外作業應該生活化,要以課外作業為基礎架起英語學習與生活之間的橋梁。課外作業生活化之后,作業更加具有實用性與趣味性,而且還能夠彰顯學習方式的創造性,從而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例如:學習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依據本課的知識,可以開展一次以“環保”為主題的課外學習活動,而活動可以由在我們自己組隊,以四人為一組,對課文所講到的內容進行探索,領會環保的內涵,將保護環境融入到生活,在生活中又能學習英語、使用英語,這才是當前布置課外作業之道。
(二)校內外活動
在高中學習階段我們已經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如果讓我們準備一場英語活動還是綽綽有余的。因此,我認為教學是“教”與“學”的完美融合,教師可以給我們一節課的時間,把這個時間的控制權完完全全的給予我們,開展有關的英語活動,例如:English evening、English party等等,教師可以成為我們的引路者與指導者,幫助我們更好的完成每一次英語活動,讓在娛樂中更好的學習英語,感受生活中英語的魅力,讓英語活動離我們的生活更近。
總之,生活化之暢想,尋找生活本真,讓高中英語學習更加生活化。要付之于行動,必須要加強思想的上的認識,要從學習理念、學習方法,甚至從“教”的角度去考慮如何將生活化理念融入到學習英語當中。我相信學習英語生活化就是成功的開始,一定能夠更好的掌握英語、使用英語,從而提升自己的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王雅琦. 高中英語學習生活化研究[A]. 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
[2]王爭光. 用生活化理念打造精彩英語課堂[J]. 陜西教育(教學版),2016,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