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
一、發音
掌握正確的發音方式方法是英語語音知識實現有效目標的基礎,也是學生聽懂他人話語的前提條件。對目前大學英語聽說課堂中學生發聲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常見的問題有齒齦擦音/s//z/與齒擦音/θ//e/不分、清輔音/?/與清輔音/f/分不清以及二合元音+/?/序列發音缺乏準確性等,筆者對上述部分問題設計了相關的教學方案。
1.針對齒齦擦音與齒擦音不分采取的教學設計方案
部分學生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經常會把/s/、/z/誤發成/θ/、/e/音,此時他們就會將that念成/z?t/,將think的讀音發成/si?k/。那么,英語教師為了糾正學生以/s/ /z/代替/θ/ /e/音的發音習慣,就應該指導學生遇到that、think等英語單詞需要發音之時,應強化舌尖與上齒之間的緊密度,在這類語音知識的教學進程中不斷指導學生將舌尖靠近,再靠近上齒,從而分析/θ/ /e/與/s/ /z/發音之時在舌位上的差別,從而扎實掌握基礎性的語音知識。
2.清輔音/?/與清輔音/f/的教學設計
教師應教會學生掌握清輔音/?/的正確發音方法:舌端應該向齒齦后端靠攏,但切忌貼住,舌身抬起靠近上腭部,形成細長的通道。為了有效規避學生將漢語拼音的“細”或“續”要么發成漢語拼音的sh“音”,教師應該時刻提醒學生控制口型,雙唇應該時刻處于圓籠的狀態。而教學清輔音/f/時,教師應該重點指導學生在發音之時下唇輕觸上齒,氣流由唇齒間流過,產生摩擦音,聲帶不振動。發這個音時,學生可以輕咬嘴唇,把手放在嘴巴前,感受氣流的沖擊力量。
二、連讀音
1.輔音與元音的連讀
在某一句子或者短語中,當前一個單詞以輔音結尾、后一個單詞以元音結尾之時,那么這兩個單詞的音節就可以連在一起讀,中間不產生停頓現象。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教師可以將put it/pu ti t?p/、come out/k? maut/作為教學內容。
2.元音與元音的連讀
在某一句子或者短語中,當前一個單詞的結尾與后一個單詞的始端均是元音之時,那么這兩個元音就可以形成連讀的效果,中間無停頓現象生成。此時,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教師可以將the end/?i end/、too easy/tu: i:zi/作為基礎性的語音知識教學內容。r是最常用的連續音節,w與j在英語句子中也常常用來連接兩個元音。
此外,學生在學習英語句子的語音知識之時,應該把握好停頓的節奏,不要為了追求整句的流暢性而不出現停頓現象。學生掌握好停頓的技巧知識,才能徹底理解教師在聽說課堂上講述的知識。
三、爆破音
教師為了教會學生準確發出爆破音的方法,可以做出以下教學設計方案。
一是當六個爆破音中任意兩個爆破音相鄰時,前端的一個音節發出時不爆破,由此產生不完全爆破的現象,此時教師可以以“a good teacher”與“sit down ”作為教學內容;當爆破音在摩擦音/f/ /v/ /s/ /θ/ /e/ /?/ /h/ /?/以及破擦音/t?/ /d?/之前時,也極易使不完全爆破現象衍生出來,此時教師可以以“a red skirt/great change”為教學實例;二是如果爆破音后端是鼻音/m/ /n/或舌側音/l/之時,爆破音喪失爆破的能力,會產生輕微的不完全爆破現象,如“a big map”與“word level stress”等短語。
總之,英語語音知識教學是大學英語聽說教學課程中的基礎內容,教師必須重視,從學生的學習現狀出發,不斷對教學設計方案進行改進,使學生扎實掌握含糊舌邊音、清晰舌邊音以及強式讀音與弱式讀音的發音技巧,全面提高大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麥瑩瑩.淺析語音學知識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運用[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3):144-145.
[2]賈錦瑛.淺談英語專業本科生語音學和音系學的教學方法[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1): 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