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
【摘要】在中職學校里,信息技術類課程往往是開設整一學年的。但有一些專業教師因崗位調動、事病產假、臨時參加各類技能比賽或特殊工作安排等諸多原因不能把所帶課程一學年帶到底,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接手“中途課”。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教師接手信息技術類“中途課”并非一項容易的任務,總要面臨一些困難,但教師在接課之前和接課的過程中把握時間做好各項工作,及時調整,終究能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整體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 “中途課” 接課老師 學生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40-02
在中職學校里,信息技術課程開展得非常普遍,而且信息技術類課程往往是開設整一學年的,因此,上信息技術類課程的專業教師比較多。然而,在信息技術課程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總會遇上個別專業教師因崗位調動、事病產假、臨時參加各類技能比賽或特殊工作安排等諸多原因不能把所帶課程一帶到底,這就需要學校教學部門在學期中途或學年中途重新安排其他教師來接手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面對中途更換調整任課教師,接課教師和學生都會難于一下子適應。
相信不管在哪一類學校里,有過接手“中途課”經歷的教師總要面臨以下的一些困難:
一、接課教師對中途接手的課程和學生都不熟悉。
在中職學校里,對于很多接課教師來說,他所接手的很可能是不同年級、不同教材,甚至是不同的類別的課程。這種情況下,對教材的不熟悉尤其是對專業技能操作掌握程度不夠深入就會增加接課教師的工作壓力,使接課教師不能一下子很好地把握課程的開展進度。
此外,接課教師對學生也不熟悉。接課教師所接手的大多是不曾接觸過的班級,接課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興趣、技能掌握程度及個性特點,這就會給中途接課后的教學實行因材施教帶來一定的難度,從而會影響到整個班級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很容易對接課教師產生一種本能的排斥。
對一名中途接課的教師,學生往往會在后任教師剛開始接課的一段時間內把他(她)與前任課教師作對比,由于先入為主的觀念,學生就很容易對接課教師產生一種本能的排斥。如果接課教師不能很快地在學生中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那么學生就會對接課教師產生看法,嚴重一點的還會產生對立情緒,結果就會導致學生失去了對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興趣,調皮一點的學生還會故意在課堂上搗亂。這就會給接課教師進行正常教學帶來很大的障礙。
三、教師和學生的彼此適應容易拖延教學進度,從而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面對教師的更換調整,教師和學生的彼此適應總需要一段時間。教師去適應學生還比較容易,但學生去適應后任教師就不那么簡單。一個班級有四五十個學生,各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個性特點及適應能力,而學生的適應能力又遠遠不如教師那么強,要讓一整個班級的學生都能適應一個新的教師,快的得一個來月,慢的得半個學期,更慢的甚至得一個學期。這種教師和學生彼此適應的過程就會很容易拖延教學進度,使教學無法按教學計劃順利完成。
由于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在中職學校里,接手信息技術類“中途課”的難度相對更大一些,但相信絕大多數的教師最終都還是愿意接受新的課程任務,并且都會不惜付出更大的努力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接課教師和學生在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學中都能盡快地進入角色,彼此適應呢?筆者認為需做好以下幾點:
一、通過豐富的信息網絡資源迅速熟悉中途所接信息技術類課程,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當接課教師剛好接手并非曾經所任課程時,就要迅速熟悉此門課程,還要根據前任教師完成的教學情況制訂后續教學計劃。信息技術類課程在網絡上有豐富的自學課程,特別是如PhotoShop、3Ds Max等信息技術設計類的課程的操作演示視頻更具備指導性。如果專業教師對所接手的信息技術類課程不熟悉,就可以通過豐富的信息網絡資源進行自學,迅速提高對此門課程的教學能力。此外,接課教師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二、迅速熟悉學生,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迅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接課教師要迅速熟悉學生,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迅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盡快熟悉了解所任課班級的學生,才能為今后教學時進行因材施教提供第一手資料。接課教師首先要與前任教師深入溝通,充分了解接手班級學生學習的一些基本情況;接著可以在接課之初安排一次操作技能的摸底測試,切實檢驗學生對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掌握程度;然后可利用課余時間走進班級中,通過與部分學生親切交談聊天,進一步掌握學生學習此門信息技術課的具體情況;最后接課教師再把學生的這些情況一一逐項分析整理,越詳細越好,這些分析有助于接課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情況,結合實際制訂后續教學計劃和調整教學進度。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接課教師要把握主動權。首先要調整好心態,以飽滿的熱情投身于“中途課”的教學中,并及時準確地將這種積極向上的情緒傳遞給學生。其次,在教學用語上要注重與學生拉近彼此的距離,另外,把班級作為一個整體來看,教學中對學生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這也是促進師生關系良性發展的有效方法。
教育心理學表明,教師對學生是否存有良好的期待感,會影響學生的自我期望和積極主動性的發揮。教師贊賞整個班上課紀律好、同學們合作精神強,即便并沒有專門地指向每一個學生,但這種來自于集體的榮譽感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到自信滿滿。課堂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雙邊活動,良好的師生關系往往成為一種動力,使學生與教師相處融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教學效果也就相應提高了。
三、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適應空間和時間,并向學生提出明確的奮斗目標。
學生的適應能力遠遠不如教師那么強,接課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適應空間和時間,千萬不能急于求成。在學生的適應期里,接課教師可以利用一切契機慢慢地向學生滲透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風格及學法指導,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就適應和習慣自己的教學,使學生能慢慢地按照新的方法去學習。
此外,接課教師還應該向學生提出明確的奮斗目標。奮斗目標是教師和學生的指路燈,它能引領著教師和學生向著成功的彼岸前進。接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遠期和近期奮斗目標,如果接課教師接手的是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就應對學生提出更高層次的目標;如果接手的是學習程度較差的學生,接課教師就要多給學生鼓勵,讓學生提高自信心。不過,接課教師也不能一下子對學生期望過高,剛開始接課時要對學生從低要求、低起點開始,制訂出學生能夠容易達到的一些目標并努力讓學生達到,然后再逐步提高奮斗目標。只要學生每次都能夠實現目標,并且能逐漸地向前進步,學生的自信心就會大增,學習興趣就會高漲。這樣的話,接課教師又何愁學生的成績上不去呢?
綜上所述,接手信息技術類“中途課”并非一項容易的任務,接課教師想把此類“中途課”接好,需要在接課之前和接課的過程中把握時間做大量的工作,付出更多的汗水。唯有孜孜不倦的耕耘,才能收獲累累的碩果。
參考文獻:
[1]郝保文.師生關系[J].教育學綱要,2003,7:91-95
[2]宋秋前.有效教學的理念與實施策略[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