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夢思
【摘要】幼兒情緒也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情緒還不是十分穩定,對于他們的個性、心智和身心發展,產生很大影響。因此,要在幼兒教育中,通過外界和內界兩種途徑,主動引導培養幼兒養成積極情緒。
【關鍵詞】幼兒教育 積極情緒 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176-01
穩定的、快樂的情緒,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心理標準。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豐富和年齡的增長,幼兒情緒體驗內容顯著增長,與他們的審美、心智和道德等一系列活動相關聯。但是,幼兒情緒也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情緒還不是十分穩定,對于他們的個性、心智和身心發展,產生很大影響。因此,要在幼兒教育中,通過外界和內界兩種途徑,主動引導培養幼兒養成積極情緒。
一、幼兒積極情緒的外界培養策略
1.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庭對于幼兒積極情緒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家庭環境是每個幼兒成長和發展的最初、最直接、最重要的環境,包含了心理和物質兩個方面的影響因素。其中,心理環境是家庭成員精神生活等內容構成的,物質環境包含了幼兒家庭衣食住行等必要的經濟條件,心理環境和物質環境相比,前者對于幼兒積極情緒的培養具有更大的影響作用。家庭心理環境主要是指存在于家庭的特殊環境中,它是以父母的情緒感染為核心,有的家庭雖然物質生活環境較為優越,但是由于父母之間爭吵過多,賭氣和吵架時有發生,家庭成員關系緊張,這樣的家庭心理環境對于幼兒積極情緒培養,具有十分不利影響。有的家庭物質生活雖然較為貧乏,但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寬容和理解,給幼兒以足夠的關愛,積極樂觀的家庭心理環境時刻得以體現,這對于幼兒積極情緒培養較為有利。因此,培養幼兒積極情緒,首先就是要培養積極的家庭心理環境。
2.營造積極的幼兒集體生活環境
在特殊的年齡階段,每個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中度過的。所以,幼兒園班級集體生活環境,對于幼兒積極情緒培養具有關鍵性作用。首先,幼兒園老師的影響和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一位笑容可掬的,具有很強親和力的幼兒教師,對于幼兒積極情緒的培養更為有利,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幼兒所接受和模仿,這樣的老師也更容易被幼兒所接納。因此,幼兒教師的某些情緒行為十分容易被幼兒所模仿,他們的某些情緒反應,在無形之中會被幼兒園孩子所感染。其次,幼兒生活的集體環境,如班級教室色彩搭配、班級環境設置等,都有利于幼兒的情緒認知提升,對于幼兒積極情緒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幼兒伙伴對于他們積極情緒培養同樣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一個樂觀的、開朗的幼兒更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環境,他們的積極情緒也會對其他小伙伴產生感染力。
二、幼兒積極情緒的內界培養策略
1.引導幼兒主動表達自己情緒
對于每個人來說,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可能是快樂的,有的可能是痛苦的。對于幼兒來說,如何通過合適的方式、恰當的渠道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無論是快樂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都十分重要。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合理表達情緒,緩解幼兒興奮和緊張情緒,降低幼兒內在承受能力,更好面對生活和學習中遇見的問題。
2.引導幼兒更好掌控自身情緒
孩子的喜怒哀樂通常是很真實的, 往往直接支配著他的一切行為。 一件在成人看來是芝麻綠豆大小的事,常??梢砸l孩子十分強烈的情緒波動。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對一生幸福至關重要。 有些孩子一旦受到挫折,感到難過,就習慣用很暴力的方式發泄,不但造成其他人的困擾,也影響自己的人際關系。 這很可能只是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適當表達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所以,在兒童期幫助幼兒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調節情緒,這將惠及兒童一生的成長。
3.讓幼兒體驗自我實現
不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庭生活中,教育者要注意讓幼兒體驗到自尊,體驗到自我實現,這樣他們會有很好的自尊感。 幼兒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讓他做,或者引導幫助他做一些最近發展區以內的事情, 完成這樣的任務,幼兒會產生自我“成功”的情緒體驗,認可自己。 父母不要讓幼兒僅僅在滿足吃、穿、需要時才產生愉快、喜悅情緒,應同時讓幼兒在完成游戲、學習、勞動任務中,體驗到自己 “成功”的歡樂,獲得尊嚴,增強道德意識,體驗到成就感。
參考文獻:
[1]成莉.幼兒情緒社會化的家長內隱觀研究[D].西南大學,2014.
[2]王鳳.讓消極情緒遠離兒童[J].山東教育,2015(18).
[3]鄭信軍.聚焦處境不利學生:社會性發展研究的對象關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