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社會工作職能定位新論*

2017-03-21 22:56:05馬志強
中州學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職能定位

摘要: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以來,“促進社會管理創新”成為社會工作重要的職能定位。鑒于西方社會工作在中國本土的現實際遇以及本土化改造,社會工作在協調利益關系、化解矛盾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難;“服務型治理”的職能定位雖然有更大的合理性和發展空間,但由于最終未能克服社會工作在社會管理場域的不足,而只能是一個過渡性的分析概念和發展形態。從社會工作的本質屬性和實際功效出發,將社會工作重新植入改善民生、完善社會福利制度的話語體系和實踐場域,開展個人社會服務是合理的社會工作職能定位。

關鍵詞:社會工作;社會管理創新;服務型治理;個人社會服務;職能定位

中圖分類號:C91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7)02-0064-06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以來,“社會工作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功用問題”成為社會工作學界的重要議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尤其是2015年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以后,學界對這一議題的討論更為熱烈?!吧鐣ぷ髟谏鐣芾韯撔轮械墓τ脝栴}”是一個最終要走向實踐的、具體的現實議題,對這一議題的討論應當充分考慮中國本土的現實情況,尋求本土化的專業社會工作在社會管理創新方面的可能貢獻。然而,學界對這一議題的論述不同程度地忽視了西方社會工作在中國本土的現實際遇及其已然發生的重大變化,而將西方社會工作的理念、原則、功效等幾乎一成不變地直接對接到中國社會管理的目標、任務上。盡管許多學者得出了諸如“社會工作與社會管理具有一致性或共通性”“社會工作能夠在協調利益關系、維護社會公正、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秩序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等結論,但這里所表述的“社會工作”實際上均指稱“西方社會工作”“國際視野下的社會工作”①或“現代社會工作”②。至于經過本土化改造的、受具體工作場域影響的社會工作的特點、功效如何,能否回應我國社會管理的緊迫議題,我們并未作詳細論證。因此,分析西方社會工作在中國本土的現實形態,準確劃定適合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空間,重新探究社會工作的職能定位,不論對于社會工作的發展還是對于社會管理創新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西方社會工作在中國本土的現實際遇

1.價值理念的修正

社會工作持有什么樣的價值理念并不全然由社會工作自身決定,也不會一成不變地通行各國,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具體的實踐場域會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西方社會工作所持有的“以人為本”“助人自助”等價值理念以及“尊重”“平等”“自決”等工作原則離不開西方的宗教信仰、文化傳統與社會認同的支持以及社會工作自身的社會地位、生存策略的規制。西方諸種社會、文化及制度培育并強化了社會工作的上述價值理念。社會工作若想在西方社會得以生存、發展也只能采取上述價值理念。然而,西方社會工作進入中國后,脫離原來的社會母體,“嵌入”③中國本土的政治、文化和社會之中。這種

收稿日期:2016-04-06

*基金項目:吉林省科技廳項目“吉林省社會養老服務運行體系建設與政策保障研究”(20150418013FG);吉林省教育廳項目“吉林省社區社會工作發展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345號)。

作者簡介:馬志強,男,長春工業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博士生(長春130012)。

“嵌入式發展”決定了扎根中國本土的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一定要接受黨和政府的執政理念的重新塑造、遵守其所“嵌入”的或購買其服務的具體部門的工作要求,同時受到服務對象的文化習俗的影響和改造。推進社會整體發展的國家視角、集體主義而不是個人主義至上的價值觀念、“尋求幫助”而不是“助人自助”的需求偏好都會對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做出明顯修正。事實上,西方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一進入中國本土便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中國社工實務界實際遵守的已不再是美國社會工作實務操作定義的價值體系、比斯臺克的價值體系、泰徹的價值體系和莫雷李斯及雪佛的價值體系等所謂人道主義的西方社會工作四大價值體系④,而是經過揚棄、修正后的價值原則。由此,如果不考慮社會工作價值理念在中國發生的重大修正,而仍然固守源自西方的價值原則,并將這種價值原則同中國社會管理的目標、任務相匹配,不論得出何種結論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2.工作條件的變化

