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春妮+李澤慶
(梧州學院)
在當前社會發展的新時代,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深入與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各種新問題與新情況順勢生成,傳統的輔導員隊伍要想做好新時期大學生的管理工作已呈現出力不從心之勢,唯有充分整合大學輔導員團隊,提升團隊綜合素質與能力,才能為和諧校園的構建貢獻出應有之力。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淺談新時代背景下輔導員團隊的發展策略,以期能夠為更多高校進一步提升輔導員隊伍建設質量提供些許參考。
輔導員大學生管理發展
現代社會對于人才評價的標準已經遠遠不再局限于技術水平方面,更多的是在于其綜合素質,因此對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的最根本要求。而作為大學生思政教育骨干的輔導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大學生的培養質量。但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響,部分輔導員隊伍當中的不和諧現象比比皆是,對于整個團隊所帶來的負面沖擊已經不容忽視,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被當代教育界賦予了高度的關注。
一、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團隊建設的現狀
第一,輔導員團隊結構合理性不完善,導致管理效率不高。目前,多數高校輔導員都很年輕,缺少實踐經驗。在新時代,各種新問題不斷增多,很多輔導員礙于專業性和經驗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多重限制,容易致使輔導員脫離學生群體,也就難以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
第二,工作積極性不高。諸多高校出于保證輔導員工作質量的目的專門制定出一系列統一的方針政策等,而這些條條框框往往都是憑借既往經驗所形成的制度,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開展只能以此為章程,被動執行,遇到問題只能通過上級領導解決,嚴重阻礙了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
第三,領導能力和綜合素質有待提升。高校輔導員均來自于不同的專業,個體化差異明顯,加之部分高校負責輔導員團隊管理人員對于團隊管理的模式,極其容易導致高校輔導員受到觀念意識或多方面的影響而心生懈怠。長此以往,“隨性”餓態度也就限制了其領導能力的發揮,綜合素質的提升也就難以為繼。
第四,缺乏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高校輔導員團隊作為一個組織,相互之間并不會涉及到多少利益沖突,但從現實層面來看,部分高校輔導員團隊內部的和諧度卻并不高,而深究此問題的原因,則大多研究認為是來自于高校自身行政管理體制方面的表現形成了輔導員角色認同度不高。
二、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團隊的發展原則
第一,科學規劃原則。輔導員團隊的建設并非簡單的組織建設,因此不能一蹴而就,唯有對團隊建設方案進行合理規劃,并通過不斷地實踐檢驗循序漸進,才能切實保證團隊的發展腳踏實地。
第二,以學生為本原則。科學發展觀重在強調社會以人為本理念的貫徹,盡管現代高校的改革力度于近些年不斷加大,但以學生為本理念核心卻未曾動搖。輔導員團隊是為大學生提供教育服務的一線團隊,直接關系著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建設的思路也應當以學生的利益為訴求。
第三,團隊績效原則。輔導員隊伍的發展應當摒棄急功近利之心,以教育的過程為重點,切實使自身的建設形成合力,共同助力于為學生的發展續航。
第四,學習實踐原則。輔導員團隊的發展,應當保證與時俱進,因此該團隊亦疏于學習型組織,理論知識結構的完善,是提升大學輔導員團隊質量提升的關鍵,而理論的深入又需要不斷強化學習力度,這樣才能強有力推動大學輔導員團隊的發展。
三、新時代背景下輔導員團隊的發展策略
立足于當前輔導員團隊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相關原則,本文認為新時代背景下促進大學輔導員團隊發展應做好如下工作:
(一)完善大學輔導員團隊結構
完善的團隊結構設置是建設一個團隊的必要基礎,直接決定著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同時,當前新媒體正在不斷崛起,學生獲取各類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但受到多元價值觀的影響,學生的迷茫與困惑也在隨之增多。時代的背景造就了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對此,輔導員應當根據院校的實際情況,打造自身的專業基礎,使輔導員團隊專業覆蓋面不斷擴大,突出落實文化內涵的教育特色,以更好地提升高校教育質量,切實做好學生的思政工作。
(二)切實提高輔導員工作積極性
高校激勵政策的落實是確保輔導員工作積極性有效提升的關鍵。因此在輔導員團隊建設時應當對團隊成員的要求和期望進行了解,通過人文關懷力度的提升來樹立輔導員的主人翁意識,進而提升責任感,同高校的教育目標達成一致。也就是說,高校應當根據輔導員的實際情況與目標之間相互平衡,確保團隊潛能被全面激發,為其工作積極性的提升提供動力。
(三)強化輔導員綜合素質與能力建設
傳統的輔導員任用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高校要想加強輔導員團隊的整體質量,則必須要以強化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主,創新選拔標準,上崗方式采用競爭上崗,團隊領導的選拔也要公開、公平、公正,切實保證導員團隊的領導有著高度的責任意識和良好的綜合素養。在此基礎上,根據輔導員團隊的實際特點,對領導方式進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帶動整個團隊整體素質與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加強對輔導員團隊意識的培養
輔導員團隊的發展,必然會涉及到輔導員團隊文化,這種文化的建設直接主導著其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關系著團隊內部的信念與責任意識等等。對此,高校輔導員團隊負責人要充分發揮出主導作用,正視團隊自身的發展局限性,并建立共享型團隊文化,以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導向,全面展現其團隊的魅力。
四、結束語
新時代的大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已開始了多樣化發展,諸多傳統的教育內容與方式已經明顯無法適應現代化需要,只有輔導員團隊與時俱進,制定新的發展策略,才能推動學生的整體素質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艷霞,劉瑞斌,章小純.高校輔導員團隊建設的創新與實踐初探——以湖南中醫藥大學“新月”輔導員團隊為例[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302-303.
[2]樊澤民.傳承創新團隊文化: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新命題[J].思想教育研究,2013(01):105-107.
[3]思源.我愛每一片綠葉——河南大學輔導員職業精神提升紀實[J].河南教育(高教),2014(07):12-13.
基金項目:梧州學院2014年院級科研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4C033;梧州學院2015年院級科研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5C003;2016年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立項研究課題《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轉化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6SZ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