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花+馬春華
摘 要:面對當前小學生口算能力偏弱、口算教學效率偏低的現狀,如何在教學中實現口算練習技巧的有效傳授,亟待解決。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口算練習教學質量與效率以促使學生掌握口算技巧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并提出了一系列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口算練習;意義;技巧;研究
口算是利用大腦來實現運算的一種方法,對于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教育而言,口算不僅是數學學科的一項重點教學內容,同時也是促使學生具備良好數感與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想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口算能力,就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口算練習技巧與方法的傳授來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
一、口算練習的重要性與實施的原則
在實際開展口算練習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如下原則:將新舊知識進行關聯,以溫故知新的形式為基礎,以舊知識的鞏固復習來引出新知識內容,并在新知識中融入口算訓練內容,進而在提升學生口算技能的同時,降低新知識的難度,為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借助口算練習的廣泛運用,并以持續訓練的方式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口算能力。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口算練習技巧
(一)以豐富的口算訓練形式強化教學的趣味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口算練習不僅枯燥乏味,且難度逐漸加大,進而使小學生對口算練習這一教學內容不感興趣,甚至產生不自信或是畏懼的心理。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在實際開展口算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創新口算練習教學形式,并強化數學口算練習的趣味性。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教師則需要明確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與實際興趣需求,在此基礎上,創新口算教學方法,以多元化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提升口算練習的趣味性,為學生更好地掌握口算技巧奠定基礎。
比如,以小組合作教學法開展口算練習,并借助撲克牌的運用促使學生對口算教學產生興趣,在實施的過程中,針對低年級小學生,可以以兩人一組的方式,一方隨意抽出兩張撲克牌來提出加減乘除的問題,另一方給出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借助寓學于樂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
(二)掌握口算的方法技巧以實現巧妙運算
在數學運算中,任何一種運算都具備相應的理論依據,而掌握這些運算的方法與竅門能夠為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奠定基礎。因此,在口算練習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口算的方法與技巧,學會巧妙的運算,在口算中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并實現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教師要確保學生能夠實現對常用數的熟記,進而提升口算反應的速度與準確性。比如,25×4、11×11、15×15等特殊乘積的記憶,小數、分數與百分數進行互化中的1/2=0.5=50%等,都屬于常用數的范圍,實現有效記憶能夠為提升學生的口算速度提供保障。而學會一些簡單的計算方法,也能夠降低口算難度并提升口算速度與準確性,如356-201這一口算題中,被減數201接近200,所以可先減去200再減去1,進而迅速得出結果為155。再如,乘除法口訣的準確記憶也是提升學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方法。
此外,教師還需要逐漸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口算習慣,在教學中,要反復強調仔細審題,看清運算符號,如果計算步驟較為復雜,則可在草紙上標出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思考有沒有簡單算法,在得出結果后進行口頭驗算,長此以往能夠為確保學生具備良好的口算習慣與促進學生能力與智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針對錯例進行分析并始終堅持口算訓練
一方面,在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對學生錯題的重視程度,針對學生為何會算錯題目的原因進行剖析,并以學生集中會犯的錯誤進行錯例講解,提升口算訓練的針對性,并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明確口算的方法;同時,如果某個學生在口算中反復發生同一個錯誤,則需要落實有針對性的輔導,為提升學生口算的能力與技巧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要確保口算教學時間的合理設置,并要在口算訓練教學上多下功夫,成功貴在堅持,沒有捷徑可走,要想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口算能力,同樣需要堅持,每天每節課抽出適當的時間進行口算訓練,促使學生在反復訓練中實現對方法與技能的鞏固與掌握,進而在提升口算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同時,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隨之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口算作為筆算的基礎,要求學生要具備良好的口算能力,進而才能夠降低日后數學學科學習的難度。而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則需要在教學中針對口算練習技巧進行有效傳授,在創新教學形式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口算的方法與技巧以實現巧妙運算,同時重視錯例分析并堅持口算訓練,實現口算練習時間的合理安排,為提升小學生的口算能力以及實現小學數學口算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