西方社會工作在利益協調、資源整合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作用與西方國家福利制度的保障和西方社會慈善公益組織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西方國家的福利供給與西方社會的慈善救助是社會工作進行資源調配豐富的、可持續的物質基礎;西方國家《地方政府社會服務法》《社會保障法》《國民健康服務與社區照料法》等法律法規構成了社會工作調配福利資源的法律基礎⑤;西方國家的社會協商機制、第三方監督機制等奠定了社會工作在利益協調方面的社會、文化基礎。社會工作是在這些物質基礎、法律基礎、社會與文化基礎之上,才有了利益協調和資源整合的積極效果。

但中國不同。中國的福利資源缺乏社會供給而主要由國家承擔,已經形成了由各級行政部門構成的、較為嚴密通暢的福利輸送體系。如社會救助資源是民政部門通過街道辦事處、在社區居委會的配合下發送到需求者手中的。在這樣的福利輸送制度下,作為社會組織的社會工作機構難以進入福利分配體制之中;而在官方福利輸送體系之外,來自社會的福利資源以及社會調配機制均較為缺乏,社會工作在資源協調方面缺乏物質來源及相應的社會資本。一些學者所說的社會工作可以進行“資源整合、利益協調”實際上存在諸多困難。

目前,社會工作從兩個方面進行資源鏈接和資源整合。一方面是向民政部門、慈善總會等機構為貧困案主申請國家福利資源;另一方面是挖掘志愿者、案主的家人及親戚鄰里等非正式資源幫助案主。對于前者,盡管不乏社會工作者為某些案主爭取到了救濟資源的情況,但這只是在既定資源分配制度下對資源輸送或資源分配進行極其微小的優化,不是社會管理層面所迫切需要的階層之間、利益群體與利益群體之間的利益協調或資源分配⑥;對于后者,盡管社會工作有過對非正式資源有效挖掘的成功案例,但與案主的需求相比,這些非正式資源是臨時性的、數量有限的救助,難以滿足案主需求,并且難以持續。

西方社會工作在中國所面臨的工作條件、工作環境使社會工作在利益協調、資源整合等方面功能有限,與社會管理的要求相差甚遠。

二、“促進社會管理創新”作為社會工作

職能定位的不足“協調利益關系、維護社會公正、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是社會管理創新所要應對的宏觀議題。解決這一議題需要社會管理者擁有干預不同利益集團尤其是強勢群體行為的權威和資本。而中國現實際遇下的社會工作,其強項在于干預弱勢個體的專業技術和在微觀層面解決社會個體問題。宏觀需求與微觀功效之間的張力決定了社會工作在促進社會管理創新方面存在不足。

1.社會工作在應對社會管理的核心議題方面存在不足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社會管理創新”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社會治理”是黨和政府的執政理念的重大創新,也給我們提出了兩大重要議題:一是“協調利益關系、維護社會公正、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等社會管理的基本問題;二是“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等社會治理的主要問題。針對上述社會管理(社會治理)的兩大基本任務,結合西方社會工作在中國本土的現實際遇,社會工作在應對社會管理的核心議題方面存在著較大的不足。

在我國“社會”發育不足的情況下,不論是“協調利益關系、維護社會公正、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還是“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其主體都只能是政府。只有政府才能利用國家公權力及國家資源,“通過稅收、財政支出、立法、司法、行政”⑦等方式來解決或推進上述議題。政府之外的任何一個社會組織都難以解決社會管理(社會治理)中的上述問題。

本土化的社會工作只具有干預個體的社會技術⑧,不具備影響社會改變的手段方法,缺乏可以調配的社會資源,難以完成協調利益關系、維護社會公正、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等社會管理任務。目前,社會工作已經開展的所謂“資源整合、協調關系”實際上是在既定的資源分配制度下,協助資源傳遞的查缺補漏,或者在微觀層面做極其有限的優化。這種補缺或優化可能改善個別案主的生存困境,但并未觸及調整貧富差距、防止階層固化等社會管理的基本議題。

