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蓮
【摘要】新課改以來合作學習被越來越多地運用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中,這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改進學習方法;有利于發展學生智力;還有利于課堂重難點問題的掌握與記憶。
【關鍵詞】合作學習 實踐 重難點 突破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045-02
一、案例設計
1.案例設計背景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今社會,團隊精神越來越重要,很多工作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從教育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和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來說,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新課改以來合作學習被越來越多地運用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中,這不僅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及團隊精神,還切實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縣級高中,學生多來自周邊農村,由于從小受環境影響,學生缺少對社會熱點和時政新聞的關注,眼界較為狹窄,思維也不夠活躍,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能力和興趣相對較差。去年以來,我校政治教研組在本校高一、高二年級對學生嘗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實行小組合作學習以來,政治課堂上,學生踴躍發言,一改以往沉悶的課堂氣氛,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現在很多學生都能積極地跟著老師上課時的思路動腦筋思考問題,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下面我以自己的一次教學實踐為例,簡單談談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政治課重難點突破中的有效性。
2.案例主題
《消費及其類型》是高一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第三課《多彩的消費》中的第一框,這一框的知識是“交換——消費——生產”鏈條中的重要一環,在整本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在經濟生活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消費也是最貼近學生生活的經濟現象,選擇這一課時進行合作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活動順利開展。
3.活動設計及目的
小組合作學習一
結合影響消費水平因素的知識,請給政府提建議該如何提高人民的消費水平,改善生活品質。(學生分組討論推選代表發言)
小組合作學習二
討論交流:假如結婚時需要解決住房問題,你會選擇哪種消費方式?為什么這樣選擇?
目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了解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消費的類型,并能正確看待我國消費結構的變化,增強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4.課前準備
(1) 精選視頻資料、圖片制作成課件,運用多媒體創造情境。
(2)制作導學案并安排學生提前預習。
(3) 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與“消費”有關的資料、信息。
5.課堂實施
(1)導入新課
在導入新課的環節我采取了視頻導入,播放《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中有關”消費”的一組數據,然后提問:由視頻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居民的消費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這樣的設計,一方面是想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從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講授新課
1)“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是本課的重點問題,為此我精心創設了“今日你當家”三個情境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生活。接下來,在學生初步了解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的前提下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請給政府提建議該如何提高人民的消費水平,改善生活品質。由于消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是學生最為熟悉的生活現象,因此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很高。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在討論、交流與溝通中,進一步認識了影響消費水平的相關因素,知道在消費的過程中應確定合理的目標,作出合理的選擇,從而提高了理論思維能力、深入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以及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2)“消費類型”也是本課的重難點問題,針對此我設計了討論交流:假如結婚時需要解決住房問題,你會選擇哪種消費方式?為什么這樣選擇?讓學生在小組內部交流的基礎上再起來發表意見。通過討論交流,學生不僅僅記住了這三個名詞,還知道了在哪種情形下用哪一種消費方式比較好。這樣有利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而且在討論中學生會試圖用自己的觀點去說服別人,在這種積極的心理下,對知識的鉆研會更加深刻,這有利于難點問題的突破。
3)“恩格爾系數”,國際上通常用它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恩格爾系數的變化反映消費水平的變化,是本課的一個重要名詞。很多學生第一次接觸這一概念,如果僅從字面解釋,學生難以有深刻印象,因此我利用前面所開展的活動,讓學生們根據各小組在情境一中所設計的“家庭支出分配方案”來計算各組的恩格爾系數,并對照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的劃分貧富國的標準來為自己的消費生活定位,由此引出“消費結構與恩格爾系數變動的關系”的探究。
(3)課堂小結:師生共同建構知識網絡結構圖(略)
(4)課堂練習:(略)
(5)布置作業:同學們回家后做一個月的小管家,堅持記帳,記錄每天的各項開支,月底匯總對你們家的消費結構進行分析,并為提高家庭的消費水平向父母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實踐,我深刻地認識到開展合作學習有利于高中政治課重難點問題的突破,具體表現如下:
1.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改進學習方法。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通過資源共享、信息交流可以有效彌補自己閱歷、視野及思維的不足,實現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合作學習中,學生還逐漸學會通過別人的觀點來修正自己的觀點,使新舊知識更加融合,這不僅擴大了知識的應用范圍,還使學習困難的學生學會了如何學習,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
2.合作學習有利于發展學生智力?,F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對于智力的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人在情緒高漲、精神振奮的狀態下,接受知識的能力最強,反之則很低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各組之間的相互競爭能提高課堂教學激情的緊張度,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最好的緊張環境和最好的精神心理氣氛。課堂上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展示與表現了自己的能力、個性,這有利于學生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增強,從而發展學生的智力。
3.合作學習有利于重難點問題的掌握與記憶。過去,我們在教學中為了講清楚某個重點或難點問題,會采用大量的語言,一遍又一遍的解釋給學生聽,盡管講得口干舌燥,但學生還是聽得云里霧里、似懂非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采用合作學習,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參與教學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能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政治課重難點問題的掌握。而且合作學習中的交流與討論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理解參與下的記憶會更牢固。正如人們常說的:聽過的、看過了的容易忘記,但體驗過的記住了,只有體驗才會富有激情,才能記憶深刻。
三、結語
總之,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將不斷完善和創新教學方法,力爭能熟練地運用各種課堂教學技巧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