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光亮
【摘要】本文在簡要分析我國高等教育現狀之后,對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轉變大學生就業擇業觀念的方法和建議,旨在為高校大學生提供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水平。通過分析認為,高校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生應該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要改變傳統狹隘的就業觀念,改變選擇崗位的觀念,樹立創造工作崗位的觀念。
【關鍵詞】高等教育大眾化 就業教育 擇業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249-01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的教育水平也相應提升,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高等教育逐漸實現大眾化、全民化,給每個人都提供了上學的機會。由于學生數量增多,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大學生對就業和擇業并沒有清晰地認知,在就業擇業過程中,還表現出一些老舊的觀念,比如“一次選擇定終身”的擇業觀、“選擇就業崗位”的擇業觀、“狹義”的擇業觀,很多學生在就業擇業過程中,沒有積極改變傳統的觀念,沒有意識到在新時期要自己去創造就業崗位,要樹立一種廣義的擇業觀,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能夠在社會競爭中獲得成功。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必須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擇業教育。
1.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
高等教育大眾化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根據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可知,大學生適齡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15%—50%之間,則可以其定位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接受教育的人數在15%以下,則為精英化高等教育階段,我國當前的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化轉向大眾化。為了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很多高校開始擴招,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高校的人數急劇擴張,使得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呈現出一些矛盾,比如有崗無人和有人無崗現象并存;無業可就和有業不就現象并存。就近幾年關于高校學生就業的新聞可以看出,近年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專科生,在社會中的就業壓力更大。總體說來,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和行業的需求相比較而言,是不夠的,但是很多的大學生依舊表示就業困難,究其關鍵原因是因為,很多學生自己的就業掛念和擇業觀念不掙錢,傳統的就業觀念和就業制度沒有得到改善,因此使得很多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較多的阻礙。
2.當前大學生的就業擇業觀現狀
2.1就業規劃不清晰
大學生就業是大學生成功進入社會的一個關鍵步驟,很多大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水平較高,但是在真正工作的過程中還是遇到很多問題,很多大學生對就業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沒有響應的規劃,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沒有及時更新,沒有明確自己想要什么工作,適合什么工作,而是盲目地選擇工作、選擇就業機會,導致在未來的工作過程中容易受挫。
2.2好高騖遠,就業擇業觀念落后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大學生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詞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大學生這個名詞的含金量確實很高,當時進入大學的人數并不多,所以大學生在市場就業環境中有很高的待遇,但是當前大眾化教育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競爭,所以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大。但是有的學生沒有改變傳統的觀念,有的學生甚至認為自己是名牌大學的學生,所以在選擇工作崗位的時候帶有一定的優越感,這對于大學生的就業有很大影響。
2.3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比較狹窄
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發展階段,不僅使得大學生的數量發生了改變,還促使高等教育的社會需求、培養模式、教學方式、培養目標等都發生了改變,大眾化教育要求高等教育機構要培養出高素質勞動者、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由于培養的目標更加多樣化,因此使得大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就業取向和就業形式也更加多樣化,當前社會中的就業形式也確實是多元化的,學生不僅可以成為在辦公室工作的白領,也可以成為自由工作者,社會為學生提供的崗位也十分多,但是很多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比較狹窄,有的學生認為自己就應該要做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這也使得大學生的就業面變得更加狹窄,不利于學生的就業。
3.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如何引導大學生的就業觀念的轉變
3.1做好就業規劃
在就業擇業過程中,大學生應該要有一個明確的規劃,不能隨意散漫。當前很多大學生在面對就業問題的時候都缺乏規劃,認為就業就是一項工作,只需要在畢業的時候隨意選擇一家企業即可。這種觀念是落后的,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規劃不僅涉及到就業過程,還涉及到自己的學習過程,在大眾化教育背景下,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大學生面臨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對此,大學生應該要對社會的人才需求進行了解,對社會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解,從而能夠為自己制定一個更加科學的學習目標。
3.2改變傳統的就業觀念
就業是大學生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過程,是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程,學生初次進入社會,會感覺到很多困難,尤其是在大眾化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學生感覺到就業困難,因此在就業擇業過程中產生了挫敗心理。為了引導大學生的成功就業,在高等教育過程中應該要重視大學生的就業教育,在大學中要將就業教育提到重要的位置。當前很多高校雖然開設了就業教育課程,但是受到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就業教育沒有系統性,使得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得不到更新,依舊以傳統的觀念來對待就業問題。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高校應該要引導大學生形成廣義的就業觀念,即要對就業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知,大眾化就業使得教育普及程度更高,在社會中大學生可以工作的崗位也越來越多,大學生要放棄傳統的狹義工作理念,更多地接觸社會,從而促使自己就業觀的改變。
3.3改變對就業結構的認知
從世界經濟發展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迅速增加。在傳統的就業領域中,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大于第二產業,第二產業又大于第三產業,但是隨著經濟發展趨勢的不斷改變,當前的就業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第三產業能夠為社會創造出更多價值,高校教育大眾化也為社會培養了多類型人才,尤其是第三產業的人才,越來越多,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大學生應該要對就業結構產生一種全新的認知,我國的第三產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大學生也可以加強對第三產業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從傳統的第一第二產業轉移到第三產業就業領域中,提高就業率。比如當前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后從事服務業,與自己所學的專業并不相關,但是在該領域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過程中,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大學生沒有認識到就業擇業趨勢的改變,依舊以傳統的觀念和思想進行就業選擇,導致就業率較低。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引導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擇業觀念的轉變,使得更多大學生能夠接觸到新的工作崗位,拓寬就業面。
參考文獻:
[1]孟兆懷.高等教育大眾化呼喚大學畢業生就業觀念的轉變[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10).
[2]鄭瑋.高等教育大眾化與大學生就業觀的轉變[J].青年與社會,2012(04).
[3]馬于強,李浙瑤.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