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昌
摘要:對于人的一生來說,語文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夠一直伴隨這人的成長,所以,語文教學就顯得特別關鍵。在現階段,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而且農村初中的生源非常少,相關的學?;A設施的配備也比較落后和缺失,這種情況就會造成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非常差,學生們也沒有良好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認為語文是母語,沒有必要進行非常系統的學習,這樣一來,就會使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非常不好,因此,相關教師一定要針對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進行高效的解決,并采取良好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03-01
在我國目前的農村初中中,大部分都存在基礎建設比較差,生源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也會因為這些外部因素而下降。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們的分析能力以及讀寫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現階段的農村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非常低,嚴重影響學生們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一定要采取非常高效的措施和對策對這種現狀加以解決,進而使農村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水平和質量以及學生們掌握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本篇文章就是在針對我國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加以闡述,希望對我國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當前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農村初中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后,學生們沒有良好的途徑進行語文閱讀。第二,因為農村初中的生源較少,教師和學生們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積極性并不高,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第三,學生們只有在課堂上才能夠進行有效的語文閱讀,課余時間利用得不夠合理,進而對語文閱讀產生一種害怕的心理。第四,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而且受農村環境影響,學生們對于語文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第五,在語文考試中閱讀分數偏低,導致學生們失去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第六,教師對于文本的啟示作用沒有重視,導致在進行語文閱讀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教學效果較差。第七,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只是盲目地進行語文閱讀教學。
2.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應對策略
2.1 擬定閱讀計劃,加強農村初中的基礎建設。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如果沒有非常良好的計劃的話,就會導致學生們的語文閱讀水平的提升非常艱難,因此,教師必須要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之前,對教學計劃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并在設計的過程中,結合農村初中的實際環境進行,為學生們創造一個非常適合的語文閱讀教學環境,使學生們的語文閱讀水平不斷提高。另外,農村初中學校還應該不斷加強自身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說對校內圖書室(館)進行開設,并在圖書室中大量收集對初中生的語文閱讀有幫助的書籍,并要求學生們進入圖書室中進行閱讀。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們非常自覺的在圖書館中閱讀書籍,提高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果。
2.2 立足課堂教學,張揚學生個性。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很好的閱讀教材,我們不能一味地講解,而應當把每一篇課文當成閱讀練習。為學生設計恰當的問題,讓學生學會如何去閱讀,去欣賞,去實踐,這才是課文教學的重要目的,無形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語文鑒賞水平也就得到慢慢的提高。教師的思想深度、文化水準要高于學生,是學生閱讀的向導,是文本與學生的中介,而不是閱讀的主體,課堂是師生共同研討的陣地,師生一起學習、討論和分析,引領學生自己去閱讀、理解和感悟作品的內涵、情感,只有富有個性化地閱讀才是真正意義上實現創造性地閱讀。這樣才能張揚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自我,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信心,學生的閱讀素養才會不斷提高。
2.3 培養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現在有些學生寧肯把時間花費在看電視、玩電腦上,卻不喜歡讀書。他們看起來聰明伶俐,見聞廣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識雖多卻流于膚淺。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農村初中學生少有閱讀習慣,如缺失家庭文化氛圍、文化場所等。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多激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通過班會、晚修等時間進行閱讀展示,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4 傳授閱讀方法,學會舉一反三。教給學生閱讀文章的一般方法。根據作品文體特征,抓住閱讀重點。如閱讀文學作品,要通過人物、情節、環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題和作者的思想。如《故鄉》一文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人物閏土、楊二嫂的變化及文中景物描寫的作用,來理解文章的主題。
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語或句子,培養學生從細微處入手,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分析某個細節,某個動作,某種心理,或者某個貼切傳神的用詞,理解文章的某種思想或某種情感。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引導學生找出菲利普夫婦見到于勒時的神態、動作及語言,分析二人的不同心理和性格的差異,從而更深入地理解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人情比紙薄的人際關系。
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歷史時代情況,培養學生綜合把握文章的能力。閱讀文本,必然要將作者與歷史、時代相結合,才能真正把握文本更深的內涵。如教學《藤野先生》一文,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魯迅當年的思想狀況,就不難理解文中對清國留學生的冷嘲熱諷和對日本一些"愛國"青年學生的憤慨之詞。
3.總結
通過上文中的分析和介紹,我們能夠了解到,語文對于人的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好語文是非常關鍵的。在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因為農村初中生源少,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非常落后,這樣就會造成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水平偏低,而且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因此,教師就應該針對這種情況制定非常高效的策略加以解決。首先,學校應針對基礎設施進行良好的建設,比如說,建立學校專屬圖書館,方便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進行圖書的閱讀,增加閱讀量;增加招收的學生數量,對學校進行廣泛的宣傳,進而使生源能夠增加等等。另外,教師還應該利用一定的辦法不斷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們能夠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占據主體地位,進而提升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禤文.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惑與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03):141-142.
[2] 李杰.淺談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惑與策略[J].旅游縱覽(行業版),2012(04):124-125.
[3] 任興科.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教學策略思考[J].華夏教師,2012(09):173-174.
[4] 王景伍.新課程改革下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走向[J].文學教育(中),2011(0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