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杰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小學教育趨向于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教育方式傾向于賞識教育、素質教育。而教育懲罰已經逐漸被人們所忽視。要知道須知教育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單純的依靠賞識教育是極其不全面的。本文針對懲罰教育的現狀提出了一些合理懲罰的意見,以期為我國小學合理懲罰教育提供一點借鑒。
關鍵詞:小學教育;合理懲罰教育
在傳統的小學教育中,懲罰一直是教師糾正學生錯誤行為進行警示和管教的一種手段。但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已經逐漸被摒棄。筆者認為懲罰是為了制止學生的不正當行為發生而給予的刺激,使其可以減弱甚至制止不正當行為的發生頻率,最終杜絕不正當行為的發生,但是實施懲罰教育的前提是應將懲罰力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即不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又可以制止不正當行為的再次發生,給予一定的懲戒,達到糾正錯誤行為,轉變思想及心靈的目的。
一、小學教育中懲罰教育的現狀
(一)對懲罰教育認知上存在偏差
對于懲罰教育人們在認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根據調查顯示有近半數的家長認為懲罰就是體罰,甚至在一些偏遠的地區一些教師也將懲罰與體罰混為一談。這樣的觀點實際上是教育觀念落后的所導致的。主要表現為一下兩方面:第一,將懲罰與體罰或變相體罰混為一談。第二,將獎勵與懲罰視作對立面來看待。就教育的本質而言,懲罰與獎勵都是教育的手段,其根本目的都在于糾正學生的錯誤,教育學生鼓勵學生,知識實施的形式有所不同。就這一問題而言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和家長在認識上存在一定的誤區。一部分教師認為“嚴師出高徒”對學生言辭嚴厲,總是一副不茍言笑的面容,動輒搬出師道尊嚴懲戒學生,導致學生將學學習看作是一種負擔,另一部分教師,不敢對學生進行懲戒,只是一味的進行贊賞夸獎教育,有些時候學生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或只是一點點小事教師都要大肆贊揚。這兩者都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或抵觸情緒,以至于教師的尊嚴地位下降,很難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威信,因此在實際的教育實踐中,教師應凡是從多方面考慮做到面面俱到,將獎與罰相結合,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教育學生。
(二)夸大賞識教育的作用
當前我國的教育系統正在積極的推行素質教育。伴隨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貫徹實施,整個教育界將賞識教育看作推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素質教育貫徹實施的最為有效的途徑。毋庸置疑賞識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同時在社會大趨勢的引導下當學生遇到問題出現錯誤時,多進行鼓勵與贊賞。然而在倡導賞識教育的大環境下,有一部分學校及教師將賞識教育文能化,他們認為賞識教育可以代替一切教育模式,因此一味的強調鼓勵賞識學生,決不能對學生進行批評,有些學校甚至要求不能對學生進行批評也不能向家長告學生的狀。再這樣的背景下,教師不敢對學生進行懲罰,即便是合理的懲罰也不敢實施,這樣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埋下了巨大的隱患甚至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導致學生情商很低,難以接受否定與批評,導致學生未來走進社會絲毫沒有抗壓能力,面對困難和壓力時會無所適從,對學生長遠的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小學教育中合理懲罰的有效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懲罰觀念
教師首先要明確一點就是師生之間在人格上是處于平等的,應該要求教師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同時,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在一定的規范內允許學生犯錯誤。在實施懲罰過程中教師應以尊重學生為前提,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幫正與學生平等相待,真誠溝通,善于用感情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調動起學生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積極地學習態度。當學生有負面情緒時教師應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以真誠誠懇的態度,真摯的情感感染學生,使其敞開心扉;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應進行積極的引導,并以誠懇的態度勸誡學生,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真誠關心,看到老師的期待與信任,提升學生改正錯誤,克服心理障礙的信心與勇氣。利用合理的懲罰培養學生責任感和民主意識,從而將懲罰作為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二)選擇合理恰當的懲罰方式
懲罰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采取合理的懲罰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學生所犯錯誤的嚴重程度給予適當的合理懲罰;還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收到何種懲罰。最重要的一點教師的懲罰決不能空穴來風應該有理有據,同時讓學生信服。這樣懲罰才真的有意義。如曾經有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在院子里踢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對小男孩說我這塊玻璃花了12.5美元買的,你必須原價賠償我。這件事發上在十九世紀初期,那時的12.5美元能夠買到125只雞。孩子沒有辦法只能回家找父親,孩子的父親問他,玻璃是你踢碎的嗎?男孩回答是,父親說那你就陪吧,沒有錢我可以借給你,但是這筆錢你一年之內必須換給我。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年之中男孩打零工、賣報紙、擦皮鞋,最終賺到了12.5美元還給了父親。這個孩子長大之后成為了美國的總統,他就是里根。這是里根在回憶錄上寫到的他的經歷。也正是通過這件事讓他懂得了什么是責任,那就是為自己所犯下的過失負責。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種,在適當的時機選擇恰當的教育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受到傷害,反而會使他們變得更加的強大。
(三)合理把握懲罰的契機
教師應該合理的把握學生犯錯誤時給予懲罰的時機,這個時機首先根據學生犯錯的嚴重程度來決定,對于學生犯的小錯誤教師應采取糾正的做法,而對于非常嚴重的錯誤,應當在適當的實際給予糾正。第二,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性格特點選擇懲罰的時機,這一點上不同年齡的孩子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教師所采取的懲罰契機也不進相同,教師應做到對學生的充分了解方可實行。第三,根據學生的的心理狀況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依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采取不同的懲罰教育。同時懲罰也要掌握好尺度。如果懲罰太輕會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學生會對教師產生不尊敬的心理,教師的尊嚴將受到損害。而懲罰過重則會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因此教師可以采取獎懲相結合的方式,在學生表現優秀積極進步時一定要不吝嗇的給予獎勵和贊揚。相反學生犯錯時教師也絕不姑息,用規則來懲罰他們,不是單純的為了懲罰而懲罰,而是讓學生真正的意識到自身的錯誤行為并及時加以改正。
三、結語
本文筆者簡要的對小學階段教育懲罰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小學教學中合理懲罰的措施進行了闡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以期為小學教育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李紅梅.小學教育中合理懲罰策略探討,新課程(上)[J].2015(14).
[2]馮艷麗.關于小學教育中合理懲罰的現狀及相關問題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