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丹丹
【摘要】隨著經濟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高校應用型經濟學的教學必須要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才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經濟學人才,促進經濟的快速跨越發展,使得人們的經濟持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所以,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要求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要進行改革,只有不斷改革,引進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更新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和各項政策,才能夠促成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之路越走越寬。本文主要介紹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最后對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的改革提出幾點意見。
【關鍵詞】高職院校 經濟法教學改革 發展現狀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高職院校的立校目標就是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而經濟發展本來就是瞬息萬變的,因此高職院校的經濟法教學必須要不斷的更新和改進,以實現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接軌,培養社會需要人才的教學目標。因此高職院校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面對當下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的發展現狀及遇到的問題,必須要不斷探索、尋求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有效舉措,才能夠使得改革發展的步伐符合時代的潮流。
一、我國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可以說,經濟法課程的設置是高校經濟學、管理學專業的必須課程之一,所以,作為高職院校更應非常重視開展經濟法的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濟法教學發展現狀依然令人擔憂,存在著一些不可否認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經濟法涉及的內容較多,比較的復雜,讓學生掌握起來沒有深度。經濟學本身作為一門專業性極強、理論知識比較紛繁、復雜,在教學過程中,過多的教授理論知識不僅不能夠讓學生全盤的吸收和掌握,而且導致學生經濟學知識鏈不健全,掌握起來難度比較大,尤其是經濟法課程,涉及到很多法律知識,涉及到合同法、證法和票據法等諸多法律,這些法律知識太過于專業,這讓經濟學的學生學起來非常的吃力,既不容易產生興趣,更不能夠讓學生徹底掌握。
第二,由于法律的更新較快,在教學中經濟法的課程設置和教材的選定有很多不當的現象出現。當下,我國涉及經濟法的教材繁多,各個版本的內容相差較大,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實際進行經濟學教科書的選定,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被廣泛選用的教材更適合于法學專業而非經管類專業,這些教材在定程度上強調了經濟法學的研究,而這與經管類學生的專業需求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因此,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導致經濟法課程形同虛設,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也不高,課堂氛圍沉悶。
第三,經濟法教學中,傳統的“灌輸式”和“講授式”教學模式相對落后,教學過程沉悶,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經濟法本身內容枯燥,知識點比較繁多,傳統的說教模式已經很難吸引學習的注意力,加上教師隊伍的老化,對新媒體等應用比較少,學生的上課氛圍不濃厚,缺課、替課現象屢禁不止,導致了經濟法的教學效果不理想。
第四,考核評價體系不合理,有待改革。以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為重,把學生的學習重心放在學法、懂法、用法,而非研究法,所以,在考核評價中,不能單純考察學生的“背書能力”,要通過實踐的考核方法,創新考核模式,才能夠起到真正的學習和評價作用。部分學校甚至把經濟法作為考察科目,僅僅通過論文的形式,讓學生“輕松過關”,導致經濟法的學習效果較差。
第五,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人員老化,教學方式落后,不能夠滿足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更不能培養出實用型的經濟人才。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人,你是學生帶去新鮮的知識和充實的教學內容,但是由于教師隊伍的人員老化,單純為了追求高職稱,尋求高待遇,對教學改革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從而使得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得過且過等現象,甚至一個教案多年來重復使用,這都不利于經濟法教學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推進。
二、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基本原則
經過不斷研究發現,為了使高職院校提高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步伐,推進高校經濟法教學水平的提高,必須要對經濟法教學改革提高重視程度,并且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夠使得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取得實際效果。具體來說,應該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首先,必須要堅持實用性的原則。高職院校本身就是培養,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增加學生的就業率。在經濟法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實用性的原則。不僅要讓學生懂得理論知識,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把理論變成指導實踐的指南。所以,教學法的教學不能夠單純地表現為知識的灌輸或者是課本的照搬照抄,而是要結合當下經濟發展現狀,對經濟法進行解讀,教授學生把理論化為實踐,這樣才能夠實現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目標,促進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產生具體效果。
其次,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經濟法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鑒于經濟法中,不斷變化的條文,學校在進行經濟法教學改革中必須要給予更新,及時的進行調整,不能一成不變,更不能墨守成規,要為學生解讀最新的經濟法政策,對于變化或者是增加的內容提高重視程度,對學生的理解和掌握進行引導和幫助。所以高職院校在進行經濟法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要有很強的預見性。堅持在當下教學發展的基礎之上,增強預見性。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對經濟法有個全新的理解,幫助學生掌握最新最全的經濟法內容,從而為學生就業提供良好的知識積累。
