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強
摘 要:共青團工作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特殊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當下教育領域改革不斷深化,對中學共青團工作既提出新的問題,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有利條件,本文一方面客觀分析當下學校共青團工作的現狀,同時探索共青團改革背景下學校共青團工作創新的內容、載體和手段。
關鍵詞:中學共青團;現狀分析;工作方式;創新
一、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所帶來的影響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對深化教育領域改革的重點和關鍵環節作出重大部署,這些改革對中學尤其是高中的發展帶來深刻影響:1.要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從較單一的注重知識評價向評價綜合素質轉變。2.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凸顯了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3.加強實踐教學,注重能力培養。這些改革對中學共青團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很多契機和空間,這就需要我們緊跟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步伐,深化中學共青團自身改革, 更好的找準定位、發揮團組織自身的優勢。
二、當下中學共青團工作的現狀
中學共青團組織作為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群眾組織,在學校發揮著團組織的生力軍作用。另一方面,學校團組織的建設和各項活動遲滯,不能有效地發揮團組織的作用,影響了共青團在團員青年中的形象地位。1.學校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強,部分學生對團組織的認可度不高。2.中學團組織管理體制隸屬不清,管理體系松散,團的組織建設有待加強。3.中學團干大都是專職教師,一方面要搞好教學工作;一方面負責學校團的工作,事務繁忙,專業素養有待提升。4.中學共青團工作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團組織的工作環境有待改善。5.團組織的活動經費和活動陣地受限。6.高中生面臨的高考升學壓力抑制了學生參與組織活動的潛在動力。
三、中學團組織改革迎來重要機遇期
2015年7月,黨中央下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召開首次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共青團與黨有著特殊的政治關系,在群團改革中責無旁貸地應該有更多擔當。(一)2016年7月份中組部、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中小學校黨組織在學校應該發揮著政治核心作用,領導工會、共青團、少先隊等群團組織,建立黨組織主導、校長負責、群團組織參與、家庭社會聯動的德育工作機制。要進一步完善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 加大對中學共青團工作的指導支持力度,將團建納入學校黨建工作規劃和年度考核內容,建立起學校黨政班子定期聽取共青團工作專題匯報制度。(二)2016年11月《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發布。《方案》提出要積極適應共青團深化改革新形勢、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新發展和當代中學生新特點,堅持立德樹人,全面提升中學共青團的先進性,推進中學共青團組織創新和工作創新。這些頂層制度的設計,堪稱新時期中學共青團工作中里程碑、綱領性的分件,對中學團組織的隸屬關系、工作重心、改革的方向、創新的內容和方式都有了明確的指導意見,對中學團組織而言,下一步就是如何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創造性的開展工作,確保中學共青團工作的各項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四、中學共青團工作的改革和創新發展
(一)強基固本,增強團員先進性。圍繞團員先進性教育、規范團務工作實施,把好發展團員的源頭入口,制定團員發展規劃,嚴格規范中學生入團程序,細化入團過程和步驟,嚴格篩選,增強入團的莊嚴感和神圣感,讓優秀的進步的學生入團;用3年左右時間將高中階段畢業班團學比例分別控制在60%以內。在把好團員入口關的同時,更要注重入團后的教育和管理;開展常態化的團員組織生活,引導團員增強光榮感,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
(二)強化責任擔當意識,確保改革、創新成果落地生根。《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在頂層制度方面做出了重大創新:一是團教協作機制。二是黨領導下的“一心雙環”團學組織格局。中學團組織要通過加強思想建設、隊伍建設和組織建設,不斷增強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切實發揮團組織的統籌指導作用,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引導青年學生,增強了團組織的核心凝聚力,擴大了團組織的影響力。
(三)開展團學工作時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活動請學生一起設計、部署任務請學生一起參與、表彰先進請學生一起評議。落實班級團支部定期換屆和直接選舉,推行班級團支部與班委會一體化運行機制,探索適應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新型團建實踐等。
(四)中學團委書記是學校黨政領導下的直接責任人,要積極主動、扎實推動各項改革措施在學校轉化落地。落實發展團員的程序標準,做好團員教育管理的日常工作,探索推行班團一體化運行機制等,要真心熱愛團的工作、真誠服務青年學生、真刀真槍地推進改革,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讓改革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基層、惠及學生。
(五)著眼于學生的引導和成長服務,加強工作開拓和工作創新。中學共青團要有所作為,就要真正把工作做到中學生的心坎里,使學生有切實的獲得感。思想政治引領是中學共青團的首要任務,要面向中學生,更加富有成效地宣講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分層分類一體化工作體系。發揮學生團校、團課教育的思想引領功能,抓好以志愿服務為核心的實踐育人工作,積極服務學生和維護學生合法權益,要經常性為各類困難學生群體提供幫助,積極參與預防校園暴力、抵制校園欺凌等工作。
新的時期對中學共青團工作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為中學共青團帶來了新的工作內容、形式方法和載體,中學團干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久久為功,開拓進取,奮發有為,推動中學共青團工作不斷創新,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