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
摘 要:文章分析了單元整體教學的理論基礎,從單元話題、單元教學目標、單元板塊整合以及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等方面,闡述了如何實現單元整體教學,以探討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一、單元整體教學的理論基礎
單元整體教學是建立在整體教學的理論基礎上的,它的心理學基礎是1912年始創于德國的格式塔心理學,又叫完形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者認為:從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立場出發,學生不僅應將學習情境視為一個整體來感知,教師更應努力把學習情境作為一個整體呈現給學生。因為學生對語言刺激的僅應是綜合的,而并非單純借助語句分析等特殊刺激就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的程曉堂教授也曾指出:應該把語言作為整體來學習,因為意義和語境有助于學生對語言的感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
二、實現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1.緊扣單元主題,確立分課話題
英語是語言,語言的知識學習不是孤立的,而是基于語篇、情境的。通過話題的提出,我們進行的語篇再構和語言訓練就有了完整的語言環境。語言知識的訓練必須以單元為單位,以語篇為媒介,以話題為導向,來幫助學生推進知識的學習與訓練。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設計時,首先要做到解讀單元主題,確立分課話題。
2.圍繞單元話題,優化板塊組合
教材每個單元都是圍繞某一主題進行編排的,不同板塊的內容雖然在形式上各具風格,但它們一般圍繞單元話題展開,教師要以話題為導向,將單元的各個板塊串聯起來,優化板塊組合,形成單元整體教學。在組合板塊內容時,教師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注重相近內容的組合;②注重詞、句的整合;③ 注重新知識與活動方式的融合;④注重語言學習的循序漸進。
3.制訂單元目標,細化分課目標
教師要在充分解讀教材與分析學情的基礎上,進行單元教學目標整體設計;在單元整體目標的引領下制訂分課課時目標,使各課時的目標呈螺旋式上升。各課時之間有緊密的邏輯關系,每一課時任務是單元任務的一個部分或一個環節。單元目標的落實是分布在不同的40分鐘里,且各有側重,或以單詞學習為主,或以語法學習為主,或以語篇學習為主,或以聽說能力培養為主,或以讀寫綜合運用能力培養為目標。
4.針對不同課型,選擇教學方法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我們主要有“語篇課”“對話課”“綜合課”“課外閱讀課”四種課型。針對不同的課型和教學的內容,教師需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
在“語篇課”中主要讓學生從整體上獲取材料中的信息,培養一些簡單的閱讀方法。教師可以將聽和讀、讀和說、讀和寫等結合起來,同時在閱讀教學中進一步實現單元教學目標的螺旋式上升。在“對話課”中,我們可以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通過聽說法導入新授的單詞和功能句型,再從整體上感知對話要點;在活動和情景中練習和鞏固本課時重要的單詞和功能句型;設置接近真實生活的情境和任務讓學生運用本課所學的單句談論相關話題,從而實現語言知識到語言運用的過渡。在“綜合課”中可以圍繞單元話題,設計若干小任務,引導學生尋找知識規律,適當拓展運用。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的活動或任務評估學生在本單元教學中的學習情況。“課外閱讀課”,緊扣故事素材,強調理解;注重模仿表演,強化體驗。通過課外閱讀,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進一步提高英語的閱讀水平和范圍,讓他們體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每個課時的教學各有側重,又存在某種內在的必然聯系。在單元整體設計中,要抓住課時之間的關聯,使各課時的教學活動都能圍繞單元話題形成系列教學活動。
5.設計主題作業,關注作業銜接
單元主題作業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整體設計,關注分課作業的銜接; 分層設計,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質量地完成練習作業;趣味設計,讓學生快樂地完成作業。單元主題作業的類型可分為“自助餐”式作業、創編式作業、實踐型作業等。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錢 峰.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4):38-42.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維揚實驗小學北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