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詳瑜
【摘 要】信息技術課是中小學新興的一門學科,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以及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學生的信息素養是網絡時代的基本能力,是人們對信息的獲取、加工、利用、創造的能力。信息技術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培養對策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到來,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成為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當前,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熱點,而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必備的做人品格與做事的關鍵能力,其中對于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能力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核心素養內容。信息技術素養主要指人們有效利用信息設備和信息資源獲取信息、加工處理信息以及創造新信息的能力,包括:①信息工具使用能力。包括會使用文字處理工具、瀏覽器和搜索引擎工具、網頁制作工具等。②信息搜集獲取能力。指人們根據自己的目的,運用科學方法,采用多種方式,從外界信息載體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③信息分析識別能力。指人們運用批判思維,對無邊無際的信息進行分析、鑒別,剔除無用、無關信息,尋找有用、相關信息的能力。④信息加工處理能力。指人們根據特定任務要求,對所獲信息進行整理、歸納、篩選、重組,提高信息使用價值的能力。⑤信息再生創造能力。指人們對所掌握的信息,從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層次進行加工處理,再分析、再綜合,抽象升華為自己的觀點,從而產生新的信息的能力。⑥信息相關能力。是指與信息相關聯的從事其他各項活動的一般能力,包括人們的語言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思維能力、公關能力等。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小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對策。
一、創設良好的培養氛圍,選擇有效的教學模式
信息素養教育是一項規模龐大、意義深遠的系統工程,社會和學校都應盡力營造有利于中小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良好氛圍,推動信息素質教育的開展。如向中小學生開放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等信息資源,引起媒體關注,加強輿論宣傳力度等,在校內學校應重視教學環境的現代化建設,廣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校園的信息化教學和管理,在教學當中,教師應根據教學設計和教法的要求多收集現有的教學媒體資源,利用多媒體創作工具進行課件的設計與制作,形成一種應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氛圍。課堂教學是我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應充分發揮其作用,把信息素質的精神、意識、倫理整合到其他常規課程的教學中去,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在小學階段,信息素質教育可結合語文、數學、自然等學科的教學,以游戲軟件等形式,讓學生通過文化娛樂活動,操作、接觸、熟悉電腦,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和價值,對計算機網絡先產生一種好感,進而產生一些簡單的操作技能。如上海市寶山區虎林路小學在Internet環境中的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探索實踐中,通過“明確方向,提出建議;主題搜索,制作卡片;歸納整理,閱讀理解;展示觀點,深入認識”這樣一個學習流程,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
二、開展學科間課程整合,加強學生品德教育
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整合,就是以其它學科的知識的學習作為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其它學科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去,從而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解決學科問題的綜合能力。整合既有利于其他課程內容的學習,又有利于信息技術的學習,學生創新能力的 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介紹一些優秀作文的網站,讓學生在上網進行自主學習,然后完成作文等。學生不僅增強了運用信息技術的意識,還掌握了瀏覽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 網頁保存等技能。讓學生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及多媒體技術幫助他們學習語文、數學、自然、英語和其它科學文化知識,通過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創造性學習。并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帶來的歷史機遇的同時,計算機是比較貴重的設備,使用時要求學生倍加愛護,一定要嚴格執行正確的操作方法和步驟。要求教師平時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與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道德規范。在教學中培養學生 養成良好的鑒別信息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育中進行有效的引導。還有學生在上網過程中要有自我防范的意識,不能隨便泄露一些自己的隱私,以便使自己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三、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教育者自身素養
再好的理論技能如果不能合理恰當的應用于生活實踐,那么它都只是一紙空文,是沒用的“廢品”。因此,要把信息素養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這就需要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在各個領域中應用信息素養,鍛煉學生應用信息素養的能力。在一些實踐中也可以有意識的使學生認識到信息素養的重要性。例如,現在普及的互聯網,可以從互聯網的功能以及給人們帶來的效益方面入手,讓學生感受到互聯網的重要性。還有一些高科技產品帶給我們的便捷,例如,電話的發明,試想如果沒有電話我們又會是什么樣子。此外,還可以舉辦一些競技類的比賽,自己動手發明創造。這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還可陶冶情操,鍛煉實踐能力及探究能力,更好的感知信息素養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身教勝于言傳,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做出一個好的榜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學校應建立和完善在職教師的培訓和進修制度,使各類學科教師對迅猛發展的教育信息、網絡技術有一個及時、全面的學習和了解;應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巨大優勢對教師進行訓練,如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從理論到實踐綜合訓練,利用各種局域網、互聯網方式,突破時間限制,不脫產從網上學習;應進一步加大學校教育投資,加強教學軟硬件建設。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認識,強化信息意識,開發和利用網上信息為教學服務,創設有利于中小學生信息素質培養的學習環境,指導、組織他們感知、探索、協作,學會發現,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同時,給教師提供機會和條件,讓他們在學科領域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四、立足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養
在信息課堂上要以強烈的信息意識引導學生產生強烈的發現欲望和濃厚的的學習興趣,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到信息素養的重要。一是要在課堂中要善于創新,善于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例如,在講課時可以讓學生實踐操作,還可以組織各種活動展示同學們自己收集到的各種信息,進行比賽,使學生們感受到信息帶給我們的樂趣。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信息能力的舞臺,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二是信息技術教育要與其他的教學活動緊密結合,將信息素養的培養遷移到其他方面的教學活動,以便于更好地培養信息素養。三是信息技術教學要充分發揮其功能,將信息素養靈活應用于生活實踐。
【參考文獻】
[1]趙國輝.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