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
簡筆畫教學主要是指教師通過分析教學需求進行簡練圖形以及靈活運用簡單線條,與想象手法、夸張手法配合使用,通過快速、概括性的方式將描繪對象的基本特征勾畫出來,有機融合直觀圖畫以及教學內容,使枯燥、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以有趣傳神、形象直觀地呈現,對豐富學生想象、豐富學生感性認知有一定的幫助,在加深學生知識理解能力的同時,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熱情、審美情趣得以明顯提升。
一、簡筆畫的教學
簡筆畫的教學包括教學內容的安排、課堂教學的常規方式、學習過程的指導、作業的跟蹤與講解和課外的訓練等內容。
1.簡筆畫的分類與介紹
簡筆畫教學主要遵循從靜到動、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內容上分為靜物、風景、動物、人物及場景。簡筆畫主要有靜物簡筆畫、風景簡筆畫、動物簡筆畫、人物簡筆畫及場景簡筆畫。靜物簡筆畫主要是描繪靜止的物體,例如蔬菜、各種器皿、家具、交通工具等。風景簡筆畫是以描繪自然景象和人造大自然風貌為主體,包括天空、山、云、水、植物、建筑等,具體又可分為山水簡筆畫、花草樹木簡筆畫和建筑簡筆畫。動物簡筆畫包括飛禽走獸、昆蟲、水中動物。人物簡筆畫揭示出,人物是最復雜、最難表現的物象。根據某一個主題,經過將動物、人物、靜物等在風景簡筆畫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構圖和布局,得到新的場景的簡筆畫叫做場景簡筆畫。
2.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學方法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因材施教,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要知道,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簡筆畫技能尤為重要。所以要注意培養興趣,激發學生動力。同時,加強課后練習,有助于學習技能的提高。學生作業完成后,采用有效的評價機制很有必要。教師可以通過實施鼓勵評價,學生互評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學習過程的指導
對于沒有美術功底的語文教育專業學生,應該指導他們按照一定的流程,循序漸進的學習,如臨摹、寫生、默寫、創造。
二、簡筆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教學需“教”與“學”相結合,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組織教學之前,除了對教學內容要有深入淺出的分析外,教師還要充分了解教學對象的性格特點和學習風格。
1.巧用簡筆畫,活躍課堂氛圍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年齡偏小,自控能力弱,一堂課很難持續保持長時間注意力集中,他們習慣于從直接經驗中獲取對新事物的理解與記憶。簡筆畫不僅能應用到漢語拼音及識字教學中,還能在圖形中提煉字母,做到將形象與發音對應表現。學生通過根據插圖及課文內容自行判斷的方法,成功激發了自身探究答案的積極性和熱情。要想使教學方法事半功倍,就要先運用簡筆畫將文章的脈絡理清。
2.結合象形文字識字
漢字是起源于圖畫而聯想出來的產物。象形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物的本質特點。運用簡筆畫與漢字相結合,學生在心中可以形成與之相應的形象,也更加深了對漢字意思的理解,使字形的記憶也更加容易。漢字是聯想的產物,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簡筆畫與漢字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在腦子里形成相應的形象,學生對漢字意思的理解和字形記憶也更加深刻。
3.用簡筆畫識詞辨義
邊畫邊講是一種能夠加深理解和記憶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在圖像直覺中學習新詞、認識事物,通過再造想象,理解認識事物,達到通過認識詞語并自主辨析詞義的水平。這種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
4.在古詩與說明文中的應用
詩歌是小學教學的難點,主要是難以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和語意語境。簡筆畫把語言文字轉化為視覺形象,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景物的形象美,既分辨了事物和聯想,又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簡筆畫把語言文字轉化為視覺形象,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景物的形象美,既分辨了事物和聯想,又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其創設的身臨其境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也容易揣摩。《望天門山》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七言絕句,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的情感。這首詩的一個教學目標就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和祖國美好河山的感情。
綜上所述,簡筆畫應用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實現有組織的整體教學,還能夠通過培養興趣來增強能力,提高記憶力,培養啟發思維。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官享受,能為語文教學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師生互動環境,小學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應嚴格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尹合棟.簡筆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模式研究[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4(9):192-193.
[2]尹合棟.簡筆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11):28.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