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慧英
【摘 要】本文對導致幼兒缺乏自信心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培養幼兒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以期為幼兒自信心的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 自信心 培養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10
自信心是在人們對自身能力有一定掌控的基礎上,所養成的一種良好心理品質,也是促人奮進的動力。尤其是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自信心的具備會促使人們以堅持不懈的態勢去克服困難、征服挫折,從而使其突破困難和挫折的限制,并獲得最終的成功,而這也充分表明自信心是人們應當具備的一種重要品質。幼兒時期是培養良好品質和習慣的黃金時期,在該時期對幼兒的自信心進行培養,可以為幼兒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使其對自身的能力有清晰的認識,不夸大,不自卑,進而使其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一、幼兒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分析
(一)過度保護
在傳統計劃生育政策的要求下,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而這就會導致父母對孩子產生溺愛和過度保護,使其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挫折的歷練。這種對孩子的過度保護不僅會對幼兒心理素質的培養造成影響,特別是自信心,也不利于幼兒對自身能力的掌控,容易導致過度高看自身的能力,進而產生膨脹心理。對幼兒的過度保護,所有事情都代勞,往往會導致幼兒產生謹小慎微的心理,做事瞻前顧后,畏首畏尾。過度保護會導致幼兒對他人產生依賴心理,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知所措,缺乏克服困難的能力,進而導致自卑心理的產生,使幼兒缺乏自信心,對幼兒的未來成長和發展極為不利。
(二)要求過高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為了不落后于人,在幼兒時期就會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根本不關心幼兒的興趣愛好。事實上,這種教育方式存在極大的問題,幼兒的天性是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新奇事物會產生好奇心理,但這種心理是建立在幼兒的興趣愛好之上,而父母為幼兒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興趣班,強制其去學習各種課外知識,以此對幼兒的能力進行強制性培養,很容易產生相反的效果,會抑制幼兒的天性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父母對幼兒的要求過高,根本不考慮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能力,也不關心幼兒的興趣愛好,只是簡單地認為報的學習班、興趣班越多,孩子能夠學到的知識就越多。然而,幼兒若對興趣班不感興趣,即便是對興趣班也根本學不進去,而這不僅會影響到其的學業,也會對幼兒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造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會導致幼兒雖然學到了多門知識,但對每一門知識的掌握都不夠精通,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很容易打擊到幼兒的自信心,導致其產生自卑心理,對其幼兒的成長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二、培養幼兒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一)對幼兒多予以肯定鼓勵
幼兒處于成長的初期,心理素質還在培養階段,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幼兒的天性是對別人的評價比較重視,直接影響著其心理素質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家人或教師應對幼兒多予以肯定鼓勵,以便在此基礎上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幼兒在素質與能力的培養方面有著極高的可塑性,而其對自身能力和素質的評價,往往是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通過研究可知,在幼兒時期,若家人與教師經常批評和否定幼兒,則很容易使其產生自卑心理;反之,若家人與教師經常對其進行鼓勵和肯定,則能夠使其產生自豪感,對培養其的自信心極為有利。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家長應在鼓勵和肯定中對其進行引導,以使幼兒能夠對自身作出客觀評價。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幼兒在學習能力上的不同,教師也應作出不同的評價,對于學習能力較高,掌握知識較快的幼兒,教師應多進行表揚;而對于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知識掌握慢的幼兒,教師應多進行鼓勵和引導,用柔和的語言、肯定的語氣對學生進行鼓勵,以便在此基礎上培養幼兒的自信心,避免幼兒產生自卑或膨脹心理,從而確保幼兒能夠對自身能力和素質有準確的把控。
(二)挖掘幼兒身上的閃光點
每位幼兒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閃光點,而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教師應對幼兒身上的優勢和閃光點進行挖掘,并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和培養,多突出幼兒身上的優勢,并予以肯定,以使其能夠樹立自信心,進而為幼兒的未來成長奠定基礎。例如,在繪畫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幼兒自行創作作品,并挖掘其作品中的閃光點,對其身上的優勢進行突出,對其進行表揚和鼓勵,以使其能夠樹立自信心。另外,針對不同的幼兒,教師應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采用最適宜的方法挖掘其所具備的優勢,并依據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其作出最合適的評價,如“你真棒、你真行、真聰明,但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幫助幼兒客觀對自身能力和素質進行評價。在教師的鼓勵和肯定下,幼兒的學習熱情會被激發,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有利于幼兒自身能力的提升,也能夠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的未來成長極為有利。
(三)體驗教學
自信心是人們邁向成功的關鍵,只有具備自信心,人們對自身素質和能力的全面掌控才能得以實現。幼兒時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黃金時期,因為在這一時期幼兒的自身思維還不夠成熟,對自信心的培養也是經驗的累積。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體驗教學對幼兒的自信心進行培養,可以使幼兒對自身素質和能力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有利于幼兒全面掌控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在體驗教學中,能力較高的幼兒積累到的經驗就越多;而能力有所欠缺的幼兒在體驗中所能獲得的經驗也就比較少,很容易使其產生自卑心理。針對這種現象,在體驗教學中,教師應為不同水平的幼兒,創造一個可以表現其自身優勢的機會,讓幼兒多進行表現,并對其進行表揚和鼓勵,以使其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為培養其自信心奠定基礎。除此之外,教師也應加強幼兒與其同伴之間的交流,如在畫畫過程中,可讓幼兒之間相互交換作品進行相互欣賞,并鼓勵幼兒作出客觀評價,以使幼兒能夠在此過程中收獲成功體驗,進而確保其的自信心能夠得到更好地培養,為幼兒的未來成長奠定基礎。
幼兒自信心的缺乏主要來自于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在家庭中家人對幼兒的過度保護及過高要求會導致幼兒自信心的缺失;而在學校,教師對幼兒作出的批評以及教學方法的不適宜,會導致幼兒缺乏自信心。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家長與教師應多對幼兒進行鼓勵,并挖掘其身上的閃光點和優勢,促使其能夠對自身的能力做出客觀評價,以便奠定自信心培養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