在社會工作與社會治理的關系方面,社會工作發展需要社會治理創新,社會工作也可以在社會治理創新完成之后發揮積極作用。但社會工作并不具備促進社會治理變革的能力,難以發揮促進社會治理創新的積極作用,也難以在社會治理格局尚未實現時發揮其自身作用。目前學界所得出的“社會工作能夠在社會治理創新中起到積極作用”的結論,大都“是對較理想狀態的討論”⑨,是以“多元主體協商共治的格局已經形成、社會工作已經擁有相對獨立自主的主體地位”為前提假設而推斷出來的理想圖景。這種把“社會治理創新完成之后的社會工作功能”當成“社會治理創新尚未完成時的社會工作功能”的說法,邏輯上是混亂的,結論是無效的。

2.社會工作在社會管理的技術層面作用有限

有學者提出,社會工作有“以人為本”的助人理念,有“接納、平等、尊重”的工作原則,可以變“剛性管理”為“柔性管理”,將對社會管理起到有益作用⑩。這種論斷是缺乏依據且難以實現的。

在價值理念方面,在社會工作沒有被引入中國之前,我們一直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等優秀理念,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樂于助人是我們基本的日常倫理與工作準則。一段時期以來,黨和政府不斷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執法為民”、不斷倡導“互信”“互助”等社會風尚,但在一些基層地區和一些行政部門仍然出現執政理念落實不足、社會風氣亟須改善等問題。如果說“利民、尊重、平等”等本土優秀理念在一些基層地區未能有效實行,那么我們沒有依據斷定來自西方社會工作的“以人為本、尊重、平等”等理念就能夠實行。那種認為“一旦掌握了社會工作的理念、方法就能夠在社會管理實踐中推行”的觀點,在邏輯上是把社會工作視為一種宗教、把社會工作者視為宗教信徒,然后把這種宗教邏輯應用到社會管理實踐的結果。“一旦掌握了社會成員某方面需求未能得到滿足的情況,社會工作者就能夠承擔起代表他們向政府、社會呼吁,倡導制定、修改社會政策的職責,以將社會風險消解于萌芽狀態。”這種言論除了強化社會工作者的準教徒身份外,現實意義有限?,F實工作中,社會工作者不但要考慮服務對象的需求,更要考慮政治環境、社會制度的約束或影響以及項目委托方、社工機構以及自身的利益訴求,這使得社會工作功能的發揮受到多種限制。

在方法手段方面,“剛性管理”是一種具有現實合理性的管理手段。一些學者所謂的“剛性管理”不足實際上并不是“剛性管理”本身的問題,而是由于某些社會管理者與社會成員之間的立場沖突或利益矛盾造成的。這些管理者在不改變自身價值立場、強硬維護自身利益的情況下,為維護所謂的“穩定”或“秩序”采取了剛性的“管理”或壓制手段。那么,在不解決社會管理體制內部矛盾的情況下,在某些社會管理者與社會成員的利益沖突不能化解的情況下,社會工作的“柔性管理”可能在表面上暫時化解部分矛盾,但實際上是隱藏并可能擴大了社會管理的內在矛盾。這是不利于社會管理創新的。

從實際情況看,在“以社會工作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的政策倡導下,我國社會工作在化解勞資矛盾、調解醫患糾紛、介入信訪工作等方面已陸續開展了十余年的實驗性實踐。一些實驗性實踐顯示,社會工作在調解矛盾時充滿了“無力感”,“最后問題處理的主導權仍然是在政府手上,上訪者和政府都會繞過社工,社工實際上成為了擺設”。原因在于服務對象認為社工“動機不純”而不信任社工,委托方認為社工不能完成委托任務而“要求撤換”。對服務對象“賦權”、“建立利益雙方的協商機制”目前仍然只是一種設想而未能實施。這表明參與社會管理的社會工作職能定位難以發揮社會工作的積極功效,難以解決社會管理的緊迫問題。

三、“服務型治理”作為社會工作職能定位的缺陷

有學者明確指出:“社會工作在本質上不是社會控制,而是社會服務”,“社會工作的服務活動并不屬于社會管理的范圍”,“社會工作不能被歸結于狹義的社會管理”。進而,社會工作的職能定位應當是“服務型治理”,即“社會工作是在服務的意義上參與社會管理的”,“通過服務可以發揮社會治理的功能”。這種“服務型治理”不同于“協調利益矛盾,化解社會沖突”的“博弈型治理”。應當說,“服務型治理”的職能定位準確把握了社會工作的服務本質,明確了社會工作可以在提供服務而不是實施管理的意義上發揮積極功效。這對于社會工作的職能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服務型治理”的發展模式也會因為順承社會工作的部分發展邏輯并且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認可與支持而獲得較為長久的生命。但“服務型治理”的職能定位仍然存在著根本性的不足,最終只能是一個過渡性的分析概念和發展形態。

