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林
一、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1)學習方面。現在很多高校大學生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問題,他們感覺自己的學習壓力特別大,盡管學習非常努力,但是成績總是不如別人;而有的學生因為對所報專業不了解,導致學習上提不起興趣,從而壓力特別大;尤其是剛進入大學校門的大一新生,對大學校園環境還不太適應,可能學習上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大多數大一新生可能會出現自卑、焦慮等嚴重問題,有些學生還會出現失眠癥狀。
(2)人際交往方面。大學生與其他同學相處時可能會有一些矛盾,引發沖突,盡管絕大部分學生能夠處理好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但是,仍有一部分學生沒有能力處理好人際關系,所以就會出現抑郁、煩躁的心理問題。
(3)自我認識方面。通常來說,大三學生在自我認識方面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由此出現心理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三學生即將面臨畢業,可能對自己的未來規劃與發展比較迷茫,由此會面臨各種問題,情緒非常不穩定,有的學生心理與入學時相比就會發生很大變化,產生異常心理問題。
(4)職業發展方面。大四學生馬上就要與社會接軌,進入社會開始工作,所以會有一個新的身份,即社會人,從此之后不再是學生,所以他們可能會有非常大的就業壓力,有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差,可能會出現焦慮、煩躁等異常情緒。
二、提高輔導員識別學生異常心理問題的能力
(1)多學習心理健康理論知識。高校輔導員需要多多學習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論知識,必須擁有充分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所以要加大心理健康方面的學習力度,只有這樣,才可以準確、及時地發現學生的異常心理,并對其進行適當的指導。
(2)多和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為了準確識別學生的異常心理問題,輔導員可以多和高校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要仔細觀察學生的言行等,看他們具體的反應,從而準確判斷出學生是否有心理問題。現在有的大學生盡管心里有復雜的情緒,但是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輔導員,所以輔導員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方式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學生也可以很放松地與輔導員交流,消除緊張情緒,從而解決心理問題。輔導員能夠從中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為其提供正確的解決辦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3)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高校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輔導員還應該和學生家長進行聯系,通過家長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并且還能夠由此向家長提供學生的學習情況。輔導員和家長共同對學生進行監督與管理,幫助學生更好地享受大學生活。若是大學生出現焦慮或者是失眠多夢、情緒不穩等異常心理狀況,輔導員也可以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及時將情況通知家長,還可以向家長了解學生是否有與之相關的家庭病史,準確識別學生異常心理產生的具體原因,通過了解問題原因,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4)識別異常心理后的轉介疏導。很多大學生起初出現異常心理問題時都很希望得到親朋好友的幫助,盡管如此,大部分大學生由于某種原因基本上不會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所以高校輔導員必須準確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輔導員要耐心地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若是學生心理問題比較復雜,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專家為其提供幫助。
綜上所述,現在一些大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習方面、人際交往過程中,還有自我認識以及人生規劃等方面,高校輔導員應該和學生進行密切交流,還要和家長進行交流與溝通,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輔導員也應該多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準確地識別出學生的心理問題,為學生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陳 諝.大學生自殺干預的對策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
[2]賈 超.高校輔導員在應對大學生危機事件中的角色定位與機制構建[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