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雅莉
摘 要:語文教學中蘊含很多感性知識,對學生情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感性與個性教學的應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重視,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本文就從初中語文教學視域出發,對語文課堂感性與個性教學方法進行一些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感性與個性;教學方法
初中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思維、情感與個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傳統初中語文教學中,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通常采用硬板、教條的教學模式,且教學過程過程過于呆板、缺乏特色,無法引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對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感性與個性教學,要求學生以形象、情感等心理特征為主要方式積極參與語文課堂學習,以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以下,筆者就對初中語文課堂感性與個性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
一、感性與個性教學法的重要性
與小學階段不同,初中階段的學生課業相對繁重,且在語文學習中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也逐漸增多,導致學生學習壓力逐漸增大。在越來越大的學習壓力下,部分教師仍采用傳統語文教學中“填鴨式”與“題海戰術”等教學方法,造成學生逐漸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甚至產生厭學心理。對此,感性與個性教學法的出現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幫助教師把握學生心理狀態,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
語文與數理化不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在學習中其實很多問題與答案只求“達意”沒有精確的答案,但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顯然沒有重視這一特征。大多教師通常主觀為學生強行灌輸“標準”,故而造成教學的機械化與教條。為改善這一情況,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感性與個性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與個性發展,充分把握住學生心理狀態。同時教師應積極為學生營造寬松且自由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不斷培養學生主動的學習心理,從而將感性與個性教學作用最大限度發揮,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的理解與感悟。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傳統初中語文課堂注入新的生機,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感性教學在語文課堂的應用
所謂感性,筆者認為就是人類對別人的遭遇可以感同身受的一種情感變化。傳統初中語文教學中,大多教師缺乏對感性的認識,導致課堂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無法投入自己真實的情感,在長期被動學習中逐漸喪失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因此,為改善這一情況,在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借助感性教學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實現學生與文章的共鳴,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以初中語文《望江南》這首詞為例,課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一首傷感、悲情的古箏音樂導入課堂,并引導學生:“柳永與友人離別之際‘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寫出‘多情自古傷離別的名句;而屈原也在《九歌》中感慨到‘悲莫悲兮生別離,為什么古人在離別時如此難舍難分呢?今天我們就從《望江南》中找找答案吧。”通通過這樣的引導,可以讓學生了解這首詞的情感基調。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并讓學生帶感情的進行朗讀,在朗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成作者去感受作者創作這首詞時的心境。學生朗誦之后,教師可以設置相關的問題:“你人為作者創作這首詞是為了表達什么?”、“讀了這首詞之后你有什么想法,什么感受?”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性認知,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與感受。
三、個性教學在語文課堂的應用
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個性,如:個人氣質、說話處事風格等,這些個性都會吸引學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但分析當前初中語文教師教學現狀,發現部分教師缺乏個性,采用大眾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背誦千篇一律的答案等,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初中語文個性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提升自身個人魅力,從而養成獨特且吸引人的個性,改變枯燥、單一的語文課堂。
長期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實在詩人厭煩。因此,在個性化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如:參考前些年人們推崇的“瘋狂英語”的學習方法,根據初中語文教學特點與班級學生實際學情,創造一種“瘋狂語文”的學習方法,如:在語文課文閱讀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將文章大聲的朗讀出來。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情節跌宕起伏的課外閱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進而使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另外,教師可以采用激趣教學,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課文講解過程中為學生講解自己小時候的趣事,或讓學生講一講學生小時候有趣的故事,以此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
總而言之,感性與個性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改變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學習心態與方法,有助于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以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紀漢峰.初中語文課堂的感性與個性教學方法研究[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12:25.
[2]楊涵.簡析初中語文課堂的感性與個性教學方法[J].文理導航(上旬),2015,02:15.
[3]吳本榮.簡析初中語文課堂的感性與個性教學方法[J].課外語文,2015,24:200.