1.“服務型治理”的治理功效有限

“通過服務來參與治理”的“服務型治理”恰當而簡略地表達了社會工作與社會治理在本質屬性上存在差異、在行動領域上彼此分立、在實踐中保持聯系、在功效上相互促進的協同并進關系。與此同時,“服務型治理”概念也潛藏著手段(“提供服務”)與目標(“化解社會矛盾、協調利益沖突”)之間的錯位。這種錯位導致了“服務型治理”的制度配置治理功效有限。

首先,“服務型治理”的職能定位決定了社會工作的主要場域是社會矛盾、利益沖突的多發之地。由于“服務型治理”只提供服務,雖然可以消減矛盾,“使問題變得可治理”,但本身并不觸及和解決矛盾;雖然增加了貧弱群體的福利,但間接固化了強勢群體的強權地位,不利于社會矛盾的解決。

其次,“服務型治理”在終極價值、終極取向、終極目標上不是福利服務而仍是社會管理。當社會工作者從社會管理需求出發,把服務資源投放在“利益被傷害的群體”等所謂“容易影響社會穩定”的群體上時,其所提供的“福利服務”并未回應該群體“改變自己的不公正待遇,恢復個人權益與尊嚴”的根本訴求。即“以服務來治理”并未解決社會矛盾,未能滿足案主需求,其治理功效有限。

2.“服務型治理”可能會影響社會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進程

社會管理是黨和政府的基本職責,也富含黨和政府的引領性、全局性、惠民性等優秀品質。但這些優秀品質不一定適合社會工作,反而可能會影響社會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進程。

首先,黨和政府是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謀劃者和推動者,先進性和引領性是黨和政府的優秀品質,社會管理需要黨和政府在審時度勢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以最新的規劃和議題引領各項事業發展。社會管理還需要著眼國家社會事業發展全局,根據不同情況適時調整社會工作的服務方向和功能轉向。但是,我國社會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夯實基礎,穩步發展。如果社會工作緊隨社會管理(社會治理)創新的各項號召,不斷變換工作領域、不斷更改發展議題,則會長期處于一種忙于應付、淺嘗輒止的初級發展狀態。

其次,社會管理貫徹黨和政府的“為人民服務”宗旨,惠民利民是其各項工作的出發點?!皩W雷鋒、做好事”“愛心志愿服務”“惠民政策”等便是上述理念的外在表現。但社會工作有其獨特的價值理念與職業倫理,在助人自助而不是幫扶施惠、案主自決而不是社工擔當、效率至上而不是忘我投入的原則指導下,社會工作介入會達到其特有的功效。如果社會工作奉行“獻愛心、做好事”的工作理念,則懸置了自身的職業倫理和專業方法,可能走向愛心志愿者或行政工作者的發展軌道,不利于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四、開展個人社會服務是適合中國社會工作

發展的職能定位西方社會工作從萌芽到興盛,一直沿著服務民眾的道路向前發展,不斷積累并最終形成了一套服務他人的知識體系和運作模式。這套知識體系富含可用于服務的理論、方法、原則和技巧,卻缺乏可用于管理的知識元素。本土化的社會工作繼承并豐富了西方社會工作的個體干預技術,懸置或弱化了西方社會工作改變社會的方法、手段或行動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把缺乏社會管理技能的社會工作放到社會管理場域當中,并希望其承擔促進社會管理(社會治理)創新的職能,是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的。我們需要根據社會工作的本質特征以及社會工作的本土實際,結合我國的現實需求重新尋找適合社會工作的發展空間,重新規劃社會工作的職能定位。

1.提高民生福祉是適合社會工作的發展空間

民生關涉全體社會成員的幸福、尊嚴、生存與發展,是黨和政府始終關注的一個重大的基本問題。比較社會工作的性質功用與我國民生改善的諸種需求,改善民生更加契合社會工作的發展空間。

