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明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在校生人數不斷增多,呈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高校學生管理制度隨著高校事業的快速發展也不斷進行著革新。由于學生素質構成趨向復雜、高校體質改革、就業方式轉變等原因給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制度;依法治國
高校學生管理制度是提升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是我國高等教育制度的核心制度之一,是我國依法治國,人才強國的重要一環。高校學生管理制度作是高校調控高校教師,社會,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各種關系和學生行為的規范體系。它的科學制定和依法實施是建立公正和諧校園文化的必備手段。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的合理建構有利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的安定和諧與穩健發展。因此,高校學生管理制度歷來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
1 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的類型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目前從國家,省,市,高校各方面都制定了相應的關于高等學校管理的規章制度,為了對當前各類管理制度進行研究,找出其內在邏輯結構,我們有必要對當前高校各種管理制度進行系統化,體系化的梳理。
目前,我國高校頒布的各種制度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兩種。正式制度是各個教育管理部門頒布的各種法規和規章制度以及高校內部成文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一般依靠法律和高校管理等強制手段來執行,有絕對的權威性,學生必須嚴格遵守規定。例如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對學生的入學、注冊、考核等方面做出的規定,都是強制嚴格執行的。非正式的制度是沒有做出明文規定或者規定的內容不十分明確的。這些制度一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約定俗成。
按照制度制定主體可以把學生管理制度劃分為國家法律法規授權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制度,高校辦學自主權下的學生管理制度,大學內部各二級學院、行政部門以及黨團組織制定的管理制度。國家法律法規授權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包括《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定》等國家層面涉及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規。高校辦學自主權下的學生管理制度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在自主權限之下制定相應的學生管理守則,管理學校內部事務。例如山西工商學院制定的學生守則等校級內部規定就是體現了高校自主權下的學生管理制度。而大學內部各二級學院、學校內的各級行政部門、各個黨團組織、各級學生組織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是學生們最常見到的各種制度,這些制度嚴格遵守了各種法律法規也是學校規章制度的延伸,較好的體現了各級規章制度的精神。同時作為法律法規的最終操作者,各個二級學院等部門制定的各種規章也是最具有操作性的制度。
2 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實施
2005年《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出臺后,全國各類高校在依法治校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高校的管理條例以各種法律法規為準繩,嚴格制定本校學生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日趨完善。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高校管理者在關注問題時也向著更為全局性和理念性的方向探究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向著注重學生個人成長成才和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學校管理者由原先的制度實施監督者更多的轉變為制度實施的引導者。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家法律制度要求對學生活動有著明確的規定和處罰,這樣不利于各地方學校依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進入新世紀國家對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在原有規定上只給與指導性的方針意見,各學校依據各自實際情況制定管理細則。近年來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得到廣泛認同,學生由原先對學生整體思想動態的把握更多的轉向到對學生個體的關注,例如山西工商學院對學生就業高度重視,這就體現了學校層面對學生個人前途的關注。
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實施取得成就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實際的問題。首先,高校在法律層面地位不明確。高校本身不是一級法務部門,本身不具備法律處分權力,而高校也不屬于行政單位,自身也沒有行政處罰權力。在這樣混亂的高校定位下,高校在學生管理過程中
究竟有多大的權威就值得考量。而高校與學生之間產生的糾紛,往往以高校敗訴為最終結果也是因此產生。其次,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學校內部門之間往往依據主觀判斷來斷定這件事情是否在的職權范圍內,這主要是由權限不明造成的。而實際上由于當前學生問題向著復雜性發展,單一部門已經很難徹底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這需要相關部門聯動運作,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再次,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倡導從嚴治教的理念當中,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關注不足。學生在一種高強度的環境下被管理,這種重管理輕教育的高等教育模式是由歷史上我國教育管理理念的缺失造成的。最后,我國高等院校學生管理機制缺乏有效的制度實施監督評價機制。
除此之外,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制度還存在這校園文化功利化傾向嚴重,學生權利義務界定不具體,學籍管理服務意識不強,校園管理與學生課外自發活動存在矛盾,學生管理獎勵多懲處少,貧困資助審核存在一定難度等問題。
3 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完善
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的前提,國家應該明確高校作為學生制度的執行主體其法律地位如何確定,明確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的法律地位。這是高校可以明確執行其學生管理制度的前提。同時,高校針對目前學生管理難度的加大,應該出臺更細致并且易于操作的學生管理方案,讓各個下屬行政部門,有法可依,有法能依。在對學生的服務上,應該保證學生安全和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利。在學籍制度上,給予更寬松的學習時間安排,讓有學習能力的學生盡快畢業,有創業想法的學生可以延長學時。同時,可以開展部分高校之間的學分互認,讓有興趣研究某一門學問的學生到自己更喜歡的學校去聽課。2017年伊始,京津冀高校之間開展學分互認活動就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在學生課外活動上,應該支持學生舉辦有益的課外活動,豐富校園生活。山西工商學院學生在校領導的支持下自編自導自演《建校三十周年晚會》,氣勢宏大,異彩奉承,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總之,高校學生管理制度是從國家到學校都應重視的制度,它關系到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與全面發展和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是我國人才強國的重要保障。
作者單位
山西工商學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