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莉
英語教學在高職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國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社會需求出發,以就業為導向,重視教學實踐,繼而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術性人才。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行業對實用型英語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越來越重視英語人才的質量,而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這就要求構建基于就業導向的教學模式,積極改革與創新英語教學,從而實現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
一、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分析
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職教育在培養目標方面有所不同,對學生實用性和技能型的培養更為關注,旨在使學生在今后工作的涉外場合中能夠更好地交際。通常高職英語教學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特長化。對于高職英語教育而言,其需要從學生的就業方向和專業類別出發,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內容來培養學生,使學生在英語交際能力方面相對特長化。②實用化。相對于當前高職教育就業崗位而言,其對高職英語專業人才的要求不太高,只需學生具有基本的英語交際能力即可。實用是高職英語教學的核心與特色,在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一直秉承實用性的原則,進一步推動英語教學的變革與創新發展。③專業化。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是為學生專業服務,因此教學內容需要與學生所學專業相貼近,這樣學生在參加工作后方可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能,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英語教學意義。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傳統模式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相對呆板和枯燥,而教材的編寫和發行等相對漫長,致使教材本身實用性低;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在教學項目設計和教材編寫等方面,多是由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加以參與,確保其針對性強和特色突出。當然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設置與企業需求相一致的英語課程,采取相應地措施,培養出高質量的英語人才。同時企業需要提供技術和人員的支持,為院校提供項目培訓和學習交流的平臺。通常在能力拓展、實踐教學、理論教學等環節,必須要組織與英語教學相關且豐富多樣的活動,以便實現教育教學目標,保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
二是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于高職生而言,其在中學階段的英語基礎水平不高,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習方法十分呆板,缺乏良好的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嚴重限制了學生的良性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可以對現有教學資源加以充分利用,拓展學生的第二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制訂恰當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學能力。
三是提高教學質量,增加就業率。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反映工作崗位對從業者在英語方面的要求,滿足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邏輯規律,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就業率的增加。
四是搭建情感交流平臺。當前許多高職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父母無暇顧及其實際需求和內在感受,并且有些學生在學習基礎方面交叉,缺乏恰當的情感溝通的方法和交際能力,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而基于就業導向的英語教學具有獨特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等,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英語語言優勢來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如辯論賽、話劇社、英語角等,繼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團隊責任意識和英語素質。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
1.創新教學思路
要想加快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步伐,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思路,明確創新方向,詳細了解企業與社會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適當增設針對性強的課程教學,以便學生順利走向就業崗位。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就業與專業發展方向相結合,培養出創新型的英語專業人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2.明確課程目標,加快教材改革
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對教學目標加以明確,即培養學生英語實際應用的交際能力,從而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目前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是能在特定行業經濟活動中靈活運用英語進行服務的人才,強調人的職業英語能力與英語運用能力,這就需要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改變以往的教學目標和教育理念,重視學生英語實踐交流能力的培養,以實用性人才培養為主,確立基于就業導向的能力培養,以此更好地適應行業的發展。另外,教材改革是高職英語教學創新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因此院校可以將學生就業和教材改革相結合,結合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充分彰顯職業教育特色,并且在課程設計中應突出社會職業性,關注語言基礎的學習和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出更優秀的英語人才。
3.適當拓展第二課堂
高職英語教學需要以就業為導向, 更好地服務于專業,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積極拓展第二課堂,如舉辦話劇比賽或邀請外賓講座等,也可以成立“英語角”品牌,以此吸收周邊院校學生的加入,以此拓展交際圈,壯大口語訓練隊伍,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例如,開展基于語言應用的競賽活動,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來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還可以開發學生潛能,加強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互動,避免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
4.優化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在設置英語專業課程時, 應該以就業為導向,將行業英語與基礎英語接軌,使基礎課更好地服務于人才培養目標,對各個行業的就業需求進行緊密對接,構建具有明顯專業特色和適應需求的課程體系。第一,增加具有較強應用性的課程,其內容涉及專業學習、學術交流、人文素質、語言技能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的課程體系,促進學生英語專業技能的提升。第二,建設校內實訓課程,積極優化基于實訓改革的課程,將實踐項目與理論知識進行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四、結束語
英語是高職教育中的基礎性課程,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突出特長化、實用化和專業化的教學特點,積極創新教學思路,明確課程目標,加快教材改革,適當拓展第二課堂,優化課程體系。這樣才能有機結合專業知識與英語教學,培養出高素質的英語專業人才,增強學生的就業率,實現高職英語教育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姚春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9):134-136.
[2]裴 蓓.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3(2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