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發
一、什么是啟發式教學法
啟發式教學,不是一個具體的教學,它沒有一套固寫的教學格式和若干教學環節,而是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方法。不論是教授法、討論法、實驗法、練習法、演示法、自學指導法等等,只要具備上述啟發式基本特征,都可以叫做啟發式教學法。
二、啟發式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要搞好啟發式教學,教師在實踐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深入了解學生,是為啟發式教學創造條件
要了解學生的積極因素和不利因素,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興趣愛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才能提出恰如其分的問題,做到難易適度、方法適當、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2.要善于激疑、啟發思考
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教師要吃透教材,抓住其重點和難點,著力啟發,對次要的問題可以回避。要善于提出有啟發性的課題,激發學生思考的熱情,使其有探索解決問題的要求??鬃釉唬骸安粦嵅粏?、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地?!笔裁唇小皯崱薄般蹦??朱熹解釋為“心求通而未達”,以及口里想說而又說不清楚的這種狀態。當學生沒有這種要求不能舉一反三的情況下,是不肯進行教學的??梢娍鬃拥慕虒W思想,是認為只有創造條件,使學生處于積極求知,又想躍躍欲試的狀態下,教學活動才能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發展智力。
3.打開思想、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問題
《學記》中說:“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張而弗抑,開而弗達?!逼湟馐钦f教師的啟發是引導而不是拉拽;是激發而不是推壓;是開導而不是代替。在學生有了學習積極性后,教師既不是生硬地灌輸知識,又不是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而是使學生既積極思考,又善于思考。
4.處理好師生關系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搞好啟發式教學的保證。課標中強調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和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以自信、自強和進取的態度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對學生寄以希望,為學生克服學習困難鋪墊臺階,使后進生認識自我,克服自卑。教師對學生的過失、缺點,有時用“微笑”,有時用“鼓勵”,有時用“推心置腹曉以大義”去對待。這樣一定會給學生帶來勇氣和歡樂,會使他們興致勃勃地學。
三、啟發式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要注意科學性、教育性和藝術性的有機結合
要完成科學教學的任務,首先要堅持教學的科學性,不僅教學內容要體現科學性,教學方法也要體現科學性??茖W教學的科學性主要是指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必須是正確可靠的科學知識,必須是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不能是偽科學。有位科學老師在上課時講:“我們越往南走,天氣就越熱”,這種說法就違背了科學性。其次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不失時機地融會貫通地進行思想性教育,使學生健康成長。再次在教學中還要講求藝術性,教師要精心設計精心施教,注意科學所不能包涵的諸多因素,使教學達到完美的程度。
科學性是根本,是基礎;教育性滲透在科學性教學之中;藝術性是使科學性教學達到最優效果的途徑和方法。三者之間相輔相成,構成統一的有機整體。
2.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相結合
教育就是為未來培養人才的事業。今天在校的青少年,就是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必須用發展的眼光來規劃今天的教育。不但要考慮當前的發展需要,而且要充分估計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未來需要大量具有開拓精神的創造性人才。當前知識總量增加快,更新周期縮短,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無限迅猛發展的知識,唯一的出路就是培養學生的能力。
3.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結合
智力因素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的品質。它是以知識活動為主要特征的,知識與能力的結合,在一定意義上,都屬于智力因素的范疇。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部分,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等??梢姡虒W過程中沒有學生的學習激發力量是不行的。
4.因材施教要和因勢利導相結合
學校的主要形式是班級授課形式,在同一班級的學生由于經歷和天賦不同,他們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接受能力,學習方法都不一致,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既要有統一要求,照顧學生的共性,又要承認差別,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特點,注意因材施教,保證教學的“大面積豐收”。
要把集體教學和個別指導結合起來,使優生吃飽,差生吃好。教學是個動態的過程,對具體的學生要因勢利導。“勢”,就是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總和。對不同學生的問題解決的方法不同,要隨時就勢,因人制宜。只有把因材施教與因勢利導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啟發式教學的運用
1.質疑啟發
質疑啟發,就是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疑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有位老師上課時就問:“誰能用手抓住射出的子彈?”學生驚疑靜下來卻又紛紛議論:“飛出的子彈怎能用手抓呢?那不是太危險了?”“誰也不能抓住!”老師接著說:“有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的一個飛行員看到艙外有一個小小的東西在蠕動,用手一抓,卻是法國人射出的一顆子彈。這就是運動與靜止的問題。”
2.直觀啟發
直觀啟發,包括演示啟發、實例啟發、比喻啟發等方法。學生對生動具體的現象比抽象的理論敘述有興趣。一些再現的奇異現象會使學生興趣盎然,甚至終生難忘。小學時,學習大氣壓強,老師給做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至今留有很深的印象。又如老師在講蒸發吸墊時,做了一個“燒不毀的手帕”小魔術。把一個手帕用水浸濕在蘸上酒精去燒,酒精燃燒水蒸發吸墊而不致把手帕燒毀從而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3.練習輔導啟發
所謂練習輔導啟發,是給學生一些思考題,使學生運用已知理論去解決問題。如:講解大氣壓強時老師提出以下問題:為什么茶壺上要留有兩個孔?講完電路時老師給學生留下一個實驗習題:給你電池、導線、小燈泡、電鍵,請你設計并連接電路。有的教師在發現學生學習上出現的毛病,不是直接指出錯誤,而是透過出現的毛病,進一步提出新的矛盾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查閱資料尋求正確答案。這也是啟發式教學。
總之,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綜合性、發展性、可補償性。要以辯證統一的觀點理解它和正確地運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