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慶梅



【摘要】采用虛擬仿真將突破傳統實驗箱實驗的局限性,打破了以往固定模式的實驗方式,實驗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進一步加強,本文介紹了基于SystemView和Simulink的兩種仿真實驗,設計了兩種數字調制與解調系統,實驗模型與理論模型相對應,既可以加強學生對通信系統的整體理解,又彌補了驗證性實驗的不足,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通信原理 虛擬仿真 SystemView Simulink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224-01
1.引言
在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國內外高校中,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簡化了數學推導,對原理、公式推導的思路予以闡述,注重結論的物理意義和理解,采用系統模型、系統的觀點,為了加強學生對整體系統的理解,都會加入實踐教學加深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和理解,傳統的實驗教學一般是以實驗箱為主的驗證性實驗為主,在設計性和創新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實驗箱與通信系統仿真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實驗箱完成驗證性實驗,在掌握基礎實驗后,通過仿真軟件完成綜合性和設計性。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而且,仿真實驗不受實驗地點和條件的限制,可大大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本文將重點介紹幾種常用的仿真軟件,改變以往采用實驗箱的單一模式的實驗,通過仿真減少在現實實驗箱中諸多不確定因素,極大的提高實驗準確性,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便捷的實驗平臺。
2.基于SystemView 的通信系統仿真
SystemView軟件用模塊小部件進行相對應的仿真,在掌握原理的基礎上,對每個小部件內部參數進行設置,即可實現仿真,以DPSK調制解調仿真為例,只要在SystemView模塊庫里選擇相應的虛擬部件,并對選擇的虛擬部件配置合適的參數,然后按照原理圖將各個模塊連接起來,即可進行仿真,并可在每個模塊后面連接觀察設備,觀察輸出結果,修改參數配置,直到仿真成功,通過在庫中選擇虛擬模塊和對其參數進行配置,再到連接及觀察各個點后面的輸出結果,可加深學生對整個系統的認識,提高其設計能力。
圖1是對DPSK調制解調的仿真模型圖, DPSK在調制前,需進行碼變換,在解調端,采用的是差分相關解調法,所以,在解調端,不需進行碼反變換,直接輸出解調信號。通過觀察個點的輸出波形,學生將清楚的掌握整個DPSK調制解調的全過程,圖2是DPSK各個點輸出信號波形圖,依此為:DPSK調制信號,解調信號。
3.基于Simlink的通信系統仿真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種可視化仿真工具,通過對Simulink 工具箱的學習和使用,利用其豐富的模塊以及對通信原理知識的掌握,利用simulink可實現對通信系統的仿真,其仿真系統可分為三部分:基本通信模塊的設計、通信系統的搭建、綜合仿真系統。不僅可加深學生對整體通信系統的認識,還可以彌補傳統實驗箱的不足,可靈活的利用控件完成各種模型的仿真。以FSK調制解調為例,其仿真框圖如圖3所示,
在上圖的基礎上,對一些模塊進行簡單的配置,即可實現仿真,其部分仿真結果輸出如圖3所示。從圖4可以看出,在模型中加入了高斯白噪聲,使模擬環境更加和模型環境接近,同時,也可以添加其他觀察設備,如頻譜分析儀,或者設置信噪比,分析信號的信噪比對輸出的影響,這些方面是實驗箱無法達到的,可大大彌補實驗箱帶來的不足,使學生更全面的掌握通信系統知識。
4.結束
在通信原理實驗中,加入了虛擬仿真內容,使實驗內容更加豐富,在實驗設計和操作上更加靈活多樣,擺脫了實驗箱操作的固定模式,使學生更加靈活的設計仿真模型,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使用虛擬仿真軟件,擺脫了實驗場地的限制,不受儀器操縱失誤等因素影響,實驗更加便捷可靠,可觀察到實驗箱所觀察不到的一些現象。可提高學生的系統設計能力,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彌補了實驗箱的不足。
參考文獻:
[1]樊昌信.通信原理[M].第7版.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
[2]邵玉斌.MATLAB/Simulink通信系統建模與仿真實例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邵玉斌.SystemView 在通信原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北京: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8):267-268.
[4]孫屹.SystemViewt通信仿真開發手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