在價值理念方面,不論“民生”概念所指涉的對象是人民群眾還是社會公民,最終都是對人的關切;不論“民生”概念所包括的內容是物質需求、精神文化需求還是政治需求,最終都是社會成員在當時歷史階段的迫切需求?!懊裆备拍顝娜说囊暯浅霭l,以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為指向,有著“以人為本”的內在屬性,同社會工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相反,由于社會秩序與人的自由存在著固有矛盾,以社會為指向、以社會秩序為目標的社會管理不可能也不應該始終、全面地貫徹“以人為本”的價值原則,其與以人為對象、以提高人的福祉為目標的社會工作盡管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同時存在著矛盾與張力。

在行動范疇方面,盡管有著“促進社會管理(社會治理)創新”的指向和規定,但十余年來社會工作實務已經超出了以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為核心的社會管理領域,全面進入教育、就業、醫療、保障、健康等民生領域。即使在化解勞資矛盾、調解醫患糾紛等社會管理領域,社會工作在調解矛盾受挫后也已從社會管理范疇轉入到對企業工人、醫院患者等民眾給予幫助的民生改善范疇??缭交蚪柚鐣芾矸懂牰M入民生改善范疇已經成為社會工作的發展策略和現實軌跡。

在國家話語方面,“社會工作促進社會管理(社會治理)創新”興始于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報告,再次勃興于李克強總理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穩健發展于“十三五”規劃綱要。對比上述三個黨和政府的重要文獻,我們發現,黨和政府對社會工作的職能定位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報告全文中,關于社會工作的相關闡述放在了“加強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領導”的議題下,提出了“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充實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部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文獻表明,在當時我國面臨較為復雜的社會矛盾、社會問題的時候,社會工作被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以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而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社會工作的相關闡述放在了“持續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建設”的議題下。雖然繼續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為目標,但對社會工作的職能定位已經不再是“充實社會管理部門”,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而是“為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提供關愛服務”。這些內容實際上屬于保障與改善民生的核心內容。在2016年3月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關于社會工作的具體表述——“大力支持專業社會工作和慈善事業發展”——則完全放在了“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議題中“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支持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的章節里,而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部分不再有社會工作的相關闡述。社會管理(社會治理)的主體已明確規定為“政府”或“社會規范”,其文本表述是“改進政府治理方式”,“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加強源頭治理”,“充分發揮社會規范在協調社會關系、約束社會行為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結合近年來黨的執政能力進一步提高、社會正義進一步弘揚、社會秩序進一步好轉的積極效果,以社會工作來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需求大為減少,以社會工作來改善民生的需求大為增加。由此,社會工作從“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經由“社會治理”,最終走向“改善民生”的發展軌跡日漸廓清。

2.開展個人社會服務是合理的社會工作職能定位

個人社會服務是在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制度的支持和約束下,以滿足民眾特別是困難群體需求為目標的制度性福利服務。個人社會服務是改善民生場域內社會保障(福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政策、法規的保護和支持,相對獨立于社會管理場域。在這里,社會工作更能保持其服務的取向和原則,更能發揮其助人功效。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和家庭結構的變化,養老照料、兒童看護、殘疾人服務等諸多個人社會服務已經成為我國廣大社會成員的緊迫需求和國家民生話語的重要議題。然而,我國的個人社會服務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對服務需求群體的篩查與評估、對服務輸送的制度設計及成本效益分析,對服務提供者的服務協調與結果評估等議題均亟須完善。

對此,社會工作的社會調查方法、需求評估技術可用于對服務對象的篩查與分析,社會工作的資源鏈接、服務整合等技術可用于對服務輸送的協調與管理,社會工作的個案、小組、社區等干預方法可用于直接對服務對象進行介入。鑒于社會工作在個人社會服務中的特殊功用,西方福利國家已通過立法手段把社會工作納入社會服務體系,部分國家和地區把開展個人社會服務的部門稱為社會工作部。這些事實證明,社會工作適合個人社會服務的實踐場域,能夠滿足個人社會服務的多種需求,并且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五、結語

賦予社會工作社會管理職能難以達到促進社會管理的預期目標,社會管理取向下的“服務型治理”也沒有正面應對社會管理中的矛盾與問題,更談不上根本解決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最終成為一種以服務民生“換取”社會管理的消極管理策略。將社會工作置于社會管理場域存在諸多矛盾和不足。

