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占格
一、大學英語實踐教學中學生的職業能力
英語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所以要提高學生英語職業能力素養,以滿足現代社會對英語的發展需求。職業能力包含多種能力,有人將其定義為個人的知識能力、理解能力、技術能力;也有人將其定義為綜合運用能力(知識和技能);而中國教育工作者將其定義為知識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總之,是社會經濟發展所要求具備的基本能力。
在大學中學習英語并不是要去進行高深的學術研究,而是希望學生們能利用所掌握的英語知識來提高與外界交流溝通的能力。所以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促使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得到顯著提高,要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提高英語溝通能力的相關知識,發揮自己的主觀創造性能力;如有需要, 可借助團隊力量實現目標,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二、大學英語實踐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我國的教育事業中,英語作為其中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視。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英語在社會中的需求現狀來培養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職業能力,從目前來看,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其主要表現為,在英語課程的安排和結構組成上存在著一定的不全面性,課程結構簡單,內容單調枯燥,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相對落后等,這些都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中還存在以下問題,如一些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靈活性,而忽略了學生們的英語實踐基礎,只顧著自己在課上和學生之間的言語互動,使得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從老師那里獲取知識;再加上有些學校的制度問題,導致很多教師在課上只是單純為了講課而講課,并不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知識,這樣就導致學生們在平時的課上學習中產生學非所用的想法,極大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無法達成相應的教學效果。
三、大學英語實踐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1.實施分層教學法,提高職業能力
實施分層教學法,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強調適應學生個性差異,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融入個性化教學理念,注重實踐。大學英語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努力發掘,拓展課外體驗式實踐教學活動,用來補充、延伸、強調發展學生個性,以靈活的授課方式,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和實踐合作等方式,完成多樣化任務,讓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英語,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高其職業能力。
2.在對話教學中提高學生們的自我學習能力
大學英語實踐教學活動對語言環境的要求很高,語境化教學貫穿精讀和視聽說課程教學全過程。在大學英語實踐教學中,營造口語化的教學氛圍,以便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語的內涵。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情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課前、課后要及時給學生布置實踐任務,盡量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中心,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課堂中的對話教學是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最好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和學生之間情感和知識的交流來解決學生們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疑惑,有利于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在交流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和學生保持在同一水平線,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們的對學英語職業能力的了解,而且還可以間接融洽師生感情,促進學生們提高自我獨立發展能力,還能幫助學生們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較好的學習能力。
3.在閱讀教學中增強學生們的實際應用能力
當前,很多大學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喜歡將英語課本上的文本閱讀內容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將會直接導致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生們如何掌握英語語法知識,而忽視了學生英語職業能力應用的培養,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英語職業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在課程之前,應該進行嚴謹的備課和思考,做好相應的預習工作;在教學過程中,針對相關的話題并結合職業應用的情景對學生們進行相關的提問,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們在實際生活的英語應用能力,加強學生們對英語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以此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在聽力教學中增強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
聽力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難點,詞匯量不足時,則難以學好英語課程。為了解決該問題,老師在進行聽力訓練時,可適當介紹一些背景知識,在聽力的情境中也可補充相關的論述,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能置身于真實的情境中,鼓勵他們大膽復述所聽內容,解除答錯的恐懼。只有多加練習,才能使學生的英語能力有所提升,這對學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會有所幫助。
5.課堂外教學中的英語能力培養
課外教學不同于課堂教學,因為不受課程的限制,有很多更自由的方式可供選擇;但是并不能因此忽視課外教學的重要性,因為它也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課內教學的有效補充。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開展課外教學時,老師在監管方面會弱于課內教學,需要學生更加自覺。而對于老師而言,不同于課堂教學針對的是大部分學生,在課外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分別跟不同的學生交流,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其次,培養學生的實踐創造能力。課堂教學有很多限制,學生主要著重于知識的學習。而課外教學致力從實踐中解決各種問題,不同于嚴肅的課堂教學氛圍,課外教學更輕松,在學習的同時也能鍛煉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最后是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們在課堂上學到的文化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因此還需要在實踐中活學活用,否則就只是紙上談兵。所以學生們要多實踐,在不同的環境中檢驗所學的理論知識,不斷更正,學會運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應爭取抓住每一個機會去鍛煉自己的能力,通過不斷學習,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大學英語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在課堂上,教師只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忘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結合相應的專業特點,采用情景交融的方式,做到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才能提高學生們的英語職業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萬愛萍.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
[2]張新會.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 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