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菲
摘要:基層農業科技提高工作是實施科技興農的重要環節,立足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存在的不足:服務體系有待健全和完善、經費投入不足、對農業法律法規的落實不到位等等,要采取以下對策措施:健全完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提高農業科技隊伍素質;創新推廣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加大財政投入,拓展農業科技推廣培訓籌資渠道,以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策略;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008-01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主要是為了向農民提供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普及現代化農業知識,將更多農業研究成果應用到實踐中,服務于農業發展的組織。可以說,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農業現代化和機械化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升了糧食產量,滿足更多人口糧食需求。但是,在面臨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求,需要對傳統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創新和完善,以求更好地迎合時代發展需要。由此看來,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狀和創新策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后續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開展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1.現階段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1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缺乏完善的體系與制度。由于缺乏完善的推廣體系與機制,農民在這途中只關注農產品本身,對種植技術與機械需求并不感興趣,也就無法從根本上將現代化農業技術應用于農戶的生產中,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
1.2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時缺乏經費。現階段大部分地區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時出現人力財力不足的問題,雖然政府部門給予了部分支持,但農業技術的推廣與其理論知識在某種程度上并沒有達成一致。導致負責推廣活動的組織機構只能針對當下農民對最需要和能負擔起的作物和技術進行采購,因金錢的限制無法引進新作物與新技術,嚴重影響了組織機構正常推廣活動的開展,也嚴重影響了我國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活動。
1.3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就一般來講,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大多不是專業人士,而是由公益活動或相關組織參與到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中來,缺乏農業相關知識,其業務素質也普遍偏低,無法滿足農戶對現代農業技術的技術疑問與理論知識講解。使得農業成果與產業出現斷層,這樣的農業技術推廣的針對性不強與理論推廣脫離了實際市場,使得農戶與農業產業之間的實際需求出現了錯位,無法將所推廣的技術應用于實際生產中,或無法將技術成果轉換為生產力。
1.4 農民接受程度與配合度不夠。很多農民只認準使用過的并且質量有保障的農業技術,對于很多先進的技術大部分農民表示不能接受,并認為使用成本太高。很多農民知識文化水平不高,很少具備專業的科學知識,并在城市化進程推進下,很多農村青壯年都流入到了城市,造成農村的剩余勞動力不足,對新技術的興趣不高,甚至產生抵觸感,配合度不高。此外,受農業推廣方法與手段不夠專業的影響,并且不能站在農戶立場思路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農民的配合度。
2.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策略探析
2.1 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一是要對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過程的應用模式進行分析,保證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具體的來說,要在農業技術的推廣過程中,不斷完善現有的技術推廣方式方法,發現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找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二是要在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保證應用相應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可以滿足未來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制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過程中,要充分保證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對于農業發展調節的靈活性,還要不斷優化現有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建設流程,適當給基層推廣人員權限,以保證農業經濟的良好發展。
2.2 完善現有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結構。為了解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國家應當投入更多的資源,完善解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的人才隊伍,切實滿足解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過程的實際需要。與此同時,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壯大發展的過程中,要動態性的對推廣結構進行優化設計,提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結構的完善度,保證農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2.3 充分重視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為了保證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業經濟的促進作用,在后續的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要緊密結合我國農村經濟的實際發展情況,充分重視農業技術推廣發展的重要意義,結合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逐步優化現有的農業管理模式,逐步將重心向農業技術推廣方面傾斜,為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2.4 不斷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牢牢把握市場需求和農民實際需要,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工作,大力推廣普及農業科學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多種措施,通過遠程教育、信息網絡、報刊電視以及農民夜校、專業培訓、現場示范,把農業科學技術知識送到田間地頭和農民家中,提高農民的科技水平和素質,真正培養一支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民隊伍。對現有的農民教育培訓資源進行有效優化整合,建立全新的農民教育培訓網絡,充分發動各類學校參與到農民科技培訓工作中,努力形成良好的科技培訓環境。根據時令季節,積極開展配方施肥、精細化操作等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同時,結合農村實際,努力拓寬培訓內容,以實用技術培訓為主要內容,全面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的科技文化素質,切實提升農業生產科技水平。
2.5 加大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資金投入。隨著國家出臺的系列優農惠農的政策與規定,足以見得,農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與資金投入,一方面加大農業技術的研發力度,通過科學的手段,為農業生產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促進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的同時完善農業技術推廣待遇問題,真正做到讓社會各界都參與其中,保證農戶獲取相關農業技術的渠道與后續市場銷售,帶動農業朝多元化、科學化以及現代化方向發展,保證基層農業技術得到有效的推廣與應用。
2.6 有機完善整個體制,避免在職不在崗。需要從整個體制方面入手,積極尋求制度上的完善,針對在職不在崗方面實際問題,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對相關人員形成約束,使其能夠在其位謀其政,干好自身的本職工作。另外應避免非專業人員進行崗位代替,對目前的崗位進行優化,使不同崗位人員之間的分工更加明細、責任更加明確,這樣才能杜絕這一不良現象的出現。
"三農政策"實施以來,國家對基層農業技術路線進行綜合指導,以團隊合作為中心思想,把農業技術貫穿于多個經濟項目中,進一步加快農業技術運行與發展機制,從而提高了技術進步成效,優化了基層農業發展模式。因此,穩定農技推廣隊伍是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建設的重點,只有借助團隊力量才能發展現代農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要有一支素質優良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作支撐。
在當前農業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需要隨之改善和創新,進一步明確推廣機構的職能所在,轉變傳統的推廣理念,整合基層農業推廣資源,引進更多先進技術和機械設備,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真正的為農民服務,提升農民農業技術掌握程度,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房政.亟待破解城區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狀[J].農業與技術,2015,22(18):241.
[2] 劉彩霞.羅軍.陳莊.等.廣東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狀、問題與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12,39(23):2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