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萍
【摘 要】因為幼兒的年紀小,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易發生意外傷害,因此安全與健康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安全與健康的基礎上,才能去談教育,去談發展。在幼兒園里,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應放在工作的首位,如何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提高幼兒的生存質量和自我保護能力,已越來越成為家庭、幼兒園乃至整個社會的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安全;健康;教育;幼兒園;家庭;社會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健康和安全是幼兒園的頭等大事。
一、提高幼兒園教職員工的安全意識,明確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的周圍生活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相繼帶來的不安全因素越來越多,幼兒由于年齡特點,他們缺乏生活經驗,往往接近危險而自己卻毫無感覺,是最容易發生危險的年齡。同時現在大部分孩子是獨生子女,家長特別關注孩子的人身安全,我們會經常聽到有些家長對我們說這樣的話:“孩子學不到知識倒無所謂,關鍵是別讓孩子磕著、碰著。”這些話看似消極,但卻是家長實際的真心話。因此為保證幼兒園的安全應建立安全管理的工作機制,對安全工作實行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規范管理。明確安全工作職責,夯實工作責任,做到定人、定崗、定責,使安全工作責任層層明確、責任到人。要結合實際,制定和完善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預案,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制度體系。同時組建安全隊伍增強安全工作力量,形成園內人人都是安全管理者、人人都是安全工作員的良好局面。我們有些幼兒園的教職員工往往在活動中忽視了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使幼兒在園發生一些不應出現的事故,給幼兒及家庭造成了傷害。幼兒園要把安全工作列入工作的議事日程,定期宣傳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廣大教師牢牢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觀念,同時還要隨機向幼兒進行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為幼兒園創設安全環境
幼兒園的安全工作要堅持教育為先,防教結合。在健全機構,加強教育的基礎上,要將制度和措施貫徹落實在幼兒園的日常工作中,做到教育和防范相結合。一是堅持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要定期組織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和各班主任開展園內安全大排查活動,堅持做到部位不放過,環節不疏漏,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及時排除不安全隱患,防止事故發生,確保幼兒園教職員工和幼兒的人身安全和公共財產不受侵害。二是做好安全應急大演練活動。例如組織地震、防恐、防暴和火災等突發事件的緊急疏散和安全逃生的演練活動,通過演練,切實增強幼兒園教職員工和幼兒處理突發事件、自護自救的能力。三是要消除園內硬件設施的安全隱患。要充分考慮園內設施和教學設備上的不安全因素,努力排除設施安全隱患。四是要嚴把教學的各個細節。例如幼兒入園時,教師一定要通過一摸、二看、三問、四查,了解幼兒情況,做好與家長的交接。五是要嚴格食堂管理。現在的幼兒園基本上都有自己的食堂,一般都是獨自做幼兒的飯菜,在園內加工食品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對食堂工作人員衛生安全知識的培訓和管理,嚴格采購、儲存、保管、食品留樣和消毒制度,堅持定點采購正規的蛋、肉、奶等食品,嚴禁一切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只有不斷深化對安全工作的認識,強化管理,狠抓細節,讓安全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才能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安全、穩定、和諧的成長環境。
三、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安全保護
幼兒是否具有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與家庭、幼兒園的教育密不可分的。一些突發事故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正因為如此才會造成一些傷害,甚至于發生嚴重事故,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因此我們應從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一是通過培養常規來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明確每個活動中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知道怎樣做對,怎樣做不對,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二是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技能。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有時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不一定有能力處理一些有危險性的事情,需要老師教給他們一些自我保護的技能。三是加強幼兒的身體鍛煉。通常情況下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反應敏捷、動作迅速的孩子往往能迅速脫險,他們的動作能力強,這也是影響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注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是不夠的,作為教師,應該從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角度去重視幼兒的體能鍛煉。
“安全重于泰山”,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僅關系到全體幼兒的生命和健康安全,還牽動所有幼兒家長的心。因此,做為幼兒的保護和教育者,我們幼兒園應不斷完善安全制度,強化教職員工的安全意識,為幼兒身心得到安全和健康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