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祝妍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化和改革,對現代小學教學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做、讀、玩回歸本真教育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而創客教育作為當前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將其有效的應用到小學教育中去,鼓勵小學生以創造和制作的方式來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綜合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通過對創客的基本概念進行探究,并相應的分析做、讀、玩回歸本真的教育生活方式。
【關鍵詞】做、讀、玩 回歸本真 教育生活方式 分析探究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002-01
引言:隨著教育事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越來越重視回歸本真教育,將創客教育理念應用到小學教學中去,可以增強課堂的實踐性和娛樂性,提升小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一、創客的基本概念
創課主要就是一種創客課程,為創客教育提供服務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協同性、整合性、研創性等特點。其從廣義上來講,創課就是指將培養小學生的創客素養作為教學導向的各方面課程;而從狹義上來講,創課就是指通過智能化的信息技術為教學手段的電子創意課程,其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
二、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體系
(一)開發課程的特色
為了補充小學教育課程,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各方面能力,應該為小學生提供更多可以選擇、展示特長的課程,不斷開發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此外,還可以結合相關的節日特點開展特色課程,提升校本課程的作用與活力[1]。
(二)延伸課外課程
“做、讀、玩回歸本真教育生活方式”不能僅僅局限于校內教學,更應該“走出去”,開展校外課程。學校應該為學生家長開設相關的“家長”課程,為他們提供可選擇的課程項目,并邀請本校老師或者專家來講課,積極的引導家長和小學生一起進行“做、讀、玩”活動,從而形式一種家校合力教育模式[2]。
二、做、讀、玩回歸本真的教育生活方式分析
(一)增加課堂教學的互動體驗性
“做”主要就是引導小學生自己動手實踐、互動交往、自主體驗,讓小學生在原來掌握的經驗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構建。創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可以有效滿足“做”這一基本要求,在實施創客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每一個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相關活動和項目的設計,可以讓小學生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和相關資源,無懼無畏的進行探索和研究[3],提升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等。
(二)開展啟發式的課堂
學習內容的生活化、趣味化、情景化是當前新課程教學的重要發展方向,同時也是創課教學設計的關鍵。不管是傳統形式的數學、語文、地理、歷史等課程,還是新開發和延伸的特色課程,老師在教學中都應該高度重視問題的引導和啟發,融入生活化的、接地氣的課堂教學內容,改變傳統單一、死板的教學現狀,開展啟發式課堂教學,不斷啟發小學生的大腦思維,深入挖掘小學生的潛力。
(三)開展游戲課堂
創課教學內容的設計尤為重要,不僅要緊緊圍繞教學大綱開展,同時還要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讓小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一方面,老師要在教學中設計較為有趣的問題,充分調動小學生的思考欲望;另一方面,老師要將課堂知識轉換成小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內容,方便小學生理解和學習,讓他們充分理解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
三、做、讀、玩中增強校園文化的積淀
在實施“做、讀、玩回歸本真的教育生活方式”中,學校可以充分感受到回歸最質樸自然的課堂教學方式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要將小學生培養成“合道德”的人,將回歸教育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老師也要充分認識到教育其實最自然而簡單的,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每一個小學生的獨特性,。此外,學校還要在“做、讀、玩回歸本真的教育”中,找到教育的靈魂,增強校園文化的積淀,努力構建出一個有智慧、有激情、有思想的教師隊伍,培養出一群愛讀書、善玩樂、會學習的學生,讓“做、讀、玩”成為小學教學中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結論:總而言之,小學作為初級教育階段,對小學生的未來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發展具有著重要的啟蒙意義,在這一階段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綜合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入創客理念,增強課堂教學的互通體驗性、啟發性以及游戲性,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二七區建新街小學:在“做、讀、玩”中回歸教育原點[J]. 基礎教育課程,2011,05:18.
[2]薛曉琳. 小學英語教育游戲的開發與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1.
[3]張利.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育游戲設計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