社會工作從改善民生而來,改善民生與社會工作具有天然的親和性。在我國社會發育不足的歷史階段和社會工作發展的初級階段,卸除社會工作的社會管理職能,將社會工作重新植入改善民生、完善社會福利制度的話語體系和實踐場域,由其承擔開展個人社會服務的諸種職能,利于社會工作發展,利于民生福祉提高,也利于社會管理(社會治理)取得良效。這是對社會工作職能的合理定位。

注釋

①⑩徐永祥:《社會工作是現代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重要手段》,《河北學刊》2007年第3期。②向德平:《社會工作: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與有效手段》,《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③王思斌:《中國社會工作的嵌入性發展》,《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2期。④轉引自蔣榮華:《從社會控制到人道主義——社會工作價值觀的轉型》,《社會》2004年第11期。⑤豐華琴:《從混合福利到公共治理——英國個人社會服務的源起與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第90、138頁。⑥李迎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社會工作的視角》,《社會科學研究》2014年第1期。⑦丁元竹:《中國社會管理的理論建構》,《學術月刊》2008年第2期。⑧張昱:《社會工作:促進個體和諧發展的社會技術》,《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⑨王思斌:《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治理的特點及其貢獻——對服務型治理的再理解》,《社會治理》2015年第5期。李迎生:《探索社會工作介入社會治理創新的有效路徑》,《社會工作與管理》2014年第5期。吳同、陳蓓麗:《專業社會工作介入信訪的運作機制以及發展困境——以上海市專業社工介入信訪C項目的個案服務為例》,《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李丹、王茜:《勞資關系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路徑分析——以天津外資零售業X企業為例》,《中國勞動》2015年第8期。王思斌:《試論社會工作對社會管理的協同作用》,《東岳論叢》2012年第1期。王思斌:《社會工作在創新社會治理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種基礎—服務型社會治理》,《社會工作》2014年第1期。林祖華:《論民生的內涵和特點》,《理論與改革》2012年第3期。張橋:《民生:中國共產黨始終關注的一個重大的基本問題》,《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第5期。《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第670頁。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二○一五年三月五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光明日報》2015年3月17日?!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_17.htm,2016年3月17日。王思斌:《社會服務的結構與社會工作的責任》,《東岳論叢》2014年第1期。潘屹:《國際社會服務理論與實踐》,《國際社會科學》(中文版)2014年第1期。

責任編輯:海玉

New Discussion of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Social Work in China

Ma Zhiqiang

Abstract:Since the sixth plenary of sixteen session, to promot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social work.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ircumstance of Chinese native and localization reform, social work has large difficult in coordinating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solving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etc. The "service-oriented governance" has some greater rationalities and development spaces, but it fails to overcome the insufficient in social management of social work, it can only be a transitional analysis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form. According to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and actual efficacy of social work, in the discourse system and practicing domain of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erfecting social welfare system, to carry out 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 is the reasonabl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for social work.

Key words:social work;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ervice-oriented governanc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中州學刊2017年第2期分級診療制度關涉主體的利益沖突與協調2017年2月中 州 學 刊Feb.,2017

第2期(總第242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2

猜你喜歡
職能定位
國有林場工區管理及在國有林場改革中的職能定位
基層檢察院檢委會規范化建設路徑探析
新時期政工工作的職能定位與新模式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3:13:14
街道辦事處的職能定位與和諧社區的構建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3:10:23
新形勢下我國CFO的職能定位及能力的提升
縣級教師進修學校職能定位的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0:58
新時期政工工作職能定位與創新模式探究
服務型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角色定位與職能研究
生態文明審計服務國家治理的路徑探析
會計之友(2015年10期)2015-05-20 15:58:17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過程中廣告經濟行政規制的職能定位與工具選擇
科技視界(2015年9期)2015-04-07 12:14:3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黄色片中文字幕|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毛片在线播放a|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91麻豆精品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青青国产视频| 婷婷伊人久久|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午夜激情婷婷|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re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88| 欧美成在线视频|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欧美有码在线|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女人18毛片久久|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成网站|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91九色最新地址| 欧美a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婷婷色中文|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看片| 国产99免费视频| 成人在线亚洲|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