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英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幼兒園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單純的吸取外來文化,一味的摒棄傳統教育方法,無論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還是民族文化的融合與繼承都是非常不利的。本文就民族傳統游戲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展開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個人的建議的看法,以期能促進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傳統游戲 教育 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009-02
民間傳統游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民間傳統游戲融入到幼兒園教育當中,對于幼兒的健康發展以及教育質量的提升都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面對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幼兒園自身應該注重辦園特色、突出教學特點,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認知能力,同時也增強幼兒園的競爭力,推動幼兒園的發展。下面,先講一講民間傳統游戲融入到幼兒園教學中的意義。
一、民間傳統游戲融入到幼兒園教學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幼兒身體發育
民間傳統游戲注重對兒童走、跑、跳等動作的練習,相比于機械性的重復跑步等簡單動作,民間傳統游戲更加有利于幼兒身體發育。其次,民間傳統游戲更加注重娛樂性和趣味性,幼兒在參與過程中更加喜愛這樣的活動方式,并非常樂意參與這樣的活動。輕松愉快的氛圍,加上有趣的游戲環節設計,能夠使幼兒反復的進行練習,最終給幼兒身體的發育提供很大幫助。
(二)有利于培養探索精神
很多民間傳統游戲的設計不僅注重動作,同時還非常強調歌謠,且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哲理。在幼兒成長階段中,游戲是最好的教師。通過各種有趣的民間傳統游戲,幼兒可以自主的學習知識,增進對知識的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主動的幫助幼兒去挖掘、搜集和鞏固游戲中的哲理和文化,或者通過改編賦予游戲全新的內容,培養和增強幼兒探索和創新的精神,這對于幼兒的成長和發育也是及其必要的。
(三)培養幼兒合作精神
許多民間游戲都以培養學生的合作和配合能力為目的,如跳竹竿、小魚網等,這些游戲要求幼兒的動作要協調一致,或者語言、肢體動作要緊密配合,或是要求多個幼兒互相合作。而一些現代的游戲往往更加注重對個體的鍛煉,忽略了對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對此,幼兒園教學中應該積極的引入這些傳統游戲,使幼兒形成伙伴關系,提高合作意識,學會溝通和交流,解決人際關系中的矛盾。
(四)弘揚民族文化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外來文化思想對國內教育造成了強烈地沖擊,幼兒的成長環境發生了巨大地變化,民族文化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作為基礎教育的場所,幼兒園應該積極推廣和引入民間傳統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也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
二、民間傳統游戲在幼兒園中的運用
(一)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精心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將民間游戲資源與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充分結合。民間傳統游戲豐富多樣,既擁有大量諸如翻草繩、繞口令、七巧板這樣的不限制環境的游戲,也包括了跳房子、跳皮筋和踢毽子等室外游戲。教師必須要進行合理的編排和設計,根據課程設定安排幼兒室內和室外的課程。特別是室外課程,教師一定要挑選安全、寬敞的戶外環境,將孩子們合理分組,帶領孩子們去開展游戲活動,激發孩子們的游戲興趣,調動孩子們的活動積極性。
(二)強調游戲的靈活滲透
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將游戲靈活的滲透進去,利用零散和閑散的時間間隙與孩子們進行互動游戲,營造溫馨的活動環境,同時最大化的鍛煉和培養孩子們的探索和學習精神。
(三)注重創新,增強游戲時代性
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重視對游戲的創新,對游戲進行適當的改編,融入具有時代性的歌謠和游戲方法,在豐富游戲趣味性的同時,增強游戲的時代感。比如,在跳皮筋這樣的小游戲當中,教師可以按照節奏改編一些新的歌謠,告訴孩子們在遇到危險的是否如何應對等。這既能夠保證游戲自身的娛樂性,同時也能夠強化幼兒對這些信息的記憶。
三、結語
將民間傳統游戲融入到幼兒園教學當中,既是新時代賦予幼兒園教學的新要求,同時也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加深對民間傳統游戲的理解和研究,挑選適合于現代教學的小游戲,并采取合適的方法引入課堂中,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鍛煉自己的能力、豐富自己的知識,更加快樂、高效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永霞,張姝.衡水市幼兒園鄉土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研究——基于民間傳統游戲視角[J].戲劇之家,2015(12).
[2]王建霞.傳統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日常活動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6(09).
[3]羅紅輝.民間傳統游戲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融合[J].當代教育論壇,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