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摘要】學籍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籍管理制度的實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與教學。目前高校的學籍管理制度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人才,必須優化學籍管理制度。本文將主要探討我國高校學籍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以及優化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高校 學籍管理 制度 優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194-01
1.我國高校學籍管理制度概述
1.1學籍管理
學籍管理是指學校根據國家相關法規對學生在入學后的學習和生活實施培養的管理。學籍管理的工作量很大,工作范圍很廣,包括新生入學各種信息的電子注冊和檔案的處理,學籍檔案變動的處理,學生成績的統計分析,畢業信息的采集,學位證書的發放等。
1.2學籍管理制度
學籍管理制度就是指高校對如何管理學籍而制定的各項條例和規定。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指導學生如何在高校中生活,更能夠為高校創造更多的人才,是高校發展的內在動力,推動學校文明的保障。
2.我國高校學籍管理制度目前存在的問題
自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發布以后,高校將學籍管理方法上升到制度的。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事業也隨著發展,高校的學籍管理制度在這種變化的環境下,必然會出現問題。
2.1學籍管理制度缺乏“以人為本”
學校的創辦是以教育人,培養人,發展人為目的,學生在學校中占據主體地位。高校學籍管理制度的制定就應該以人為本,從人的角度出發。但是目前高校的學籍管理制度中很多條例都是為管理者考慮的,無法實現發展人,培養人的目的。而且這些條例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根本無法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2.2學籍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國有的高校在制定學籍管理制度時,有些條例缺乏科學性和公平性。人是存在著差異性和個性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生活能力是各不相同的,但是現在很多高校都只重視學習成績優異,能力優秀的的學生,而忽略了占據主要人群的普通學生。當學生的德、智、體等方面的能力無法用統計學原理來計算時,高校往往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判的標準,制度過于片面。
3.優化高校學籍管理制度的措施
3.1轉變教育觀念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高等教育的發展已經普遍,大學生已不再是稀缺的資源。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也將會隨著時代的變化需求不斷提高。高校的管理者需要在這種新的形式和環境下,轉變教育觀念,把教育是以管理為主改變為以服務為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高校在制定學籍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讓他們擁有發言權。
3.2完善學籍管理制度
學籍管理制度對高校的教育教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高校學籍管理制度,有利于高校的管理和發展。學籍管理制度的制定,既要有強制性,學生和管理者都必須遵守和執行,又要有人性化,把以人為本作為基礎。同時,學籍管理制度需要體現出高校的文化氛圍和精神理念。在制定學籍管理制度時,要與學校的教學目標相一致。學校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完成學業,更是讓學生經過高校的學習,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基礎。目前的大學已經普遍,大學生數量非常龐大,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熱點問題,很多學生在畢業后很難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高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要多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去解決自己在學生中從未出現的問題。
3.3提高學籍管理水平
教務部門是高校中負責學籍管理的,但是現在隨著學校的大眾化,學生數量增加,專業增多,學校已經成為一個系統,教務部面對的將不再是學生個體。所以高校的管理者應該重視學校的學籍管理工作。學籍管理工作已不再是教務部可以單獨完成的,為了能夠更加方便開展學籍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校需要引進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應用到學籍管理中,建立網絡化學籍管理信息系統,讓學生直接通過網絡了解學校動態,查詢個人成績、課表和信息等。同時高校還要加強學籍管理隊伍的建設。學籍管理工作者不僅在思想上要有很高的覺悟,在業務能力上要十分的熟練,還要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
4.結論
高校的學籍管理是一種手段,用于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和成長。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學籍管理制度存在著很多問題,像制度不夠完善,缺乏“以人為本”的理念等,所以需要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不斷的完善和優化高校學籍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1]鞏曉文.學籍管理制度創新與高校學籍管理質量的提高[J].河西學院學報.2008(04)
[2]陸羽紅.對高校學籍管理制度中“以人為本”理念的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