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耀強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中必不可缺的環節。閱讀教學能提高學生們的讀書積極性,增加學生們的詞匯量。閱讀教學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們語言的組織能力和概括能力,培養學生們靈魂的思維。但是,在閱讀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們參與到閱讀教學環節的積極性不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閱讀能力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041-02
一、加強對學生們詞匯語句的訓練,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在對小學生的閱讀教學中,加強學生們對詞匯語句的理解是必要的。只有深層次地對課文中的詞匯語句理解了,才能與作者近距離交流,了解作者的表達思想。通過閱讀別人的文章,加強對詞匯語句的理解。經過反復的耳濡目染,學生們就可以嫻熟地對優美詞句運用。因此,加強學生們對詞匯語句的訓練,可以快去地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在對詞語訓練時,一定要讓學生學和用結合起來,學習和運用同時進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為了避免學生對相似的詞語、相反的詞語意思混淆,掌握不到位,教師可以將其放在一起教學,加深學生們對詞語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二、注重閱讀技巧方法的教學,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閱讀方法的傳授是極其重要的。掌握了閱讀方法,學生們才能在閱讀過程中,準確無誤地把握文章重點,把握文章的核心。傳授閱讀方法,能夠促進學生們閱讀能力的快速提升。
在閱讀教學中,首先應該指導學生們對文章的預習,培養學生們的自學能力,做好預習工作,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課堂效率。然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求學生對文章中出現的頻率高的詞語留心注意,高頻詞往往都是文章核心思想所在。同時,加強學生們對文章結構的把握教育。
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語文課堂上,老師還在延續著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語文課堂上作有效小結時,也是憑借自己的了解對學習內容進行總結,不能準確地對學生疑惑、難點之處總結。課堂小結環節中,老師占主體地位,不能發揮學生的作用,完全主客顛倒。想要課堂小結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就必須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學生可以在課堂教學任務完成之后,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師可以對學生的難點進行概括性總結,形成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友好互動,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保證課堂小結環節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發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不能夠準確地解決學生們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為了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教學模式的改革急不可待。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發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們閱讀過程中的問題,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四、組織朗誦大賽,提高學生們的閱讀積極性
為了提高學生們對閱讀課的積極性,學??梢越M織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閱讀活動,鼓勵學生認真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提升了,閱讀能力自然而然地有所提升。組織朗誦大賽,可以展現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彰顯學生們的個人魅力,為閱讀能力扎實的同學贏得自豪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課的學習中。學校也可以通過朗誦大賽的獎懲制度,帶動學生們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開放圖書館,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
圖書館是學生們學習的重要場所。圖書館,能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們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大量的優美詞句,拓展自己的課外知識。日復一日,大量的閱讀能豐富學生們的知識面,淵博的知識能快速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們對詞句的靈活運用。開放圖書館,為學生們提供優秀的閱讀資料,在廣泛地閱讀中,加強學生們的自主閱讀能力,更深層次地對文章的理解。
六、提高語文老師的素養
在課程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閱讀培養具有爭取的引導作用。因此,教師的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們。教師只有專業素質過高,有著豐富的人文底蘊、豐富的人文意識,積淀語文素養,才能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會關系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教師們不應該僅僅以語文成績衡量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們的閱讀水平,為學生們建立學習自信心,鼓勵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之中。
七、小結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們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們課堂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教學中去,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陳進雄.《感悟 積累 運用》[J];山西教育報刊社;2005年第0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