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功見
【摘 要】高中英語教學是讓學生對英語語言進行全面掌握,而語言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日常交際。當前英語教學不再是簡單粗暴的知識灌輸,而是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特別是英語閱讀訓練,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本文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簡單談論。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聽說讀寫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66
高中英語主要由“聽、說、讀、寫”四個部分組成,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對“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培養起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英語閱讀能力、英語寫作能力。其中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在考試中閱讀占有較大的分值比重,在日常實際運用中閱讀可以獲取大量有用的信息。但是就英語課本而言,是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對閱讀的需求的,也就無法支撐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訓練,因此,需要我們從多方面入手進行英語教學。
一、注重課外閱讀
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英語能力水平組成不同的課外閱讀興趣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大量的泛讀,借此達到對閱讀能力訓練的目的。當然,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泛讀訓練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幫助學生選擇用于泛讀的教材,既要注意泛讀教材同學生能力水平的匹配性,又要注意泛讀教材的積極教育意義。教師可要求學生每學期選擇三至五本簡單的英語讀物,教師結合班級學習實際情況來對整體閱讀進度進行安排。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相應的要求,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獨立完成英語讀物的閱讀,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合理的引導,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讓閱讀的效率不斷得到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的閱讀進度進行檢查,并幫助學生解決英語閱讀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二、以聽促進閱讀
閱讀是一種通過眼睛獲取信息,大腦處理信息的活動,而聽是一種耳朵獲取聲音信息,大腦處理信息的活動。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所以當學生聽的能力通過訓練得到提升后,其英語語言能力也跟著得到提升,從而有反過來對閱讀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進作用。英語教師在對學生“說”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切勿操之過急,因為英語語言學習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其需要學生對知識進行由淺入深的學習,所以應當循序漸進的開展“聽”的訓練活動。教師要在英語“聽”的訓練中勾起學生表達的欲望,并根據學生提能力水平的不同,提出相應的具有一定差異的要求。
三、以說促進閱讀
教師在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時,還需要在英語課堂上安排適當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對口頭表達能力進行訓練,將通過閱讀學習到的佳句好詞進行實際運用。“說”并不是我們說見到的,單純的說出口即可,其中還伴隨著一系列英語知識復雜的運用過程,高中學生在用英語表述前大多需要經歷從漢語到英語的一個轉換過程,因此,教師在學生進行“說”的訓練中,要為其預留足夠的準備時間,讓學生對將要“說”出來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學生在經過一定的準備后,理清講話的思路,安排好表達的條理,這樣表達就能夠一次性取得成功,在表達得到一次成功后,才會有進行下一次表達的欲望。教師只有成功的激起了學生表達的欲望,才能高效的進行英語教學。
例如,高中英語教學中訓練學生“說”的最佳方法就是組織演講活動。演講活動規模不需要太大,在班級內部舉行即可,教師根據教學進度的安排,在每月抽一到兩個課時的時間,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問題,從課文中選取演講的相關話題,組織班上的學生進演講比賽。學生需要預先將演講的材料寫好,交由教師進行修改潤色,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演講比賽。這樣,隨著活動每月的定期舉行,全班學生都有機會進行表現,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有效激發,在學習中呈現出你追我趕的態勢。
四、以寫促進閱讀
閱讀是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語言進行信息傳播的主要形式。英語屬于拉丁語系,其表達方式、語法結構與漢語有著較大的區別,這使得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會遇到不小的困難。同時,需要在英語學習中引起教師和學生注意的是,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是和“聽、說、寫”這三種能力相輔相成的,因此在英語學習中,高中學生還需要進行適量的寫作訓練,通過寫作將閱讀到的英語知識付諸筆端,然后用寫作將詞匯、固定短語、語法等知識進行融合,從而反過來又對英語閱讀能力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例如,英語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適當的寫作任務,讓學生進行相應的寫作訓練,然后學生將作文交給教師點評,教師選出一兩篇優秀的作文,再選一兩篇毛病較多的作文,將優秀的作文和毛病較多的作文進行對比講解,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該如何去進行英語作文寫作。同時,英語教師還要把學生英語作文中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選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對學生進行集中講解。通過一段時間的寫作訓練,學生從閱讀中獲取的英語知識能得到充分的運用,學生寫作能力能得到大幅提升,從而反過來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五、創造使用英語的環境
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固然重要,但是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實際應用,但由于實際生活中英語應用的場景極為缺乏,因此教師要進行積極的介入,人為的給學生創造英語交流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在創造的環境中隨意的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目的。例如,同一年級的英語教師聯合起來,以年級為單位來組織英語角活動。確定固定的時間、地點后,各班級推選幾名英語學習骨干協同教師對英語角活動進行組織,并在班級上號召大家參與到活動中來,每次活動前由教師統一商定活動的話題,然后再讓學生圍繞著這個話題來進行英語語言交際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教師要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不要對學生在英語語言交際中出現的語法、詞匯、短語搭配等錯誤進行現場干預,讓學生毫無顧慮的大膽開口說英語。然后,在活動后對活動進行全面的總結,對表現好、進步快的學生予以及時的表揚,同時將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指出學生在活動中出現的不足,并敦促學生加以改正。這樣豐富的課外活動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對課堂教學形成了良好的補充、輔助,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呼應,共同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促進。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注意找到教學的關鍵點,在突出英語知識的同時要注意把握學生的興趣,為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注入性的活力,通過學生持續不斷的學習,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英語教學必將帶領學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