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鳳娟

摘 要:根據國家林業局及黑龍江省森工總局相關林地變更要求,進行林地年度變更調查工作,對林地“一張圖”數據庫進行更新,動態地掌握林地變化情況,為提高林地監管力度,全面地加強林地保護利用管理提供基礎數據和技術支持,通過對提交林地變更調查成果報告進行分析,實現各級森林資源調查成果報告的統一,全方位推廣林地“一張圖”在林業建設發展以及跨行業、領域方面的應用。結合美溪林業局林地變更調查報告,提出林地變更經驗及建議。
關鍵詞:林地變更;調查報告;分析
美溪局是黑龍江省森工重點國有林區之一。隸屬于伊春林業管理局管轄,是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行政上為伊春市美溪局,按年度開展的林地范圍和林地保護利用等變化情況的調查內容,對林地“一張圖”數據庫進行更新,動態地掌握林地變化情況,為提高林地監管力度,全面地加強林地保護利用管理提供基礎數據和技術支持。通過每年林地變更調查,逐步以林業局為單位的林地“一張圖”更新與應用系統,盡快為二類調查、公益林界定、森林資源變檔等工作提供數據,都在林地“一張圖”統一框架下開展具體工作,實現各級森林資源調查成果報告的統一,全方位推廣林地“一張圖”在林業建設發展以及跨行業、領域方面的應用。
1 林地變更基本情況
美溪林業局根據國家林業局《國家林業局辦公室關于做好全國林地年度變更調查擴大試點工作的通知》(辦資字[2013]82號)以及《龍江森工集團2013年林地年度變更調查工作方案》要求,為此局成立了美溪局林地變更調查領導小組,為扎實做好林地年度變更調查工作,美溪資源林政局辦公室下設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對美溪林業局林地年度變更調查,同時檢查美溪林地年度變更調查的成果匯總上報工作。依據《龍江森工集團2013年林地變更調查操作細則》,進行林地年度變更調查數據統計。以前一年林地落界數據為本次底圖,通過近兩年遙感影像對比后發生變化的地塊進行區劃,對區劃新增的圖斑進行登記并核實內業資料,然后對有疑義的地塊到外業現地核實,形成本期林地更新數據庫。
2 林地變更調查階段
林業局嚴格按照《方案》要求,進行林地變更調查工作,對每個階段的工作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要有周密地進行安排工作。
2.1 培訓業務人員
首先抽調林業局業務主干工作人員,參加林地變更調查業務培訓;其次林業局林地變更領導小組對專業技術人員分組,把所指定專業技術人員安排對施業區內各個林場(所)林地變更具體外業調查任務,進行現地林地變更調查現地核查。
2.2 收集檔案資料、遙感影像判讀衛片
由林場(所)檔案員,收集本單位近年期造林更新、森林采伐、占用征收、毀林開墾、災害因素、自然因素等統計變化材料,為林地變化提供現地核查依據。根據林地數據庫中的地類屬性庫,同時結合前后期遙感影像變化,對林地變化圖斑進行判讀,并設計相應表格進行記錄備用。
2.3 現地核實調查階段
對記錄的林地變化圖斑如實核對,采用內業核實與現地核查兩種方式進行,首先通過遙感影像與本單位林業經營管理資料內業核實變化圖斑,以及其圖斑屬性因子,如內業無法核實的再進行現地核查。如順利河現地核查變化衛片(見圖1)
2.4 檢查驗收階段
由林地變更領導小組牽頭,資源林政及森調隊聯合開展檢查,對林業局各個林場(所)的林地變更調查工作成果內業和外業檢查驗收,對林地以抽查5%的方式來進行檢查,首先對內業成果資料抽檢,然后通過內業抽取百分數,實地踏查認證的方法,來測試被檢單位的林地變更調查工作,通過對因子打分,最后加權合計得分,按區分段分為優、良好、合格、不合格等級制。為保證林班界線和林班總面積不變。變更圖斑界線與前期影像偏移不大于0.5厘米,界線不明顯的不大于1.0厘米。內業判讀工作合格率97.9%,外業現地核實工作合格率99%。
2.5 對數據庫更新、統計調查成果、提交調查報告
由林地變更領導小組辦公室,按要求負責數據的更新及匯總,全局林場(所)的林地變更調查工作成果統一匯總后,再向省局提交調查成果報告。
3 分析林地資源現狀變化
3.1 美溪林業局現有林地面積225139公頃,權屬都為國有,其中有林地面積207351.95公頃,疏林地面積315.24公頃,灌木林地面積78.32公頃,未成林地面積179.42公頃,苗圃地面積62.99公頃,無立木林地面積5932.95公頃,宜林地面積9161.53公頃,林業輔助生產世紀用地面積1527.6公頃,其他土地529公頃。
3.2 林地動態變化分析
通過對前后兩期數據的對比,林地范圍內地類發生變化的地塊,主要變化地類:包括有林地、宜林地、無立木林地。
3.3 林地變化原因
林地變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各項工程項目占地及自然災害等因素,造成的林地地類發生了變化。主要指占用征收地類和災害因素地類。
4 林地變更經驗分析與建議
為促進了林地利用率,在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方面三效益的整體優化;對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實施起到促進作用,也遵循了林地自然規律和林業發展經濟規律,對林地重新布局和結構進行調整,使不同區域林地利用發展明確方向及未來重點開發項目,提升了森林分類經營,由林地結構優化又能提高林地保護利用的效益。
4.1 主要經驗分析
依照國家和省局的規范要求,經驗也證實林地變更調查工作主要通過內業核實和現地核實兩種調查方法,通過前后期林地落界遙感影像衛片對比分析,對林地范圍內地類發生發生變化,使林地變為其它土地的地塊進行區劃,在內業方面主要根據收集的有關資料核實變化圖斑,如內業無法核實的圖班,要進行外業核實,按照專業外業調查核實人填寫的《林地變化圖斑核實調查屬性記錄表》重新更改數據庫,形成本期新的林地更新數據庫。
4.2 存在問題和建議
第一由于二類調查GPS地理坐標采用的是北京54坐標,林地變更軟件的地理坐標采用的是西安80坐標,建議通過山海或專業制圖軟件可以在北京54和西安80坐標之間相互轉換,減少誤差產生,才能保證今后林地清查結果更加準確。第二在林地變更調查工作中,全國林地年度更新軟件,在使用過程中,如操作上出問題,軟件又常更新,更新后部分新的功能,在沒有專業人員指導的情況下,掌握有一定難度;在內業或外業核查工作中,也有遙感圖像存在有部分缺失的情況。建議在今后的林地變更工作中,跟上對專業人員的培訓;在軟件更新方面,通過網絡教學課程服務,達到軟件更新跟上作業需要,在林地“一張圖”上才能順利展開林地更新工作。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司《全國林地處度變更調查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