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書
摘要: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僅僅擁有一顆愛心是遠遠不夠的,還應保持一種積極、向上、進取的工作激情和教育的智慧。在我的幾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時常遇到"費力不討好"的尷尬事,因為忽略家校合作。時時互通孩子的成長信息,以此贏得家校教育的合力,奠基孩子美好的未來這一道理。
關鍵詞:贏得家庭教育;就贏得孩子輝煌的未來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087-02
我們森林希望小學以"綠色教育,奠定綠色人生"為辦學理念,在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同時。始終堅持樹人先樹德的宗旨,四十多個班級、一百三十多位教師共同參與、共同管理,讓團結、進取、向上的正能量在校園師生間相互傳遞,致使學校孩子們的品德素養得以明顯提高。
在這樣一個和諧、充滿蓬勃生機的大家庭里,我慶幸,選擇了教育這片芳草地;我無悔,用青春熱血澆灌桃李芬芳。二十多年來,我年年擔任班主任,如果你問我:"你的班主任觀是什么?"我的頭腦中立刻會想到兩個詞:"陽光" 、"向上"!這兩個詞是對綠色生命的熱愛和思考!我愿和孩子們共同擁有陽光!共筑綠色希望,這就是我的班主任觀。
"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一生著想,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綠色人生奠基。"這是我的人生信條,我認為:教師的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陣熱情的掌聲,一次善意的舉動……都是在播撒著教師的愛,都可能在孩子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甚至會改變她的一生。我努力在教育的這片芳草地上為學生播撒縷縷陽光,期待孩子們擁有綠色人生茁壯成長。在二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屢屢摸索,"兩大法寶"并用。
1.陽光班級,綠色管理
我在班級管理上實行綠色管理,努力做到民主化,在制度建設中,我和班干部們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經過討論制定了"綠色班規",施行了干部輪換制,設立了"綠色星級制度",體現"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受監督者",比如關門、關窗、收放窗簾、整理圖書、發放畫紙、收竹竿、收跳繩之類的小事均有人負責,這樣既讓一些無所事是的孩子有事可做,又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意識。
2.樹立孩子自信心,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沒有一個不優秀",我用這句話時刻提醒自己,不放棄一個差生;我也是用這句話暗示每一個學生,你們都是好樣的。我告訴孩子們在我們的大家庭里沒有嘲笑。芙蓉出水有高低,十指伸出不一般齊。老師只希望他們能做最好的自己,能綻放出自己最大的光輝,這就是好樣的。沒有一個不優秀,是我做班主任一直孜孜追求的理想境界。
工作嗓子啞了,沒有請一天假,并堅持給孩子以真誠的微笑;孩子犯錯我以智慧加以懲罰,記得李鎮西校長說過,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這種懲罰必須是孩子能夠接受的,必須是充滿智慧的。
所以學生犯錯誤時,我會暫時禁止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有時,我會采取自食其果的方法,如:在教室里亂扔東西,就要自己打掃,損壞了公物,就要修理好或者賠償,從而讓孩子們學會對自己的行為或過失負責等等。
通過這樣的教育,讓我們在孩子那里看到的不是怨恨,不是敵對,而是更加融洽、和諧。可始終覺得距離我要達到的目標是那么地遙不可及,收效甚微,事實上,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僅僅是有所提高,缺乏穩定性。真的希望我能擁有無窮無盡的法寶,讓所有的孩子都能陽光、向上地在我們班集體這塊沃土里成長。
因為事實證明,就在自己沾沾自喜的時候,時常會收到家長朋友的訴說:我的孩子在學校表現良好,但在家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原因何在?不由得讓我們想到《三字經》中耳熟能詳的"性相近 習相遠",不同的家庭環境成長起來的孩子,來到一個班級里,老師用一套教育管理方法,針對少數特別的孩子是不能從根上起到作用的。比如:我們班現在有一個叫思涵的女孩子,她從一年級到我們班的時候,就讓我很棘手,我的兩大法寶對她就不顯靈,從那時起,我開始醒悟,只靠我班主任的力量,只靠學校這個大環境想要讓她這樣的孩子變得陽光、積極是很難有特別的效應的。
于是,我想到:一位教育名家這樣說過:"誰放棄了家庭教育,誰就幾乎葬送了孩子的前程;而誰贏得了家庭教育,誰就贏得了孩子輝煌的未來。"醍醐灌頂呀!根源就在我沒有完全重視孩子們所處的家庭環境,是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理想情操、價值追求、志趣愛好、個性修養、行為習慣、意志品格的形成都離不開家庭。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啟蒙、成長、成才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長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都會對孩子成長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長期以來,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著兩大誤區:誤區之一是:既然我把孩子交給學校,教育的責任就理所當然在學校。