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棟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在學校教育中有意識地促進學生體質、體能、體魄提高的教育活動。體育教學具有教育性、技能性和娛樂性。體育是一門基礎學科,它為學生的各方面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年毛澤東曾經說過:“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就是對體育的育德與育智功能的揭示。體育教學不僅能夠教導學生以健體為基礎努力做到自強、自尊,對培養學生的奮發向上、頑強拼搏的勇敢精神、意志力以及正確對待競爭、榮譽、誠實態度等有直接的幫助;而且體育教學的集體活動特性也對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團結和合作精神等都有較大的幫助。由此可見,體育教學在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那么,體育教學要達到什么目標呢?就體育教學的特性和功能,結合本人幾年來的教學經驗,淺談小學體育教學應完成的兩個目標。
一、提高運動素養,傳授必要的知識技能
體育活動只能在人們掌握了專門的知識、技能、技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進行。學校體育一方面要教會這些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運動實踐中掌握支配動作的能力。學校體育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應當遵循教育科學和運動科學等方面的規律有計劃、講方法,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運動素養。
提高學生的運動素養,是建立在教師組織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基礎之上的。根據小學體育課的內容編排,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有游戲、田徑、體操、球類和武術等。
游戲是低年級較多開展的體育項目。集體性的游戲除了有益于學生增進軀體的靈活性,有益于學生運動反應的靈敏性、隨機應變能力的培養之外,還有益于喚起他們的集體主義感受,培養互助、協作的精神。同時游戲也是體育活動由低級向高級過渡的合適形式。
田徑包括跑、跳、投擲等運動項目,是學校體育的重要項目。長期進行田徑項目的運動,能促進學生身體的新陳代謝,改善和提高學生內臟器官的機能,發展速度、靈敏、力量和耐力等身體素質。
體操也是學校體育的重要項目,它的動作有簡有繁,適應性強,可以在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中廣泛開展。體操項目對鍛煉學生的肌肉力量,身體的平衡、靈敏和柔韌性,以及遵守紀律、服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質都有重要的價值。
武術則是我國傳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武術的內容豐富多彩,手法、腿法、身法多姿多彩,動作舒展大方、剛健有力,且往往不受場地、季節、年齡、性別和設備等的限制,有易于開展的特點。
除了以上這些常見的項目之外,學校體育還有游泳、棋類、軍事體育等項目。不過這些項目往往有一定的條件限制,所以應當因地制宜的開展。
二、培養體育興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現代體育越來越成為終生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培養學生的體育或運動興趣,不僅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現實的教育意義,而且會對學生未來生活情趣和質量的提高也有長期的功效。新課程強調:“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
但是,《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并不是要我們去一味迎合、遷就學生已有的運動興趣,而是要加強對學生運動興趣的激發、培養和引導。學生的運動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運動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學生已有的某些運動興趣,是比較有限的,而且也不太穩定,大多尚未形成興趣中心。因此,他們已有的體育運動興趣是可以拓展的,對有些體育項目缺乏興趣,是可以通過教學實踐來培養的。怎樣激發、培養和引導學生的運動興趣呢?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做的:
(一)讓學生多一些選擇。小學生的身體差異比較大,活潑好動,興趣愛好廣泛,有意注意的持續時間短。為了激發小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在教學中應該安排一些選擇性的體育活動。例如,進行投擲教學,常見的練習形式是學生分成兩隊,面對面投擲,這樣的練習學生很快就會感到疲勞。采用選擇性的學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選擇練習的器材和場地,體力強、力量大的學生,可選擇實心球,在一號場地上練習;體力弱、力量小的學生,可選擇小沙包、紙飛機、降落傘等,在二號場地上練習;喜歡擲準的學生可選擇配有目標裝置的三號場地上練習。整個學習過程,學生都可以自由變換練習器材和場地,也可自由組合練習的伙伴。選擇性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天空,學生每變換一種器材,每更換一次場地,都會有新鮮的感覺,都會產生新的興趣和一種自主支配學習的激奮,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因地制宜,靈活施教,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由于客觀條件的原因,有些學生可能要學習一些自己原本缺乏興趣的體育活動;而有些學生學習自己原本感興趣的內容時,也可能由于教師的教法呆板而逐漸失去興趣。因此,教師應把關注學生的興趣的主要精力放在著力改變教學方法上。因為教法改革的潛力是無窮的,教師完全可以對學生缺乏興趣的一些教學內容,通過教法的改變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加強學生對體育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加強學生對體育的重要性的認識,使學生深刻認識體育學習和鍛煉的價值和意義,并通過運動實踐,使學生真正體驗到體育學習和鍛煉對增進身心健康的好處,從而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和鍛煉的間接興趣。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責任感的教育,使學生懂得主動積極地從事體育學習和鍛煉,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是對未來家庭、社會、民族和國家的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
此外,學校體育還應當注意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公正、誠實、謙遜、禮貌以及團結互助、集體主義等優良品德;形成尊重規則、珍視友誼、尊重他人(裁判、觀眾等)的體育風尚;鍛煉學生堅毅、果斷、沉著、堅定、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等意志品質。體育與德育、美育、智育應當相互貫通、相互支持。
小學體育教學目標任務的完成,主要靠學校體育課來實施。在新課改的指導下,一節體育課似是簡單,卻蘊涵著諸多因素,體育教學從指導思想到教學目標,從教學內容到組織形式,從練習方法到教學環境,從對教師的要求到課堂上的及時評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除了搞好本專業的同時,還要捕捉多方面的體育信息,加強多方面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該從教材、教學條件、學生性格、學生心理、學生生理、家庭、社會、學校發展等方面去把握,認真上好每一節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