最后,要堅持創新的原則。創新是一個民族不斷發展的源泉。只有創新,才能夠讓一個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高職院校進行經濟法改革必須要堅持創新的原則,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落后的教學思想,為經濟法的教學改革提供不竭的動力。傳統教學模式的經濟法教學對于學生就業的幫助非常有限。這也就是說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利于經濟法教學,不能夠讓學生真正掌握經濟法的精髓。所以在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創新性的原則,讓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取得實際效果。
三、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和必要的舉措
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需要不斷的探索,需要一步一步的向前發展,在在遵循相關原則的基礎之上,必須要積極地進行探索研究,尋找更多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有效舉措。具體來說,應該遵循以下幾種有效舉措:
首先,提高對經濟法教學改革的重視程度,加大對教學改革的投入力度。當下有很多院校僅僅是把改革作為一項面子工程,或者是“幌子”,經常出現聲音響亮效果沒有的現象,因此高校必須要提高重視程度,在人力物力方面給予經濟法教學改革重大的支持,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經濟法教學的改革也需要配備更加充足的人員,需要足夠的資金作為活動資金。所以,要把教學改革實實在在的開展起來,不能只是趨于形式,不求實效。把經濟法教學改革落實到行動中。
其次,加大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教師作為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實施者,必須要提高自身素質,掌握當下經濟的發展形勢,對經濟法的教學不僅要有創新,而且要追究實效。老師們要敢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的充實教案,改進授課方法,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讓經濟法教學過程不再枯燥,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出真正的經濟法實用型人才。要通過加強培訓或者是考察等方式,增加學習機會,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為經濟法教學改革提供動力,建立經濟法教學改革的人才基礎。
再次,引進實踐性教學,創新教學方法。為了使得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取得實際效果,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尤其是引入實踐性教學。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真正掌握經濟法的運用原則,了解經濟法的內容,在今后工作或者發展中熟練的運用經濟法的具體法律條文,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掌握程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更有利于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實現具體實效。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濟法的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經濟法的基本知識,而且能夠正確運用。所以實踐性教學必須要引入,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模式,促進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水平的提高。
最后,建立更加完善的經濟法教學考核體系。為了不讓經濟法教學形同虛設,必須要建立一套強有力的監督機制,尤其是要完善經濟法教學改革的考核評價體系。改變部分高職院校把經濟法課程作為考查科目,提高學生和教師的重視程度。建立了完善的經濟法教學考核評價體系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進行經濟法的學習,而且也能夠監督教師認真進行教學,從而促進高校經濟法教學的發展,讓改革取得實際效果。還可以設立把學生平時課堂表現和考試成績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對經濟法教學考核的科學性,實現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新突破。
總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作為高職院校,為了培養實用性的人才,尤其是經濟學的實用人才,必須要大刀破斧的進行改革,要堅決樹立“實用”、“應用型”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媒體手段,增加實踐類課程的設置、加強與市場對接、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建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體系與新模式,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宏偉,馬質璞.探討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相關思考[J].裝備制造技術.2015(07):37-38.
[2]陳華,李宗斌.高職院校經濟學教學發展現狀分析及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11):45-46.
[3]呂慶華,郭智勇.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中的創新實踐教學路徑[J].中國電力教育.2016(26):63-64.
[4]陳勇,經曉峰.基于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激烈條件下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相關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5(22):48-49.
[5]衛勝,姬云香,田春苗.應用型本科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探討——以安徽科技學院為例[J].科技信息.2016(16):93-94.
[6]崔磊,沈文,夏兆清.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02):73-74.
[7]張家智,蒲松濤,高炳巡.關于高職院校公共管理專業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思考——以滁州學院為例[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5(05):45-46.
[8]張澤一,王樹蘭.加強探討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構建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的長效機制[J].中國高校科技.2014(Z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