不少家長沒有意識到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沒有意識到自己首先就是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沒有把自己的素質和教育孩子聯系起來,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是關注孩子素質的多,關注自己素質的少;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多,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少;指責孩子過錯的多,反思自己行為的少。誤區之二是:我只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學習成績,其它方面可以忽略不計。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關注文化素質的多,關注道德素質的少;關注身體素質的多,關注心理素質的少;注重結果的多,注重過程的少;注重物質投入的多,注重情感投入的少;期望過高的多,注重實際的少。因此,往往導致了家庭教育的失敗,而最終貽誤了孩子的前程。從這個意義上講,全面提高家長的素質,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優化家庭教育環境,改革家庭教育方法,增強家庭教育效果,已經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課題,所以我們學校成立家長學校、班級建立了微信平臺,給我們每一個班級搭建了一個與家長溝通的有效平臺,有了這個平臺,于是我調整工作思路,從中獲得了第三個法寶。
3.搭建家校共育平臺
搭建家校共育平臺,構建綠色教育氛圍,我要讓家長參與孩子的管理,實現真正的溝通與互動,我切實地采用下面幾種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徑和方法。
3.1 家訪。家訪是學校和家長聯系的重要渠道,是教師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以及獲取真實信息的主要途徑。在家訪過程中我會認真作好家訪記錄,掌握真實的第一手資料,了解家庭背景,人員結構,和每一位家長面對面分析問題,總結經驗,不埋怨、不指責、不批評,切實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一定要讓孩子在場,教師要有誠心和愛心,要多表揚孩子的進步,真正起到教師、學生、家長之間建立友好、合作、平等的關系。
3.2 建立家校合作制,開通信息平臺,時時互通孩子的成長信息。(1)整理家訪所收集的資料,分門別類:家庭背景如否單親、留守、貧困……性格孤僻、開朗、自我……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有的是孩子本身需要引導,有的是家長的教育方法需要改進,總之,在取得家長支持的情況下,力爭做到因材施教。
(2)召開家長會。堅持學期初一次全體家長會,旨在向家長匯報學校情況,新學期對家長和孩子提出關鍵性的要求,期中一次有針對性的孩子的一次家長會,做好揚長補短的經驗交流,期末一次班級情況的匯報家長會,班主任對學生表現、學生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作匯報,總結成功的經驗,尋找不足之處,思考補救的措施,向家長宣傳假期中重視孩子品德的塑造和才藝的培養,教會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長起一個引領的作用,同時把行為規范極差的學生表現與學校教師交流,尋找解決的途徑,形成教育合力,更好的為教育服務。
3.3 開辦家長學校,讓家長參與教育。請家長進校參與學校教育活動,以了解學校,家長代表參與學校方針、政策的制定,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隨時讓家長進教室聽課,請家長與孩子一起參加表演活動、讀書及讀書匯報活動,讓家長與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學更透明。這樣一來,就像在家庭和學校之間架設了一座彩虹橋,使家庭教育的實效性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家庭育人環境明顯改善,家教質量明顯提高。
3.4 建立班級家校綠色教育資源網:通過微信平臺讓家校聯系更暢通無阻,有效地加強了家校合作,實現了二者的和諧。班主任將孩子一天的學習情況、學習任務在資源網內時時發送,作業優秀的孩子、班級活動表現突出的孩子、上課回答問題積極的孩子等等全部配上相關的圖片在資源網內公開,并共同發表看法,交流心得。及時地消除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的不和諧音符,使廣大家長的心與學校貼得更近。如我班的一名學生思涵,聰明、愛讀書知識面廣優點多多,可就是性格孤僻、清高不愛與同學交流,我就針對這一點,利用班級家校綠色教育資源網,曬出他在班級活動中與同學一起合作歡樂的場面、書法、繪畫作品受到同學們稱贊的場景,并在網內一起和班上的同學、家長、老師交流,讓他感受與人合作共同進步的滋味。本學期的她非常樂意地接受老師隨機給她安排的同桌,并且能順利完成體育項目中的新項目——竹竿舞,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般的變化,
3.5 通過多種親子活動,為家庭教育創造良好的條件。班上活動要求學生做"三個一"即:幫家長洗一次腳、做一次飯、說一句悄悄話。家長安排子女為教師也做"三個一"即:幫教師做一張賀卡、打掃一次辦公室、提一條意見,通過學生這個紐帶把家長和學校聯系起來。
一個深刻、全面和真實的教育,必須是教師要了解家庭,作好與家長合作的心理準備,并且要積極鼓勵家長成為學校的密切伙伴;家長要承擔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積極參與學校事務,本著對教育的負責,用積極的態度成為學校的智囊,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使教育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培養高素質的棟梁之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狠抓班級管理,還將不斷探索家校合作的工作模式,積極整合綠色教育資源,以家長學校為載體,以家委會為依托,促進家庭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進一步完善學校、家庭的和諧育人體系,為孩子們的綠色的希望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